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受益苦雨二首 其一
乃者黃梅近,朝朝以雨書。
將無作人鲊,孰不困河魚。
近郡淹城郭,連村浸室廬。
何當與奇術,辟谷駕飛車。
乃者黃梅近,朝朝以雨書。
將無作人鲊,孰不困河魚。
近郡淹城郭,連村浸室廬。
何當與奇術,辟谷駕飛車。
近日黃梅雨季臨近,每日都記錄著陰雨天氣。難道要把人腌成魚干?誰能不困于這如河魚般的潮濕。鄰近州郡的城郭被水淹沒,相連的村莊房屋都被水浸泡。何時能有神奇的法術,不食五谷駕乘飛車逃離。
乃者:近日,近來。
黃梅:指黃梅雨,初夏江淮流域持續較長的陰雨天氣。
雨書:記錄陰雨天氣。
人鲊(zhǎ):人被腌制成的魚干,此處比喻人長期受雨水浸泡的狀態。
河魚:典出《左傳》“河魚腹疾”,原指因濕冷導致的疾病,此處代指受雨水困擾的困境。
辟谷:道家方術,指不食五谷以養生。
飛車:傳說中能飛行的車,此處指超脫困境的工具。
此詩應為作者與友人“受益”酬唱之作,創作于黃梅雨季。當時連續陰雨引發洪澇,城郭、村莊被淹,百姓苦不堪言,詩人目睹災情,以次韻形式寫下此詩,反映現實困境與內心感慨。
全詩緊扣“苦雨”主題,通過描寫黃梅雨持續引發的洪澇災害,展現民生疾苦,表達詩人對災情的關切及超脫現實的愿望,語言樸實,情感真摯,是一首貼近生活的寫實之作。
掛帆謝公浦,把酒闔閭城。江柳不忍折,春風當別行。關云連楚暗,隴月向吳生。葉落長安道,思君北問程。
考亭昔為吏,遺愛流清漳。世遠道益孤,墜緒何茫茫。蔡君負英資,博學知向方。少懷四方志,預以試一鄉。道義素所敦,慕古心如狂。龍池卜新居,清淑氣攸藏。維東有鶴峰,巀嶪臨吾堂。朝夕與之對,端冕肅以莊。山高猶可梯,且欲凌其岡。復翁有遺矩,千載何能忘。
劉項蝸角千里,彭聃蜉蝣片時。唯有騰騰酒睡,喚作小劫須彌。
天低樹禿,甚黃昏、風峭剪愁無力。一桁遙山青不語,終古長埋瘦日。頹壁蛾僵,野塘鷗老,俯仰成今昔。露苔人去,凍螢來照荒碧。當日曾此勾留,萬花扶夢,未信春如客。舞柳歌桃芳事歇,墜約不堪重拾。殘籟蛩邊,疏星雁外,魂去關山黑。舊游何處,暗塵空鎖簾額。
佳序正逢三月三,仙郎直指南郊南。春光明媚來天地,霖雨江山洗瘴嵐。幸托龍門浮綠蟻,敢云鳳渚附青驂。一痕初月歸舟影,惹得討成屬太函。
銀燭高燒錦瑟停,酒杯如對六花傾。清寒未覺貂裘重,小舞偏憐翠袖輕。金谷綠珠紛有態,鴻門玉斗碎無聲。九天散漫隨風處,莫是天人欬唾成?
一榻幽然樂事多,四時風景復如何?繞溪水色清流玉,排闥山光翠擁螺。靜里研朱將易點,醉中邀月鼓琴歌。知君所好無塵趣,肯許吾儕見訪過。
昨日吟詩送春去,今日吟詩送客回。春去定知明歲到,客回未卜幾時來。悠悠浮世黃金重,忽忽流光白發催。芳草階前紅芍藥,分明笑我獨銜杯。
醉臥花叢,猶自道、形骸檢點。誰識我、割雞無力,慨然談劍。燕雀安知鴻鵠志,雞蟲偶具龍蛇膽。笑從來、鹿馬鮑魚閒,經營慘。臨鷗渚、心事澹。操桂棹、波光滟。算春秋柳色、臺城增減。鵬翼垂空今已杳,雄風自古何曾暫。怕明朝、云外更無人,華山險。
江流不盡弟兄情,此日那堪送汝行。一片離魂收不住,夜來先到石頭城。
西湖十月煙水平,游船兩兩趁風輕。不知春滿桃花岸,多少女郎連袂行。
荻蘆瑟瑟似汀洲。誰畫就,幾分秋。夕陽歸去采菱舟。滿滿水紅浮。呼小買,為我且停留。
絕域秋風早,殊方使客還。河沖秦日塞,地接漢時關。萬古悲青冢,兼程過黑山。從容陪國論,咫尺近天顏。
曾經巴峽聽啼猿,萬想千思舉不全。一萬里風吹夢轉,月明人上錦江船。
松塢云窗睡足時,溪藤閑展試毛錐。薄才豈敢追能事,寒食江村合有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