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園漫興四首 其三
公車縱肯詔遺民,宣發蕭蕭已滿巾。
美景昔時多樂事,豐年今日有饑人。
翻云覆雨憐輕薄,洗眼開懷任屈伸。
野鶴瘦軀馴鹿性,此時寧復繪麒麟。
公車縱肯詔遺民,宣發蕭蕭已滿巾。
美景昔時多樂事,豐年今日有饑人。
翻云覆雨憐輕薄,洗眼開懷任屈伸。
野鶴瘦軀馴鹿性,此時寧復繪麒麟。
即使朝廷公車征召遺民,我如今頭發稀疏已布滿頭巾。過去美景相伴多有樂事,可如今豐年也還有饑餓之人。那些反復無常的人真讓人憐憫其輕薄,我不如洗凈雙眼、放寬心懷,任命運屈伸。我有野鶴般清瘦身軀、馴鹿般溫和性情,此時怎會再想著去建功立業。
公車:漢代以公家車馬送應舉的人,后便以“公車”泛指入京應試或被征召。遺民:指改朝換代后不仕新朝的人。宣發:頭發。蕭蕭:稀疏的樣子。翻云覆雨:比喻反復無常或慣于玩弄手段。馴鹿性:像馴鹿一樣溫和的性情。繪麒麟:指建功立業,麒麟閣是漢宣帝時懸掛功臣畫像的地方。
此詩可能創作于改朝換代之后,詩人作為遺民,面對新的社會環境,看到百姓生活困苦,社會風氣不良,自己又年事漸高,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時代變遷、社會現實,展現詩人堅守自我的品格。其突出特點是對比鮮明、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特定時期遺民詩人的心境與創作風格。
才高八斗氣如龍,貌賽潘安富石崇。鉆石白金王老五,涉江今日采芙蓉。
才子多文藻,京華富友朋。價同千里駿,情似九霄鷹。學省燃官燭,倡樓對市燈。醉傾光祿酒,渴飲凌人冰。馬惜障泥錦,人輕半臂綾。御溝縈似帶,馳道直如繩。青瑣彈冠入,朱門躡履登。時清周道泰,運否楚氛騰。六郡良家選,千金國士徵。星驅千載鳥,露宿騎縣棚。荏苒山河隔,蹉跎歲月增。鯨鯢依巨浪,虎豹嘯高陵。野燒兼風起,邊烽共月升。候雞晨喔喔,警鼓夜鼟鼟。水市船通賈,山村屋近僧。陶尊深泛蟻,竹簡細書蠅。交愛虞生好,詩憐辛子能。遠書同客寄,遺稿借人謄。古道時因棄,孤忠世共憎。相思愁極目,惜別淚沾膺。日晚凋琪樹,天寒落翠藤。愿堅松柏操,海宇遲中興。
蓬蒿附高原,芙蕖植污池。物生自有性,不為高下移。貴在世所用,未可以為師。賤在眾不識,未可以為嗤。州來薄千乘,巢父輕九州。齊景登牛山,涕泗獨交流。左右同來人,嗚咽不息收。共知富貴樂,變化不可留。四顧更悲嘆,萬類莽悠悠。歌舞未終曲,回首已可愁。或指白楊下,荒草古時丘。危辭才感拂,耿耿相應酬。豈識達觀士,笑爾若蜉蝣。
沈香亭下太真妃,一笑嫣然國已危。當日杜陵深有恨,何心更作海棠詩。
登高望神州,邈矣何渺綿。西窮弱水涯,東極扶桑巔。劍閣連蜀棧,幽都涉水天。巀嶪帶衡岳,逶迤注秦川。駕車安得馳,汎河苦無船。君子暢玄覽,構亭向林泉。眷言寄遐想,臨眺豁以宣。高深亦何窮,古今浩無邊。豈但四海外,亦在千載前。撫劍懷壯游,攬轡思高賢。對酒不能飲,丘塵正駢闐。下士傷局促,高人乃超然。神情茍弗曠,跬步先尤愆。窅窅天際云,悠悠海中仙。茫茫安可極,耿耿徒自憐。
杯空生塵久,室漏水浸膝。往事雖夢寐,記之可盈篋。人各有其天,天意有禍福。漫漫二十年,百哀不一樂。生死如草菅,思之肝腸裂。風雨江南歸,文苑逢場入。春風偶一吹,秋雨常淅瀝。青燈對殘稿,舊事不堪述。倚枕不成眠,痛淚傾堤決。文章或不朽,老矣力難接。七十今有二,余生計無出。達者隨世緣,閉目即安息。佛云四大空,神乎游八極。天上何所有,寒星與月日。知君正曲肱,病臥方力學。太息陋室吟,好詩稱古拙。何當紹興酒,與君長醉樂。南北東西天,日從何方出。
湖水紆馀漲綠新,門前杏子已生勻。漫天風雨連三月,過眼光陰又一春。冷況自慚同鄭老,閑居爭得似安仁。老來堪嘯微官縛,懶性從來只任真。
悠然濠濮鄰,會心豈在遠。魚鳥時親人,不覺白日晚。
吏部真純玉不如,濟時心徹五云車。中州名品存公議,先子垂亡有薦書。
燕臺對酒感離群,麓口移舟更失君。萬里飄零同落葉,孤城惆悵各停云。書回桂水交情切,人對星巖藻思芬。遙想高齋長隱幾,應憐案牘日紛紜。
蒼山百轉見炊煙,茅屋高棲古樹顛。細雨薜蘿侵石徑,深秋粳稻滿山田。云中望影迷遙岫,草里聞聲覺暗泉。倘遇秦人應不識,只疑誤入武陵川。
若木西來赤岸東,白金城闕碧珠宮。天家令急不敢住,折得五花歸飯龍。
夫君山斗大名齊,寶筏當年可度迷。一自慈航東去后,誰言吾道不關西。
孟嘗久不作,吾徒食無魚。長齋坐清晝,賴此田中蔬。仆夫勤灌溉,引水通溝渠。青青日已長,盡是辛苦馀。封豕從何來,薦食良可吁。一殘枝蔓傷,再則根祗除。遂令蒼翠場,轉盼成空虛。嗟我在羈旅,草野聊暫居。惜無樊籬固,悵望徒踟躇。踟躇將奈何,屏棄犁與鋤。學圃圣所鄙,且讀窗下書。
連馬玄湖四十春,故懷拍塞竟曾申。別無只字終成簡,夢有千心亦是頻。莘野蔓畦堪卒歲,汴河煙艇足垂綸。品高命薄憑誰問,世上還多飲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