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謝潔齋惠春膏紙
霜毫禿盡千枝竹,銅雀臺荒死潘谷。哀哉四寶并成空,猶有老崖藤搗玉。
青錢學士將相科,黑頭刺史朱丹轂。懷銀早去鎮湖湘,掞藻端如起巴蜀。
天乎歲晚椓斯文,往往長吟書短幅。云昏雨暗白龍牋,林密山深紫芝曲。
鳳樓誰助斧斤修,魚網不禁塵土辱。我馳家畔楮先生,越薄吳腴此粗俗。
鏗金戛玉新有聲,縫霧裁云豈堪錄。向來交友文字間,矢往湍奔如撒菽。
薄材那敢派江西,一寸詩腸愁萬斛。
霜毫禿盡千枝竹,銅雀臺荒死潘谷。哀哉四寶并成空,猶有老崖藤搗玉。
青錢學士將相科,黑頭刺史朱丹轂。懷銀早去鎮湖湘,掞藻端如起巴蜀。
天乎歲晚椓斯文,往往長吟書短幅。云昏雨暗白龍牋,林密山深紫芝曲。
鳳樓誰助斧斤修,魚網不禁塵土辱。我馳家畔楮先生,越薄吳腴此粗俗。
鏗金戛玉新有聲,縫霧裁云豈堪錄。向來交友文字間,矢往湍奔如撒菽。
薄材那敢派江西,一寸詩腸愁萬斛。
毛筆用禿了無數竹子,制墨名家潘谷已隨銅雀臺的荒蕪而離世。可悲啊,筆、墨、紙、硯四寶都成了空,還好還有用老崖藤搗成的好紙。有像青錢學士那樣有才華能考中將相科的人,有年少為官乘坐朱輪車的刺史。他們帶著榮耀早早去鎮守湖湘,文采斐然如同巴蜀之地興起的文豪。到了晚年上天似乎要摧殘斯文,常常只能長吟后寫在小幅紙上。在云昏雨暗時用著白龍箋,在林密山深處吟唱著紫芝曲。誰能助力修繕鳳樓般的文壇,魚網般的不良現象卻讓斯文受塵土之辱。我這里有家中所產的紙,與越地薄紙、吳地佳紙相比顯得粗俗。新得到的春膏紙書寫起來鏗金戛玉般有美妙聲音,那些普通紙如縫霧裁云般不值得記錄。以往在文字交友中,文思如急湍奔涌、如撒豆般暢快。我才能淺薄哪敢躋身江西詩派,一寸詩腸里卻愁緒萬千。
霜毫:指毛筆。
銅雀臺:曹操所建高臺,這里借指制墨名家潘谷。潘谷是北宋制墨高手。
四寶:筆、墨、紙、硯。
老崖藤搗玉:指用老崖藤制成的紙。
青錢學士:指唐代張鷟,他文思敏捷,時人譽為“青錢學士”,這里泛指有才華的人。
將相科:科舉中選拔將相之才的科目。
黑頭刺史:指年少而居高位的官員。朱丹轂:紅色的車輪,指代高官所乘之車。
掞藻:鋪陳辭藻,指有文采。
椓斯文:摧殘斯文,斯文指文化、文學。
白龍牋:一種紙。
紫芝曲:秦末商山四皓所作的歌,這里表示隱居之曲。
鳳樓:比喻文壇。
楮先生:紙的別稱。
越薄吳腴:越地的薄紙和吳地的佳紙。
鏗金戛玉:形容聲音清脆悅耳,這里指書寫時紙張發出的美妙聲音。
撒菽:形容文思敏捷,像撒豆子一樣快。
派江西:指歸屬江西詩派。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中可以推測,當時文壇可能處于一種不太景氣的狀態,斯文受到一定程度的摧殘。詩人可能是在與友人謝潔齋的交往中,收到其贈送的春膏紙后有感而發,借紙表達對文化現狀的思考和自身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在于感慨文化的衰落和自身的創作困境。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意象生動,營造出獨特的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文壇現狀的關注和憂慮。
