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日伯芳又有長句又次之
萬綠深藏碧玉壺,
清游閑日意舒徐。
小山桂發吟招隠,
杜曲花濃賦遂初。
門隔軟紅人逐鹿,
湖分新淥我知魚。
飛花落葉成幽趣,
底事清風為掃除。
萬綠深藏碧玉壺,
清游閑日意舒徐。
小山桂發吟招隠,
杜曲花濃賦遂初。
門隔軟紅人逐鹿,
湖分新淥我知魚。
飛花落葉成幽趣,
底事清風為掃除。
萬千綠影深深隱藏在如碧玉雕琢的壺中,清幽的游覽在閑適的日子里心情舒展從容。小山上桂樹開花,吟起招隱的詩句;杜曲繁花濃密,寫下遂初的賦文。門外隔著柔媚的紅塵,人們追逐名利;湖中分開新綠的水色,我領悟游魚的樂趣。飛花落葉構成了幽靜的趣味,為何清風要將它們掃除?
碧玉壺:比喻綠意深濃、景色秀美的環境,如玉壺般精致。
舒徐:舒緩、從容的樣子。
招隠:指《招隱士》一類的詩歌,此處代指隱逸之趣。
遂初:實現最初的志愿,多指退隱之志。
逐鹿:比喻追逐功名利祿,典出《史記·淮陰侯列傳》。
知魚:化用《莊子·秋水》中“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的典故,指領悟自然之趣。
底事:為何、何事。
此詩為作者與友人伯芳唱和之作,當作于閑適游賞之際。彼時作者或暫離塵俗,通過與友人的詩歌往來,借景抒懷,表達對隱逸生活的向往。
全詩以“清游閑日”為線索,描繪自然之幽與世俗之鬧的對比,突出超然物外的志趣。語言工整自然,意境恬淡,是一首典型的隱逸題材唱和詩。
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谷,遷于喬木。嚶其鳴矣,求其友聲。相彼鳥矣,猶求友聲。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聽之,終和且平。伐木許許,釃酒有藇。既有肥羜,以速諸父。寧適不來,微我弗顧。于粲灑埽,陳饋八簋。既有肥牡,以速諸舅。寧適不來,微我有咎。伐木于阪,釃酒有衍?;e豆有踐,兄弟無遠。民之失德,乾糇以愆。有酒湑我,無酒酤我。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迨我暇矣,飲此湑矣。
千奇萬怪不可睹,混沌死矣誰鑿之。若使公能回造化,不將混合此何為。
五雜組,道邊樹。往復還,無定處。不獲已,老將至。
孤棹去嘔啞,千山暝色遮。牛羊歸古渡,鷗鷺下晴沙。久客思尋寺,逢僧便當家。勞師相指點,前路水三叉。
秦關百二天下壯,百萬雄師未能傍。函關未了又潼關,潼關之敗何等閑。九齡斥逐姚宋死,邊將邀功從此始。今年西屠石堡城,明年又起漁陽兵。朝廷欲藉邊將重,不覺胡雛心暗動。祿山前死未可知,雖有漁陽突騎將奚為。自古明王重用武,莫笑書生陳腐語。
燕子南飛早去,柳枝殘葉星星。清露涼臺空寂寂,淡淡幽花照眼明。小樓秋夢輕。素月光勝春月,秋華也有春情。可惱可憐難自解,長是心兒思未平。撩人秋思生。
蘆花秋水淺,不用系扁舟。便是被風飄去,不到海東頭。莫問蓬萊何處,莫問瀛洲何處,適意是真游。乾坤千萬古,遺下這風流。一竿三尺線,輕飏釣魚鉤。更愛相親相近水中鷗。不看溪風山月,即看渚蒲汀草,自識春秋。滄洲吾道在,江漢日悠悠。
山隨湘水長,轉轉向清湘。九面芙蓉翠,中天紫蓋張。峰峰朝赤帝,樹樹帶衡陽。萬古香爐氣,氤氳桂邸旁。
輞川遙展右丞圖,盤谷中藏李愿居。龍睡潭深飛客棹,鳳鳴枝老結吾廬。但令蠟屐去前齒,安用鴟夷托后車。西望子陵三十里,煙云來往問何如??烷讹w過小金山,畫棟參差杳靄間。隱踏鰲頭歸月府,側騎龍背出塵寰。秋生弱水煙霞冷,春至蓬壺日月閒。遙望嚴陵釣魚處,十分全似落星灣。
征驂欲戒暫徘徊,極目風煙慘不開。白社別來頻有夢,青山歸去獨無媒。遙祠應待河東蓋,作賦多逢鄴下才。誰向天涯慰寥落,封書須為朔鴻裁。
夢入大火聚,怕怖多慞惶。正當苦惱時,滴水便清涼。水盡火復然,念慕何慨慷。及至醒眼觀,向者誰悲傷?
故國西風王氣銷,珊瑚玉樹半漂搖。曾瞻東壁回天象,故著南冠續漢貂。第宅空存森衛戟,墨池干盡尚蘭苕。高情一去風流遠,夢憶簫聲第幾橋。
自然鷗鳥親,日與漁樵遇。
山翁伏臘競雞豚,海舶針羅失曉昏。六尺托孤俱趙氏,一宵投王得公孫。波濤解逐旌旗走,巖洞寧無氣魄存。安得扶邛親一拜,百花如錦醉山門。
一曲溪山似輞川,天開幽境與棲禪。堤分柳浪煙中遠,峰矗芙蓉水上妍。不斷香風吹寶殿,有時花雨墜珠筵。還憐假榻清秋夜,數盡漁燈廢客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