送劉伯宣尹松江府五首 其四
事叢緣網密,意廣忌才疎。
浩浩皇風遠,遲遲化日舒。
俗移三紀后,德洽百年余。
擿伏非仁政,生民本一初。
事叢緣網密,意廣忌才疎。
浩浩皇風遠,遲遲化日舒。
俗移三紀后,德洽百年余。
擿伏非仁政,生民本一初。
事務繁多是因為關系網細密,志向遠大要忌諱才能疏淺。浩蕩的皇家風范影響深遠,和緩的教化如陽光般舒朗。風俗轉變需三十年之后,仁德廣施要歷經百年有余。揭發隱秘罪行并非仁政,百姓本質原本都是一樣。
叢:繁多。緣網:關系網。
意廣:志向遠大。疎:同“疏”,疏淺。
皇風:皇家的風范、教化。
化日:指推行德教之治的時日。
三紀:三十年為一紀,三紀即三十年。
洽:融洽,廣施。
擿伏:揭發隱秘的壞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作者在友人劉伯宣前往松江府任職時創作此詩。當時社會治理可能存在一些問題,作者希望友人到任后能以仁德之政治理地方,促進社會良好發展。
這首詩主旨在于勸勉劉伯宣到松江府任職時要以仁德治民,忌苛政。其特點是語言平實,說理清晰。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地方治理的思考和期望。
力士誤椎人共惜,搜之無跡疑鬼伯。天地且震動,日月亦變色。祖龍不死安可得,辒涼車已先褫魄。
不堪愁里見秋光,江北江南木葉黃。誰信朔風猶跋扈,天涯吹斷弟兄行。
第四橋頭楓葉青。白龍吹雨浪花鯹。過橋買酒待月出,今夜夜宿垂虹亭。青裙女兒雙髻螺。唱得吳宮子夜歌。酒醒月明眠不得,秋風吹落洞庭波。西山日落東山黃。儂唱竹枝行晚涼。十幅蒲帆弓樣滿,南風吹過白龍堂。
鷓鴣穩住綠槎枒,目極山巔更水涯。聽遍聲聲行不得,可知奔走已無家。
江路疏籬已過清,月中霜冷若為情。不如折向金壺貯,畫燭銀燈看到明。
名園畫舫學水媐,板橋垂柳山禽啼。四面樓臺樹陰里,中間亭子荷香迷。竹林蒼翠涼如雨,肆野村醪白于乳。頹然高臥醉且歌,起向風前自撾鼓。
群雉連云起,雄關扼九州。羆當函谷道,虎踞大河流。有舌供長嘯,無家成壯游。誰知驢背上,衣白傲王侯。
唐朝知制誥,多付與詩人。豈有飛花句,虛為起草臣。
春郊風動綵旗新,快睹黃衣是圣人。盛禮肇行非自漢,古詩猶在宛如豳。朝臣共助三推止,野樂全勝九奏頻。稼穡先知端可賀,粢盛不獨備明禋。
紙窗風斷炭爐灰,城角鐘聲一片來。不道人家煙漠漠,已看天井雪皚皚。真堪灌魄團將咽,莫便呼僮掃作堆。聞與鄰翁數年景,好花飛到第三回。到眼清華也不貧,十分冷淡足精神。羌無明月來涵影,略有回風去逗春。童子乞鄰知請火,先生擁絮肯干人。多情頗愧庭前鶴,一步移將一步親。身在樓臺縹緲間,清光如此不塵寰。縱嫌衣薄應須耐,便壓檐低那許刪。畫里孤舟人釣水,夢中一樹我游山。安排驢子橋頭去,消受先生此日閑。
月上江城夜,人悲故國秋。關山寧改色,今古自生愁。玉露蕭蕭下,金波澹澹流。霜鐘飄大壑,風笛倚高樓。棲鵲還無定,賓鴻各自求。詩題桐葉晚,杯就桂華秋。兵氣纏中土,仙期阻十洲。暫為鴝鵒舞,莫問鹔鹴裘。詞賦誰青簡,勛名易白頭。物情空鹵莽,朋好且綢繆。顧兔終虛搗,蟾蜍亦浪游。因風訊靈魄,茲夕可淹留。
才名鵲起海東天,何武稱詩最妙年。氈影立馀門外雪,角聲吹散幕中蓮。愧無相業夸傳缽,好向神州快著鞭。畢竟功名出科第,莫將竹帛薄時賢。
黃頭郎君忽有錢,王侯公卿皆比肩。爾錢來何路,乃敢凌豪賢。古無不崩之銅山,日中有錢人所羨,日夕餓死人誰憐。
為憶螺陂字水西,兄為和墨我題詩。看山縱酒攜賓客,此是平生得意時。生離死別太匆匆,兄騎西行我棹東。回首白沙江上路,夕陽黃葉怨秋風。弟兄同年復同道,對床風雨每相期。那知但隔籬東水,不見生離死別時。少小同游白下門,五人今有一人存。江山花柳年年發,折柳看花欲斷魂。共泛西昌月下舟,家貧為有稻梁謀。卻云但得長如此,不愿人間萬戶侯。共看芙蓉天馬山,遙憐世上幾人間。田家有酒邀皆去,盡醉相隨步月還。沖虛觀里看江漲,又上中華禮白云。還赴故人雞黍約,沉沉春夜細論文。到家幾日南荒去,文水江頭送別時。惆悵吞聲淚垂血,此情只有兩心知。
雨后青山畫不如,算心人去有誰居。紫云空鎖神清洞,不見丹崖四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