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豫章宋德父游湘詩卷
醉呼仙叟共浮湘,稛載風煙滿錦囊。
名似浦云山雨起,詩連沅芷澧蘭香。
好吟秋月招元結,莫賦朝云惱楚襄。
吳巨老仙今寂寞,行人還解識珩璜。
醉呼仙叟共浮湘,稛載風煙滿錦囊。
名似浦云山雨起,詩連沅芷澧蘭香。
好吟秋月招元結,莫賦朝云惱楚襄。
吳巨老仙今寂寞,行人還解識珩璜。
醉酒后呼喚仙翁一同暢游湘江,滿載著一路風光美景于錦囊之中。聲名如浦云般涌起,山間驟起風雨;詩作如沅水芷草、澧水蘭花般散發著清香。應好好吟詠秋月之景以招引元結的詩魂,不要作賦如‘朝云’般的艷情之詞去煩擾楚襄王。吳巨這位老仙人如今已寂寞離世,過往行人是否還能識得美玉珩璜。
稛載:滿載。
浦云:水邊之云。
沅芷澧蘭:沅水、澧水流域的芷草和蘭花,比喻高潔的人品或美好的事物。
元結:唐代詩人,作品多反映社會現實和人民疾苦。
朝云:指宋玉《高唐賦》中楚王夢遇神女的故事,后常用來指男女歡情。
吳巨:具體所指待考,可能是一位有影響力的文人。
珩璜:古代玉佩,比喻美好的品德或才華。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是作者看到宋德父游湘的詩卷后有感而發。當時社會可能文化氛圍濃厚,文人之間有詩歌交流的傳統。作者或許希望借題詩來表達自己對詩歌創作的看法和對古代文人的推崇。
這首詩主旨在于贊賞宋德父的詩歌才華,并對其創作方向提出建議。其特點是意象豐富、用典巧妙、語言優美。在文學交流中,它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相互切磋、倡導高雅創作風格的風氣。
春寒不成出,小出坐此屋。不知天工巧,樹樹雕成玉。
圓輪既照水,初生亦映流。溶溶如漬璧,的的似沈鉤。非關顧兔沒,豈是桂枝浮。空令誰雅識,還用喜騰猴。萬累若消蕩,一相更何求。
君家兄弟今所無,堂顏孝友名非虛。七帙壽母堂中居,閨門整肅嚴君如。家人禮法莫敢疏,金昆玉季丹鳳雛。綵衣斑斕堂下趨,左右更侍朝而脯。塤篪迭奏湛且孺,孫男孫女前襟裾。冢婦稚婦后婉媮,慈顏有喜成歡娛。叔也鼓笈上京都,擅名太學講唐虞。前年歸省榮鄉閭,天子選才需文儒。豸冠白簡立玉除,千鐘之祿養有馀。不用剖冰求鯉魚,四時甘旨登牢蔬。人間此樂疇能俱,紫荊花發暮春初。萱草葉齊雨露濡,鸞回錦誥來天衢。為君升堂倒雙壺,我歌此詩豈茍諛,觀風有使行當書。
何事生毫忽在茲,逢人多笑卻成癡。歌傳白雪辭師曠,聽入高山讓子期。日暖不聞鶯睍睆,風鳴惟覺葉低垂。而今我幸聰猶在,國事邊聲總要知。
圣主弘推一視仁,軺車萬里遠頒恩。蠻酋俯伏天威重,命使昂藏國體尊。摽柱寧勞分地界,乘槎直許到河源。纖毫不帶歸時物,為洗千年薏苡冤。
午夜月涼清露下,舞馀嘹唳九皋音。蕭閒不是軒墀物,海闊天高萬里心。
盧生善詩逸者流,百結鹔鹴安足愁。囅然一笑別我去,春花落盡胡姬樓。欲留不能意彌惻,眾中誰憐好顏色。短裘倘過邯鄲道,青草已沒平原宅。吳趍小娃迎問郎,北游滿地塵茫茫。采菱深處唱一曲,豈若蘆笳能斷腸。
邀君小駐也難留,風緊萍開不自繇。一舸行蹤輕似葉,如何載得兩天愁。
金華王府九天開,夜誦何人薦逸才。太學諸生終莫挽,長沙賢傅幾時來。別離傳恨空魚素,歲月如飛逐管灰。亦欲相追老湖海,稽山肯放酒船回。
輕煙逗雨。把陣陣柔風,低縈庭樹。草色乍芳,梅影初斜消幾許。春鶯早暗驚時序,上元也、無端來去。鴨香蕙翠,鵲聲弄喜,畫闌私語。漸近。飛花引燕,簾前舞、又惹人添離句。■鎖星殘,玉膽瓶欹銀屏晚,松梢月冷浮清露。淺寒淡、碧云橫暮。知見紅綠爭妍,總堪愁處。
逍遙與寂寞,品來滋味長。獨坐共誰語,讀畫且面墻。覆窗樹有蔭,聞歌鳥無腔。憑闌連云暗,開簾過雨涼。一樓閑居處,風月輒相將。忽然思千里,魂夢馳江鄉。江鄉易往返,依舊眠胡床。不自慚懶惰,翻笑他人忙。偶發清游興,出步草荒荒。西苑荷漸敗,東籬菊未黃。預沽桑落酒,一醉待重陽。
有美南州彥,來觀上國光。官聯班禁近,文譽婉清揚。蘭蕙元同氣,風波忽異鄉。將尋醉翁去,山水古滁陽。
乾坤復姤互推移,動靜之間起至微。終日斂襟看不足,其中圓處是真機。
安陽好,曲水似山陰。咽咽清泉巖溜細,彎彎碧甃篆痕深。永晝坐披襟。紅袖小,歌扇畫泥金。鴨綠波隨雙葉轉,鵝黃酒到十分斟。重聽繞梁音。
酒薄若為顏,卻指臨平意未闌。車躍翠微迎墜日,看看,恰似紅塵逐跳丸。回首暮云寒,歸去原知夢不閑。況是對床聽夜雨,潺潺,已遍吳山更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