拄杖歌
老龍蛻骨空山,樵人惠我作杖。
靠在繩床角頭,團團圍繞萬象。
打狗打雨敲風,總是顛倒妄想。
有人拗作兩橛,伏惟尚饗。
老龍蛻骨空山,樵人惠我作杖。
靠在繩床角頭,團團圍繞萬象。
打狗打雨敲風,總是顛倒妄想。
有人拗作兩橛,伏惟尚饗。
老龍在空山褪去了骨,樵夫把它送給我當作拐杖。我將拐杖靠在繩床的角邊,感覺它似乎能將世間萬象都環繞其中。用它打狗、抵擋風雨,這不過都是些不切實際的念頭。要是有人把它拗成兩截,那也只能隨它去了。
蛻骨:指龍褪去骨頭,這里說拐杖材質似老龍骨。
繩床:一種可以折疊的輕便坐具。
伏惟尚饗:舊時祭文中的套語,意思是恭敬地請死者享用祭品,這里有隨它去、聽之任之的意味。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可能是詩人在閑適生活中,由一根拐杖引發思考,當時社會或許有追名逐利等現象,詩人借此表達自己不隨波逐流、超脫世俗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超脫世俗、不執著于外物的思想。其突出特點是語言通俗幽默,以小見大,從一根拐杖引發對人生的思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廣泛影響力,但體現了獨特的禪意和哲理。
碧幢紅旆白貂裘,去踏西風萬里秋。要得處方醫壞證,便須投矢負全籌。百年機會真難遇,一線光陰更易流。早辦出師諸葛表,祁山斜谷郁綢繆。
吳蜀相通一水長,聞公西土意差彊。人謀合處天心順,民力寬時國勢張。參井光芒搖戟纛,關河事業耀旂常。雪山自是西人重,赤舄歸來早趣裝。
投分良非少,知音誰復多。
君饒幼婦調,吾奈老狂何。
聚首驚霜鬢,相攜踏雪歌。
蘭芽新茁玉,行矣聽鳴珂。
雙鬢和愁織。嘆幾年、颶風駭浪,飄搖京國。百尺元龍樓上臥,靜看榮枯得失。正滿目、疏煙澹日。搔首青天頻借問,奈浮云、漠漠無消息。俯仰事,皆陳跡。
當時浪作金閨客。到此際、壯懷消盡,禪心頓寂。旅雁數聲沙畔冷,別浦芙蓉蕭瑟。但此意、誰人識得。一枕夢回殘月曉,盡談空、說有何從覓。暮鼓罷,晨鐘急。
怒猊抉石驥奔泉,
誰挽河流下九天。
傾瀉瓊珠三萬斛,
從師乞作買山錢。
汲黯嘆積薪,頗恨后來上。豈知初盛間,文伯常交讓。
功成自一時,禮樂賢草創。陳杜兩拾遺,代起無衰旺。
彭城奮襄野,才大年方壯。下筆走雷霆,豁如泯江漲。
古今入爐錘,臨文空所傍。風云萬態殊,誰顧襄州樣。
大兒愧文舉,稿脫或西餉。三舍避從前,兩雄吾敢抗。
四海王新城,金魚心所向。虎臥誰敢違,熙然推大將。
歸來益讀書,扃戶塞其向。蹤跡慕黃公,淵源窮素王。
足明俊哲情,遠到疇能量。記我會無人,埋名聽崖嶂。
金粉卷瀟湘,春情度一雙。惜飛花、誰解愁腸。剩有湖羅三十六,拼付與、繡鴛鴦。
何處是橫塘,蘼蕪沁夢香。曲闌干、紅煞斜陽。認取晶屏蝴蝶影,僅夠思量。
百年強半。高秋猶在天南畔。幽懷已被黃花亂。更恨銀蟾,故向愁人滿。
招呼詩酒顛狂伴。羽觴到手判無算。浩歌箕踞巾聊岸。酒欲醒時,興在盧仝碗。
萍蹤又踏章門路。正高閣、斜陽暮。寂寞一尊空吊古。秋水長天,落霞孤鶩,端的才人句。
云帆極目紛來去。檻外江流自吞吐。試問昔人高會處。漁歌四起,藕花蕭瑟,依舊西山雨。
榆花飛處杏花開,盡是高人手自栽。古寺晚鐘僧出定,平林春雨鷺飛回。傳家幸有藏書屋,報主慚無濟世才。何日許辭金殿直,杖藜莫訝客頻來。
初月梅花近水開,滿林仙杏為誰栽。雨晴采藥穿云去,風煖尋詩步月回。身近玉墀膺寵渥,手調金鼎詫奇才。鳳凰池上頻回首,會見鹓班接踵來。
芙蓉城上語流鶯,
金水橋邊綠柳橫。
百二十坊明月夜,
紅樓何處不吹笙。
盛地三年別,華筵九日開。
河流當檻曲,塔影過城來。
露冷黃葉瘦,風高白雁哀。
陶公多逸興,樽酒愧追陪。
曲臺風月德山云,
夢想中間有幾春。
臣葬江魚終愛楚,
民逃花洞不思秦。
五畝公田秫,千條陌上桑。
秋遲逢歲閏,酒熟始宵長。
蜀黍霜匙滑,巴菰露葉香。
天涯流浪處,閒坐得思量。
天南□□□重臨,遺愛猶存蔽□陰。鼓角三城新令肅,褲襦萬井舊恩深。
養民但積和平福,涖事常持敬簡心。遠業設施殊未老,巨川東逝日西沉。
老來心事向誰論,每見移時話肺肝。黃甲同登今有幾,白頭相對古來難。
死生轉盼星辰墜,聚散酸心幕雨寒。病里不堪聞楚些,海山望斷淚汍瀾。
碧水逍遙半壁間,碩人心跡迥塵寰。
交聯一臂蟬聯席,業在千秋副在山。
開徑有花流盻遠,干時無策寸心閒。
飛觴積翠還能否,乘興尋盟早叩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