昔聞紫氣來東方,望氣知過李伯陽。
伯陽千載呼不起,長留遺像錦水傍。
高臺百尺煙縹渺,灼灼光彩生青羊。
嗚呼青羊今渺矣,何來神物騰輝光。
耀如金人之屹立,矯如玉馬之騰驤。
靜如銅烏棲且止,健如銅雀將翱翔。
非為紅羊入浩劫,閱歷世界觀滄桑。
又非仙家故叱石,空山游牧鞭星霜。
妙手不知何年鑄,從此仙宇增輝煌。
君不見百花潭畔水滄浪,年年花市郁芬芳。
瞻圖時下琳宮拜,手盥薇露供瓣香。
不如徑輸情,玉臺免簿責。
彥回羞見人,障面了何益。
斷橋雪霽溪聲冷。溪邊數點寒鴉影。
山店暝鐘來。垂垂花正開。
羈愁凝望處。玉笛吹香雨。
瘦萼不禁春。折來愁殺人。
白云影里笑呵呵,
兩手持來付與他。
若是金毛師子子,
三千里外見淆訛。
年來策蹇勝乘舟,楚塞齊邊春復秋。
不教微生同腐草,青山依舊水西流。
不畏群嗤不受憐,孤行一意久彌堅。
敢夸愿大難成佛,肯?丹余蚤得仙。
方朔文章多詭俗,放翁家世少高年。
色經指訣全拋卻,人壽終非草木延。
雷硠世局不堪論,勝地重經吊白門。
一代園林歸鹿夢,百年風雨付鵑魂。
故家何處滄桑感,往事無邊煙樹痕。
畢竟南部王氣盡,興亡曾有幾寒溫。
瑿玉元珠遍體緇,揚鬐奮鬣滿天池。
須知滬箔橫施處,要在葭灰未動時。
日映波光添繡線,鱗翻浪影簇烏旗。
江鯔味薄河鯔小,爭比炎方海錯奇。
所喜江陵得真處,沮漳依舊兩川橫。
親祠堂主鸞曾駐,善夢先生蝶不歸。
沙軟綠頭相并鴨,水深紅尾自跳魚。
威強九鼎懼,喪亂一臺成。
勃興連谷雨,閏位次花王。
佳人斗草百,稚子擊毬雙。
辨雖豪白馬,讒亦困青蠅。
誰種飛云滿徑霞,
四時香艷屬仙家。
漁人不解尋幽勝,
祇認陵原兩岸花。
三巖高處曾相見,五老峰頭念索居。何事玉淵書未報,水清難怪久無魚。
名山不負古棲賢,種玉開云豈偶然。回首嶺南笑頑石,點頭不上米家船。
松老風高萬壑濤,養成雛鶴待鳴皋。直林秋晚悲搖落,咫尺家山入望勞。
三峽狂瀾吼似雷,老人歸路興悠哉。南方龍象爭相慶,奪食驅耕人又來。
鶗鴂聲聲不忍聞,陰晴冷煖嶺頭分。人天有意留師住,捩轉匡云入海云。
舊游人境兩茫茫,臨老重來禮法王。覿面更無差別見,鬢邊惟覺有微霜。
丹霞歸路未逢人,依舊頑牛昨日身。莫怪適來還適去,溪山無地任吾真。
珍重浮山畜俊鷹,秋風飛擊興騰騰。于今大地多孤兔,六翮須豐養未曾。
鳥窠看了看蜂窠,才上坡來又下坡。
松竹徑中逢野老,芰荷香里唱漁歌。
歸來不見香風改,老去何愁明月多。
況有句文供布施,僧來也喚作檀那。
陸行富桑麻,水行富菱芡。
惟茲云水鄉,不虞年歲儉。
門前臨水路,鵝鴨數堪點。
屈指白露交,秋禾又將斂。
去年元夕和君別。今年又見梅如雪。
寒雁一聲聲。君從何處聽。
愁來渾似醉。彼此同憔悴。
煙艇暮江寒。誰憐行路難。
十樣蠻箋濯水清,
枇杷花里舊知名。
門前一帶胭脂浪,
淘盡風流是此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