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菊
九日侵尋蠟日徂,金鈿尚可泛屠蘇。
鑿冰池畔枝尤勁,栽竹林邊蕊不枯。
同味遲生新枸杞,齊名久謝舊茱萸。
土龍棄我登高侶,端肯趨時媚我無。
九日侵尋蠟日徂,金鈿尚可泛屠蘇。
鑿冰池畔枝尤勁,栽竹林邊蕊不枯。
同味遲生新枸杞,齊名久謝舊茱萸。
土龍棄我登高侶,端肯趨時媚我無。
重陽節漸去,臘月已至,金色的菊花還能浸在屠蘇酒中。冰池畔的菊枝格外勁挺,竹林邊的菊蕊未曾枯萎。它和枸杞一樣味道獨特且生長得晚,曾與茱萸齊名如今茱萸已被淡忘。土龍(象征登高)拋棄了我這登高的伙伴,不知這菊花可愿意迎合時俗來取悅我呢。
九日:指重陽節。侵尋:漸進,這里指時間推移。蠟日:即臘月。徂(cú):往,過去。
金鈿:指菊花,因其金黃如鈿。泛屠蘇:把菊花浸在屠蘇酒中。
枸杞:一種中藥材,味甘。
茱萸:一種植物,重陽節有佩戴茱萸的習俗。
土龍:古代用于求雨的土制龍形物,這里可能象征登高活動。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中時間來看是臘月,可能詩人在冬季看到菊花依然傲立,聯想到時光的流逝和人事的變化,從而有感而發。當時社會或許也存在一些追名逐利、趨炎附勢的風氣,引發詩人的思考。
這首詩以臘月菊為主題,贊頌了菊花堅韌不屈、不隨波逐流的品質。通過對比等手法,深化了主題。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大作,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江東何日奏皇猷,劍氣虞姬逼斗牛。二百關河憐未得,八千子弟愧遺羞。經營終讓歌風帝,叱咤難驚開國侯。漫道生平多慷慨,英雄千載說名流。
秋風一為別,兩載復登臨。山色轉蒼翠,江流空古今。西烏斜日薄,北雁暮云深。又是飄蓬去,悠悠離別心。
滄洲深處獨依依,覓食秋原飽即歸。塵世小兒偏害物,等閒休向五陵飛。
烏帽側。行遍杏花春色。野意青青分隴麥。人家煙水隔。春事莫催行客。彈指青梅堪摘。醉倚暮天江拍拍。雨晴沙路白。
四百三十二兒孫,上界飛云勢并尊。浮岳不將羅岳去,白云長鎖洞天門。
尚憶臨仙琪樹秋,故人經歲獨淹留。千峰雨色侵林屋,十里灘聲繞縣樓。王粲早應懷北返,馬卿未必困南游。江亭楊柳青如染,誰遣朝來重別愁。
交友昔嘗與,真誠久愈孚。公雖推齒序,我實仰師模。提耳言猶在,終身誓不渝。神馳埋玉處,慟哭向長途。
郎情難可道。歡行豆挾心。見荻多欲繞。
驀地月殘風曉。替寫個詞人照。渾不是畫云臺容貌。隱山林格調。燭三條。弦七條。春婆喚醒東坡覺。秋士聽殘北渚騷。筆悴花憔。到今年送窮文十易稿。
銀山本在北,萬丈青云梯。曉見居庸雪,銀山忽在西。
雙溪鐘地讖,一相破天荒。道至黃扉重,勛由紫府昌。堤成歡百辟,臺坼泣群方。盛烈銘鐘鼎,千秋耿不忘。
隱幾朝朝愛翠微,佳辰來醉菊花卮。千門落照低秋影,萬里長云接鬢絲。擊鼓每疑高塔動,臨崖方見古松垂。風光絕好鄉關異,北望長唫有所思。
趺坐忘言道氣深,清風明月照虛襟??蠈さぴ钛幽晁?,獨抱青蓮不染心。世上蜩螗喧可厭,云中雞犬靜聞音。丈人興寄誰能會?知在梅花四百岑。
浪接天高望吼門,太邱祠畔定驚魂。澹臺擲璧龍應避,景略談兵虱共捫。骨可封侯奇相在,心忘涉險大波掀。島中欲遍歌安宅,莫憚青螺與白猿。驚帆初卸袖詩篇,喜爾南岡家學傳。勇早冠軍推宿將,天教遺老富馀年。父書善讀才方大,海澨雖平力要宣。記取昔擒徐道覆,飛將軍此下樓船。
此身漂然不系舟,呂梁滟滪皆安流。江湖萬頃浮一鷗,此心玩世常休休。吳山楚水紀所由,湘累老枚寧匹儔。琢句亦復忘晨羞,搯抉肝腎掉白頭。歲六十四方佐州,計原夫日無乃優??吐啡赵卵盖义?,朱顏壯志逝莫留。吾聊爾爾賦遠游,山川自可卷軸收。老懷槁暴今膏油,訪峴山石吊莫愁。庸隨大楚皆萍浮,顧我不樂夫何求。緬思六客同獻酬,如挹韓眾追浮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