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李伯輝
石樓峰下寄吟身,靜掩桑樞琢楚珍。
蘋草青莎招隠士,暮云春樹憶詩人。
門無車馬多嫌僻,家有圖書不似貧。
擬借大鵬揩老眼,何時尊酒得相親。
石樓峰下寄吟身,靜掩桑樞琢楚珍。
蘋草青莎招隠士,暮云春樹憶詩人。
門無車馬多嫌僻,家有圖書不似貧。
擬借大鵬揩老眼,何時尊酒得相親。
我在石樓峰下寄托自己的吟哦之身,靜靜地掩上柴門雕琢如楚地美玉般的詩篇。蘋草和青莎在召喚著隱士,傍晚的云與春天的樹讓我想起了你這位詩人。門前沒有車馬往來,很多人嫌這里偏僻,可家中有許多圖書,倒也不顯得貧窮。我想借助大鵬的翅膀開闊老眼,不知何時能與你舉杯相聚親近。
石樓峰:山峰名。
吟身:詩人的身體,指詩人自己。
桑樞:用桑木做的門軸,指貧寒人家的門戶。
楚珍:楚地的珍寶,這里比喻美好的詩文。
蘋草青莎:兩種植物,常象征隱居之地。
暮云春樹:出自杜甫《春日憶李白》“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后用以表示對遠方友人的思念。
擬:打算。
大鵬:傳說中的大鳥,這里借指能開闊視野的事物。
尊酒:杯酒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可能處于隱居生活中,在清幽的環境里思念遠方友人李伯輝,于是寫下此詩表達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思念與相聚的期盼。其特點是意境清幽,情感真摯,語言質樸。展現了詩人安貧樂道的生活態度和深厚的友情。
驅馬將何適,微官傍海涯。公庭饒蜃氣,墟落半蠻家。路指羊城入,山鄰象郡賒。地偏少束帶,高枕詠皇華。
散原仙去風流歇。聞笛山陽聲轉咽。滄桑過后樂澄平,舊夢前塵隨手抹。雅音誰味中邊徹。沅芷澧蘭花接葉。也應詞派有西江,云起軒前看郁勃。
涉世何妨共陸沉,聊從林壑惜分陰。任他按劍臨明月,羨爾懷珍有煉金。江驛多梅春可寄,池塘生草夢頻侵。莫忘獻賦當年意,狗監相逢聽好音。
沅湘從此去,孤棹雨冥冥。煙嶼宜春望,林猿足夜聽。青云誰假翼,白首嘆窮經。明日河陽酒,思君草色青。
春雷聲殷雪成圍,收拾羅床別有機。才得水輪輕借力,方池勻受玉塵飛。
勞生共乾坤,何時有終極。燈影照無睡,今夕復何夕。
臥病荊南逢暮春,水云江日俱鮮新。可憐楊柳色已暗,無奈流鶯聲太頻。懷土仲宣空有賦,傷時杜老益沾巾。黃牛西接連天嶺,烽火猶驚報塞塵。
江城話別思依依,天遠山青入望微。正好樓頭共明月,可堪遙對白云飛。
開口贈兩橈,老婆心更切。回首與翻身,亦未為剿絕。
灤水秋風曉夜催,上京宮殿護蓬萊。扶桑日近龍波涌,閶闔天高象駕回。綵仗齊迎千騎發,翠旗遙接五云來。揚雄漫有河東賦,流落何人一薦才。
禁衛才名羨魯侯,誥頒新軸錦盤虬。恩封不比尋常慶,慈壽將臨八十秋。鶴醞屢嘗春拂面,翟冠初上雪盈頭。顯揚有子身仍健,海屋遙添第幾籌。
四邊天共水漫漫,身在鴻濛縹渺間。忽見浮空青一抹,舟中人說是湖山。
叫云吹玉舜祠邊,醉嚼瓊糜漱石泉。舊讀離騷今忘卻,快披秋卷嗅蘭荃。
夢回齒頰風蕭騷,幽姿不許霜松高。南來蒼玉不盈束,已覺飲興翻云濤。詩家胸次自宜此,尚嫌煙火須烹炰。想像南風吹萬竹,籜龍正恐稱冤號。石盆養魚心自苦,仰羨鴝鴝云間巢。眼中歲旱土不膏,長镵后慮山無毛。退食歸來北窗夢,山巔朱鳳聲嗷嗷。
調和謀斷,論思機務。許大茫茫疆宇。當年姚宋救時才,聽沙路、歸來好語。階翻紅藥,省連溫樹。滿貯春風瑞露。眼中庭檜郁蒼蒼,道晚節、昌于韓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