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而健貧而詩自志其喜八首 其八
蹉跎早七旬,老健保清貧。
識破元來易,言傳恐未真。
但能積陰德,焉用出陽神。
釋怨恩須報,天終相吉人。
蹉跎早七旬,老健保清貧。
識破元來易,言傳恐未真。
但能積陰德,焉用出陽神。
釋怨恩須報,天終相吉人。
時光虛度,我已早早到了七十歲,年老卻健康,安守著清貧困苦的生活。其實識破一些道理原本很容易,但用言語表達出來恐怕不夠真切。只要能夠多積陰德,哪里用得著去修煉出陽神之術。要化解怨恨,別人的恩情一定要報答,上天終究會保佑善良的人。
蹉跎:指虛度光陰。
元來:即原來。
陰德:暗中做的有德于人的事。
陽神:道教指經過修煉后可以脫離肉體的靈魂。
相:保佑、幫助。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詩人年逾七旬,經歷了人生的風風雨雨,對生活有了深刻的感悟。在年老體衰、生活貧困的情況下,詩人依然保持著健康的身體和樂觀的心態,于是通過詩歌來表達自己對人生的思考和對道德的堅守。
這首詩主旨在于勸人積德行善,強調道德修養的重要性。其特點是語言直白,道理深刻。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但反映了當時普通文人的道德觀念和生活態度。
花鹿一何馴,長隨病使君。
必教吾在野,當與爾為群。
靜飲清溪水,閑眠碧洞云。
猶勝市朝里,逐眾走紛紛。
抗表辭烏府,歸山鬢未秋。朝簪還獬豸,塵世謝蜉蝣。
拂袖人生事,縣車帝命優。名光新日歷,官占好詞頭。
應宿郎曹美,尋仙物景幽。繡衣移蕙帶,驄馬換耕牛。
對枕蓮峰翠,當門瀑布流。妻閑栽藥草,兒戲雜猿猴。
買竹憑牙板,疏泉濕鹿裘。四推離督責,三院肯淹留。
接武陶貞白,差肩許遠游。十洲如得侶,萬戶任封侯。
脫灑因君去,龍鐘使我羞。遷鶑情最洽,化鶴術難求。
掌誥無文彩,謀身足悔尤。紫垣頻忝竊,白發合歸休。
應璉叨三入,張衡志四愁。亦期婚嫁畢,攘袂逐浮丘。
親老復嬰孩,吾生自可哀。
無田得歸去,有俸是嗟來。
直道雖已矣,壯心猶在哉。
端居寡儔侶,懷抱向誰開。
野蠶自成繭,繰絡為山?。此物產何許,萊夷負海州。
一端重數斤,裁染為吾裘。守黑異華楚,示儉非輕柔。
熏香則無取,風雪曾何憂。朝可奉冠帶,夜以為衾裯。
晏嬰三十年,庶幾跡相侔。季子苦貂弊,吾服仍為優。
不恥狐貉者,亦當師仲由。況我屢遷謫,行將耕故丘。
映發垂鷺頂,植杖昂鳩頭。袖寬可以舞,老農即為儔。
紫綬掛君門,任爾爭封侯。
七十浮生已半生,徒勞何日見功名。
折腰米賤堪羞死,負郭田荒好力耕。
庭鶴慣侵孤坐影,鄰雞應信夜吟聲。
年來更待賢良詔,咫尺松江未濯纓。
年來潘令鬢初凋,瘦馬青衫恥下僚。
藥債漸多醫宿疾,宦情猶切戀明朝。
空江梅雨添幽鬰,古縣槐花鏁寂寥。
頼有郡侯知己在,每憐憔悴貰金貂。
臘月滁州始覺寒,年豐歲暮郡齋閑。
官供好酒何憂雪,天與新詩合看山。
日照野塘梅欲綻,燒回荒逕草猶斑。
吏人散后無公事,門戟森森夕鳥還。
惜哉吳王墓,秦帝嘗開破。
應笑埋金玉,千年賈余禍。
不待虎跡銷,已聞鮑車過。
又是驪山頭,炎炎三月火。
堂上尊親鶴發垂,十年祿仕不相離。
何期膝下承顏日,卻是山中謫宦時。
未有重茵如子路,空披彩服學嬰兒。
全家送爾隨鄉薦,試向朝端獻此詩。
御柳差差拂禁墻,菲才何事直仙鄉。
坐聞雞唱皇宮近,睡枕魚須白日長。
簾掛蘚庭微雨霽,研添桐井落花香。
春風老盡詩情淡,翻卷青編獨繞廊。
縣幽多水石,栽竹亦成畦。
聽雨公田近,開窗月岳齊。
宿禽無別語,病馬立閑蹄。
夜坐聞清唱,何人釣月溪。
病枕方行藥,公門似隠居。
孤煙寄庭木,微雨長秋蔬。
宦薄慚騎馬,山高夢結廬。
期僧仍未至,慵寫與人書。
褒也甌閩士,文高行益修。
干名逢詔罷,歸計逼親憂。
鷗鳥終相狎,公卿謾欲留。
刺桐花下宅,蘭蕨奉晨羞。
縣連秦漢舊離宮,分付詩人勝武功。
帶職遠辭書殿去,攜家深入畫圖中。
庭莎曉潤終南雨,檻竹寒搖渭水風。
百里封疆三館客,折腰休嘆似陶公。
去年暨今夏,承詔祠天神。昔當搖落時,宮葉紅紛紛。此來芳春暮,宮草青蓁蓁。
三日奉齋潔,百骸祛垢氛。御署致恭虔,天香何絪缊。監祀黃門郎,攝官紫微臣。
松枝拂劍佩,樹影光搢紳。燈燭晃白晝,香花藹清芬。金殿禮神仙,瑤壇醮星辰。
至誠不為己,玄鑒當福仁。質明祀事畢,復命趨紫宸。
揚鞭入村落,緩轡聊逡巡。麥田少時雨,蠶月無閑人。
自慚懷祿仕,蠹此力穡民。又拋三洞趣,來入九衢塵。
不如韓道士,長此養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