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午
楚鄉節物又今朝,老大催人不肯饒。
歲久菖花初見面,病多艾葉已盈腰。
浪濤何處尋沉魄,菰黍無心逐畫橈。
莫到獨醒空過了,旗亭風急又相招。
楚鄉節物又今朝,老大催人不肯饒。
歲久菖花初見面,病多艾葉已盈腰。
浪濤何處尋沉魄,菰黍無心逐畫橈。
莫到獨醒空過了,旗亭風急又相招。
楚地的節日景象又到了今日,歲月催人老去毫不留情。多年沒見菖蒲花如今初次相逢,多病的我腰間已掛滿艾葉。江浪滔滔,到哪里去尋找屈原的忠魂?無心去看那追逐龍舟的熱鬧場景。不要說獨自清醒就白白度過了佳節,酒肆的風急,好像在招呼我去暢飲。
重午:即端午節。
楚鄉:指屈原所在的楚國之地,此處代指端午習俗盛行之地。
老大:指年紀大。
菖花:菖蒲花。
沉魄:指屈原,屈原投江而死,所以稱沉魄。
菰黍:即粽子。
畫橈:裝飾華麗的船槳,代指龍舟。
獨醒:出自屈原“眾人皆醉我獨醒”,指不隨波逐流。
旗亭:指酒肆。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端午節是為紀念屈原而設,詩人在節日時可能感慨時光易逝、自身境遇不佳,同時追思屈原的遭遇,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借端午節表達對時光、人生的感慨和對屈原的追思。其特點是將節日景象與個人情感結合,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突出,但展現了詩人在傳統節日中的獨特感悟。
玄德驍雄世所知,
蛟龍寧肯在污池。
館于貳室謀何陋,
借與全荊意自奇。
鏡影平湖,裾腰芳草。一般春樹西陵好。
今年更自覺撩人,畫船系處垂楊裊。
那得身閑,空憐鬢老。沈郎清癯誰知道。
擬將愁緒訴東風,東風又怕花枝惱。
覺海性元澄,云何泡沫聚。境界風所吹,虛壑自相鼓。
認漚豈全潮,識流匪異體。誰為達觀者,真源亦無取。
水性本無泡,激流遂聚沫。即異成貌狀,消散歸虛豁。
君子識根本,安事勞與奪。愚俗駭變化,橫復生欣怛。
殘火星星容易灺。鹿頭虎爪相撐架。漸次囫圇低復亞。難消夜。憑誰細數興亡話。
正閏參差王與霸。妖狐也把骷髏掛。肉餡饅頭人甕鲊。都休也。獵人不怕猩猩罵。
泉心漱玉開心孔,
山色挼藍熨眼花。
著手摩娑溪上石,
他年來訪汝為家。
萬疊青山一抹秋。天半歸云,天外歸舟。
何時玉席手重攜,同拂香巾,同上朱樓。
南浦寒潮帶雨流。只送人行,不管人愁。
吳天極目路逶迤,海涌峰頭。薛淀湖頭。
天到珠崖盡,波濤勢欲奔。地猶中國海,人喚九邊門。南北天難限,東西帝并尊。萬山排戟險,嗟爾故雄藩。
本為南道主,翻拜小諸侯。巧奪盟牛耳,橫行看馬頭。黑甜奴善睡,黃教佛能柔。遂刬芒芒跡,難分禹畫州。
花離不成國,黔首尚遺黎。家蓄獠奴段,官尊鴨姓奚。神差來卻要,天號改撐犁。益地圖王母,諸蠻盡向西。
