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國風·秦風·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大片的蘆葦青蒼蒼,清晨的露水變成霜。我所懷念的心上人啊。就站在對岸河邊上。逆流而上去追尋她(他),追隨她(他)的道路險阻又漫長。順流而下尋尋覓覓,她(他)仿佛在河水中央。蘆葦凄清一大片,清晨露水尚未曬干。我那魂牽夢繞的人啊,她(他)就在河水對岸。逆流而上去追尋她(他),那道路坎坷又艱難。順流而下尋尋覓覓,她(他)仿佛在水中小洲。河畔蘆葦繁茂連綿,清晨露滴尚未被蒸發完畢。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啊,她(他)就在河岸一邊。逆流而上去追尋她(他),那道路彎曲又艱險。順流而下尋尋覓覓,她(他)仿佛在水中的沙灘。
蒹葭(jiān jiā):蘆葦。蒼蒼:茂盛的樣子。
為:凝結成。
所謂:所說,這里指所懷念的。伊人:那個人。
一方:那一邊,即對岸。
溯洄(sù huí):逆流而上。從:跟隨,這里指追尋。
阻:險阻,(道路)難走。
溯游:順流而下。
宛:仿佛。
萋萋:茂盛的樣子。與下文“采采”義同。
晞(xī):干。
湄(méi):水和草交接之處,也就是岸邊。
躋(jī):升高,這里形容道路又陡又高。
坻(chí):水中的小洲或高地。
采采:茂盛的樣子。
已:止,這里的意思是“干”,變干。
涘(sì):水邊。
右:迂回曲折。
沚(zhǐ):水中的小塊陸地。
關于此詩創作背景有多種說法,一種認為是諷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禮來鞏固國家;另一種認為是寫追求所愛而不及的惆悵與苦悶;還有認為是一首招賢詩。具體創作時間和詩人心境難以確切考證,但可推測是在當時的社會文化背景下,人們情感表達的體現。
主旨是表達對美好事物的追求與向往及求之不得的悵惘。特點是意境空靈、重章疊唱。它是《詩經》中經典之作,對后世愛情詩和山水詩創作有深遠影響。
千里長懷北固樓,客居顏巷不堪憂。清熒坐看孤燈夜,搖落初驚一葉秋。已厭清談揮麈尾,誰能細字寫蠅頭。莼鱸固是吾家味,好約西風買釣舟。
色聲世界影憧憧,濺沫沾襟瀑掛峰。誰聚百年星彩絢,教人爭看幻妦媶。
小住蓬萊三十秋,年光老大去難留。賦詩猶有高歌興,對酒卻無少壯游。夢里悲歡驚聚散,人間冷暖泯恩仇。幽懷欲寄何由寄,笑指蓮華最上頭。
義旗西指鄂,不戰沛仁恩。拓地荊襄漢,降王祖子孫。米鹽通澤國,圖籍會轅門。全據長江險,京陵勢愈尊。
孔林東望路漫漫,客子清晨跨錦鞍。岱岳云開青未了,濟河冰泮綠猶寒。壁藏科斗今人識,經載麒麟后代看。入廟定聞周禮樂,到鄉因會魯衣冠。壇存琴奏千年古,墓拱楷連百畝寬。贈友但憑詩句好,離筵須望酒杯乾。去時春雨梨花白,回日秋風桂子丹。百尺樓頭開宴處,候君重與罄交歡。
兩鵓鴣,朝朝莫莫啼不休。天陰婦棄去,雨止還相求。天公陰晴變不測,嗟爾夫婦難為逑。勃勃水西頭,啼過東家樓。東家樓前瑯玕樹,枝枝連理森相樛。無風無雨春正好,愿爾長作鴛鴦儔,莫效前身鷹隼仇。
相鄭稱遺愛,云亡感圣人。養民殊夏日,出涕比祥麟。故國多喬木,虛堂若有神。褰裳病徒涉,歲暮客愁新。
汩汩流光聽未真,黃昏無寄客中身。驛橋老柳如相識,一樣風塵陌路人。
不隨殘暑退青蠅,入眼囂塵漸可憎。靜里工夫君莫厭,夜窗重對短檠燈。羅襦襟解燭滅后,喝雉喝盧人散時。愿君莫忘點軒老,少小先蒙國士知。
禪塔巍然砥萬山,松風遙亂水聲潺。作官但看蒼云態,從俗休懷白鷺閑。午鼓填填催一飽,征夫莽莽換三班。無端搔首回僧盼,系我繩頭在此間。
霜蟾弄影窺金屋,么鳳吹香絢銀燭。繡羅小襪蹙雙蓮,翠袖垂肩倚孤竹。紅錦凍折水如車,寒衣遞到長風沙。莫遣朝云妒桃葉,寄將春信與梅花。
舳艫銜尾轉儲胥,閘溜垂虹接漕渠。廟食龍王亦何事,可憐湮沒宋尚書。
東山茅屋野人家,謝傅薔薇春著花。入市懶騎從事馬,開園時種故侯瓜。
九鎖靈宮隔翠霞,至人來往駕飛車。縣知天上神仙宅,只在山中宰相家。石鼎夜浮丹井月,瑤壇春暖碧桃花。我來不奈塵心渴,愿賜瓊田五色瓜。
是日重泉下,言探徑寸珠。龍鱗今不逆,魚目也應殊。掌上星初滿,盤中月正孤。酬恩光莫及,照乘色難踰。欲問投人否,先論按劍無。儻憐希代價,敢對此冰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