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賓旸張氏山園紅菊
惟菊可配松,受命天地正。吾家植千本,朝耘暮灌潤。
未言制頹齡,且用樂野性。嚴霜百草死,后皇布肅令。
始知貞勁節,老硬異脆嫩。俗圃蒔紅卉,頼君古道振。
斥謂非其類,一洗靈均恨。騷人昔所餐,此輩何敢競。
惡紫如惡莠,魯叟遯無悶。世眼重脂粉,君子故安命。
惟菊可配松,受命天地正。吾家植千本,朝耘暮灌潤。
未言制頹齡,且用樂野性。嚴霜百草死,后皇布肅令。
始知貞勁節,老硬異脆嫩。俗圃蒔紅卉,頼君古道振。
斥謂非其類,一洗靈均恨。騷人昔所餐,此輩何敢競。
惡紫如惡莠,魯叟遯無悶。世眼重脂粉,君子故安命。
只有菊花能與松樹相配,它稟受天地間的正氣。我家種了上千株菊花,早晚耕耘灌溉使其滋潤。先不說它能延緩衰老,暫且能愉悅我自然的性情。嚴霜降臨百草枯死,天帝頒布肅殺的命令。這時才知道它堅貞剛勁的氣節,老硬與脆弱嬌嫩不同。世俗的園圃栽種紅色花卉,幸虧你重振古道。斥責那些不是同類,一掃屈原的遺憾。從前詩人所食用的,這些俗花怎敢競爭。厭惡紫色如同厭惡雜草,孔子隱居也無煩悶。世俗的眼光看重脂粉艷麗,君子因此安于命運。
次韻:按照別人詩詞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賓旸:人名。
受命:稟受天命,這里指菊花稟受天地正氣。
本:量詞,棵。
耘:除草。灌潤:灌溉滋潤。
制頹齡:延緩衰老。
野性:自然的性情。
后皇:指天帝。肅令:肅殺的命令。
貞勁節:堅貞剛勁的氣節。
俗圃:世俗的園圃。蒔:栽種。
古道:古人的正道。
靈均:屈原的字,這里代指屈原。
騷人:詩人,這里指屈原等喜愛菊花的詩人。
惡紫如惡莠:出自《論語》,厭惡紫色如同厭惡雜草,比喻厭惡邪佞。魯叟:指孔子。遯:同“遁”,隱居。
安命:安于命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追求世俗艷麗、忽視內在品格的風氣,詩人借次韻友人關于紅菊的詩,表達自己堅守正道、不隨波逐流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菊花的堅貞氣節,批判世俗的不良風氣。其特點是借物抒情,以菊花自比或喻君子。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廣泛影響力,但體現了古代文人對品格修養的重視和追求。
了心非相,了相是心。
皋禽夢寒琥珀樹,海月光射珊瑚林。
影搖風竹,響發秋碪。
萬像森羅俱演說,寶陀巖上有知音。
元戎玉帳凜霜威,談笑何妨羽扇揮。
平日丹心馳象闕,長年彩服奉慈闈。
誰無五馬人生貴,獨有三奇命世稀。
志在麟經成事業,頗聞天子詔公歸。
鎖口而禪,篾腹而餓。
透出劫空心相微,不見秋毫身量大。
法憙為食,法空為座。
毗耶門戶打開,少室家風覷破。
言滿天下兮,而無口過。
是真是假,誰相描畫。似我似誰,莫入思惟。
地方成矩,天圓自規。三界更無些法剩,一身還與十方宜。
眉目炯炯,須發蒼蒼。疏林霑野雪,古澗湛秋光。
錦縫誰分梭路細,針關初透線芒長。
鶴夢未曉,鳥行無章。平買平賣兮,還他當行。
云水之身,山林之氣。
不專乎學,不游乎藝。
默坐而心空,妙傳而道貴。
西風凄清秋有痕,長天碧浄云無蒂。
從來佛祖真宗,只么克承家世。
聲利明來若夢游,肯迂征家宿云棲。
情高素抱山樊志,性淡幽尋松石儔。
愛我家風清入眼,問伊時事默搖頭。
今朝送別還孤坐,空對爐煙篆字浮。
須發垂白,面皮淡黃。
茶醒睡眼,飯塞饑腸。
情田閑自廓,心地浄而光。
云歛山川雨,月明河漢霜。
門門得用亡機械,個事十成誰覆藏。
塵浄無余,體明而虛。
秋高夜永,河闊星疏。
宛轉兼而到,偏圓卷復舒。
媚川果若珠含蚌,應物何妨井覷驢。
廓落無依合太虛,行行何處不逢渠。
功回冷眼雙眉底,照盡橫身曠劫初。
大仰默知東寺意,玄沙明上雪峰書。
將歸束肚三條蔑,??斧相隨到處居。
立雪齊腰,求法斷臂。
有志忘諸軀,無心契諸己。
了了常知,其知密微。
妙不借口,的自傳衣。
全功歸父底時節,拈轉虛空絕所依。
貌古而孤,氣清而癯。
秋生林壑,月在江湖。
見道之體盈而虛,隨世之用有而無。
佛佛祖祖,只個規模。
垂老之姿,須發如絲。
淵默之味,耳口無疵。
秋高河影闊,露冷月行遲。
答呼若谷神之應,對事得珠色之隨。
語離三秋風,念子萬里客。我獨憂患余,幾為死生隔。
相逢忽眼明,照影俱頭白。蘭若清夜長,連床話疇昔。
如何功名心,一旦乃冰釋。賣藥真徉狂,穿云忘遷謫。
不然蔬筍腸,寧無瘴煙色。良由火棗成,內景充尺宅。
下視陋九州,槐安等稱國。絕憐蠻觸爭,亦復弄兵革。
亂來更多事,老去覺世窄。歸歟桃花源,斑衣作兒劇。
此樂人所稀,今我那能得。他時南山南,寄書北山北。
招提敞山巖,新庵隱巖麓。
石沼引清流,風漪皺文縠。
晴暉滿虛室,一水含自足。
心明身宴閑,境寂誰尋逐。
寒林帶月行,夜榻和云宿。
若欲問西來,一齋飽自足。
寒坐無言,孤藤在拳。
片心群像外,一句萬機前。
身閑眼活,盤滑珠旋。
虛空故無壁落礙,解了十方三世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