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評史二首 向子平
貴者不如賤,桑麻鄙簪纓。
富者不如貧,布荊勝珠瓊。
子平悟損益,持論悍且精。
并敵就一向,力與世俗爭。
所以昏嫁畢,洗然外浮名。
投跡崖??中,便足了一身。
頹波不可挽,滔滔自東傾。
惟有吾由我,去留聽從卿。
貴者不如賤,桑麻鄙簪纓。
富者不如貧,布荊勝珠瓊。
子平悟損益,持論悍且精。
并敵就一向,力與世俗爭。
所以昏嫁畢,洗然外浮名。
投跡崖??中,便足了一身。
頹波不可挽,滔滔自東傾。
惟有吾由我,去留聽從卿。
尊貴的人比不上低賤的人,種桑麻的生活比做官顯貴要高尚。富有的人比不上貧窮的人,粗布荊釵比珠寶美玉更可貴。向子平領悟了得失的道理,他的觀點強硬且精辟。他對抗世俗,一心堅持自己的想法,努力與世俗觀念抗爭。所以在子女婚嫁之事完成后,他能超脫地拋開浮名。他投身到山崖峰巒之中,這樣就足以過完一生。那頹敗的世風如滔滔江水不可挽回,一直向東流去。只有自己能主宰自己,去留都隨自己心意。
桑麻:代指從事農事的平民生活。簪纓:古代達官貴人的冠飾,代指顯貴。
布荊:粗布衣服和荊條發釵,指平民婦女的服飾。珠瓊:珍珠美玉,代表富貴。
子平:即向子平,東漢隱士。損益:得失。
并敵:對抗。一向:一個方向,指自己的信念。
昏嫁:即婚嫁。昏,同“婚”。洗然:超脫的樣子。
崖??(yǎn):山崖峰巒。
頹波:指頹敗的世風。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與當時社會風氣有關,社會上追逐名利之風盛行,而詩人贊賞向子平這類不慕名利、堅守自我的隱士。詩人或許在現實中看到了世風的墮落,從而借向子平的事跡表達自己的人生態度和價值取向。
這首詩主旨是贊揚向子平超脫世俗、堅守自我的精神。其突出特點是通過對比和比喻等手法,鮮明地表達觀點。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廣為人知的名篇,但反映了古代文人對高潔品格和精神追求的推崇。
平生四海有知心,宿草秋風只感今。獨向西皋一回首,未曾平面已蘭金。
梅蕊先春發,山茶寒著花。郎從前日去,蚤晚過長沙。
翠幕清風小畫船,晚涼移近綠陰邊。酒酣半倚蓬窗下,閒聽吳姬唱采蓮。
閉門何處寫羈愁,望遠登高此勝游。春晚花香如有待,谷深鶯語宛相求。風光著臉紅生暈,歲月欺人雪上頭。千古共推佳麗地,年年歌舞幾時休。
花牽舞袖柳牽裳,為幸驪山促曉妝。前世定知天帝謫,此生合作內家行。為云夢斷行將老,向日心存未忍忘。欲向明妃借顏色,世間寧有返魂香。
初寮久已往,今誰主文盟。王公有嫡孫,見者服且驚。胸中九云夢,筆端三折肱。招致道山中,掉頭不肯應。論事常山蛇,持身玉壺冰。平生謝先容,要津真自登。
擁孤衾,罷遠笛。酒醒霜寒人寂。微吟悄、漸北斗闌干,數聲悽惻。夜烏啼,冷月碧。數盡瓊壺殘滴。凄還緊、記伴我年年,廢郵荒驛。清梵空山,共點點、驚回楚魄。抱關人老,聽雨秋深,一夜鬢毛白。短夢渾難覓。葉響初闌,蟲語又咽。問西風、輦路提鈴,南內誰與訴怨抑。
竹遜松,古氣摩空纏。鐵石作風骨,可以班主賢。虛空中,走河海,主不好世音,子盍宏天籟。
皇心緬且感,吉蠲奉至誠。赫哉光盛德,乾坤照百靈。報福歸昌運,承佑播休明。風云馳九域,龍蛟躍四溟。浮幕呈光氣,儷象燭華精。護武方知恥,韶夏僅同聲。
茅屋深云樹,溪橋響石泉。閒來相對處,高論上皇年。
城南風穴近山坳,一片濤聲萬木梢。相約春來牢蓋屋,夜深時卷數重茅。
星漢微茫欲曙天,郊原寂歷帶平川。斷槎初擁沙河淩,枯樹猶含野燒煙。健犢慣行馴應鐸,蹇驢初試怯橫鞭。登高南望神京遠,彷佛紅云是日邊。
知君他夕夢,迢遞庾關西。應看木棉發,莫聽鷓鴣啼。我家珠海曲,當戶綠楊齊。更入羅浮去,煙霞路恐迷。
一雨一晴,蓋載生成。桃華濯錦而麗,楊柳弄風而輕。決決野泉發響,關關林鳥和鳴。歷歷見聞中得妙,更嫌何處不分明。
一掬牢愁付短章,酒酣芒角出空腸。下籌故老悲滄海,攬轡勞人睨舊鄉。正爾代庖嫌越俎,偶然因熱得持梁。賓鴻西傍君山過,祝向君家院宇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