王屋沈沈者,群官劍佩磨。開衙尊鳥了,檢歷籍婁羅。巢幕紅鷹集,街彈白鷺多。獨無關吏暴,來去莫誰何。
裸國原狼種,初生賴豕噓。吒吒通鳥語,裊裊學蟲書。吉貝張官傘,千蘭當佛廬。人奴甘十等,只愿飽朱儒。
紂絕陰天所,黎鞬善眩人。偶題木居士,便拜竹王神。飛蠱民頭落,迎貓鬼眼瞋。一經簪筆問,語怪總非真。
化外成都會,遷流或百年。土音曉鴂舌,火色雜鳶肩。馬糞猶余臭,牛醫亦值錢。奴星翻上座,舐鼎半成仙。
不著紅蕖襪,先夸白足霜。平頭拖寶靸,約指眩金鋼。一扣能千萬,單衫但裲襠。未須醫帶下,藥在女兒箱。
絕好留連地,留連味細嘗。側生饒荔子,偕老祝檳榔。紅熟桃花飯,黃封椰酒漿。都縵都典盡,三日口留香。
舍影搖紅豆,墻陰覆綠蕉。問山名漆樹,計斛蓄胡椒。黃熟尋香木,青曾探錫苗。豪農衣短后,遍野筑團焦。
會飲黃龍去,馱經白馬來。國旗飏萬舶,海市幻重臺。寶藏諸天集,關門四扇開。紅髯定何物,驕子復雄才。
遠拓東西極,論功紀十全。如何伸足地,不到盡頭天?寶蓋縫花網,金函護葉箋。當時圖職貢,重檢帝堯篇。
為慕名山舍故邱,盈盈一水隔前洲。
避囂正愛門羅雀,買勝真同地爽鳩。
古寺鐘沈獅子吼,疏林日暮鳥聲幽。
好將崖壁磨書字,傳與后人景舊游。
妙年志氣已超然,不肯隨群茍目前。才美驟為當世用,青云直上躡天躔。
彈壓工夫妙入神,能令晉盜總奔秦。盤根錯節游馀刃,奏課當為第一人。
儒學當年究指歸,服勞王事不言疲。遙知今日張京尹,不瑕閨房畫婦眉。
年才六十已為卿,際會明時蚤顯榮。祿厚恩深何以報,惟當努力罄忠誠。
吾徒切己無他事,萬善根源一片心。外若崢嶸中有愧,何殊麋鹿強冠襟。
美名疇昔藹循良,重任今茲典浩穰。摯若蒼鷹非不健,何如鸞鳳效嘉祥。
前古哲人端可法,遺編遐躅尚堪尋。公馀莫厭頻翻閱,要使胸中廣且深。
上醫醫國豈無方,讜論扶持弱必強。屹若中流為砥柱,男兒如此是真剛。
大小雪竇,錯下名言。
若人知得落著,許他吃著大蟲膽。
昔為鶴市游,別殆十七載。欲吟東園石,但有夢痕在。
夜車穿吳閶,繁燈若蓓蕾。想象吾師廬,說詩動光彩。
所居竹幾竿,有石幾磈礧。近游雖屢愆,撰杖必我待。
生涯俱露車,橫流接滄海。
特為尋幽蹋布鞋,上方高處歷重階。
洞空若蚌含澄水,峰峭如錐立亂崖。
相國金魚隨土落,仙人黃鶴著塵埋。
燒鉛往事多年冷,怪底窮愁未有涯。
門開度略彴,路盡上坡陁。
農隙閑耕犢,樵歸起醉歌。
青煙舞鸞鳳,白石伏黿鼉。
剩有筇枝興,窮冬氣已和。
蚊睫僾然不見,
蠅頭老矣停披。
盲左邱明作傳,
瞎張太祝工詩。
潛江田子有時聞,為政都非俗吏倫。勤職豈惟精訟牒,愛賢時復訪衡門。
田侯德政著淮陰,父老遺祠感慕深。試看淮上今時月,曾照田侯往日心。
田君才識下僚淹,齷齪從教俗吏嫌。都來民瘼誰勝任,盡付君家一力擔。
誰能為政似田侯,奏最曾聞荷眷褒。今日徵書騰寵異,先教恩命賁林丘。
恭承新命拜恩榮,行色秋高白帝城。舒江浪偃迎官舫,巫峽云開見使旌。
宦績從來盛蜀中,前有文翁后了翁。尋常俗吏非君事,政教須當繼古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