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在臨云寄虎溪侃直山
白首歸看舊種松,十年相別此相逢。
近疎面會因多雨,似隔天涯只一峰。
數樹綠煙鋪薜荔,半池紅露泣芙蓉。
故鄉迢遞故人少,江北江南思萬重。
白首歸看舊種松,十年相別此相逢。
近疎面會因多雨,似隔天涯只一峰。
數樹綠煙鋪薜荔,半池紅露泣芙蓉。
故鄉迢遞故人少,江北江南思萬重。
白發蒼蒼歸來再看昔日種的松樹,分別十年后在此相逢。近來很少見面是因為多雨,看似只隔一座山峰卻像遠隔天涯。幾棵樹籠罩著綠煙般的薜荔,半池荷花帶著紅露好似在哭泣。故鄉遙遠,故友稀少,江南江北都讓我思緒萬千。
白首:白發,指年老。
疎:同“疏”,稀少。面會:見面。
薜荔:一種常綠藤本植物。
紅露:指荷花上的露水。
迢遞:遙遠的樣子。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年老回鄉,與友人久別重逢。當時或許正值多雨時節,詩人感慨時光、思念故鄉故人,于是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時光感慨與思鄉懷人之情。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景中含情。在文學史上雖不屬經典名作,但體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表達。
何處呼名浪得名,三撾萬載竟留聲。爰爰可待株難守,虩虩于鄰震亦驚。歇后何如同鄭五,爭臣未必動陽城。墳分黑白繇來廣,莫令通人笑守硁。
壯意當年隘九州,天涯今日倦孤游。空江水落魚龍夜,故國云深鴻雁秋。惜把山川對幽獨,暫須談笑作風流。知心嘆絕任夫子,肯和巴歌為解愁。
老人星紫婺星輝,賀監湖山盡繞扉。久被絲綸家學貴,靜持般若道心微。月華白照三株樹,花影紅飄五色衣。早晚嶺云浮海屋,鳳毛遙共鶴雙飛。
江春欲到最先知,次到南枝次北枝。不信樓頭觀旖旎,嫩金勻遍去年絲。奈爾縈晴殢雨何,靜時常少動時多。初無惱亂春風意,卻是春風惱亂它。
昨來江上啜中泠,更汲名泉貯玉瓶。萬斛流懸雙寶碧,一泓寒浸九峰青。曾隨月色花間去,宜雜松聲雨后聽。已乞金莖蘇病肺,還從水品試茶經。
燕樹渺,蜀云低。嬌小慣相依。而今勞燕各東西。偏是說雙飛。天涯路,凌波步。相憶何如相晤。杜鵑枝上盡情啼。紅透落花泥。
涼飆霽雨。萬葉吟秋,團團翠深紅聚。芳桂月中來,應是染、仙禽頂砂勻注。晴光助絳色,更都潤、丹霄風露。連朝看、枝間粟粟,巧裁霞縷。煙姿照瓊宇。上苑移時,根連海山佳處。回看碧巖邊,薇露過,殘黃韻低塵污。詩人謾自許。道曾向、蟾宮折取。斜枝戴,惟稱瑤池伴侶。
暫同幽晤暮陰天,坐次因知室又遷。言帶一絲蘭氣在,情猶九曲水流然。觴脩故事娛生日,竹遇春風亦少年。會得管夫人靜致,今人殊類古人賢。
即心是佛外忘求,心佛圓明不假修。云凈遠山千點翠,水和明月一天秋。
閑來過野寺,隨意臥僧床。峰靜秋陰轉,松深午夢涼。點晴龍破壁,聽偈鶴登堂。不作出塵想,泠然與世忘。
洞庭渺人間,衡岳矗天半。茫茫高與深,妄測真可嘆。先生廊廟珍,寧比白珩玩。延裕下水船,叔夜廣陵散。有如大國楚,曹檜誰等伴。才高心轉下,吐納師公旦。叔季俗澆薄,噴飯堪滿案。鸴鳩搶榆枋,井底蛙聲亂。賢者不可測,無垢躬自盥。幾帶勒箴銘,韋弦砭急緩。庶幾忠恕心,家學參一貫。行當位夔龍,為世起貪懦。春和美陽澤,萬物歸爐炭。功成湘水上,松竹款山館。嗟余亦嵚崎,世熊羞冷暖。感君纏綿意,勉歌發笑粲。
迎興百篇斗酒,壯懷萬水千山。疏桐碧蔭四圍環。人與秋容俱淡。顧影濃髯奕奕,臨風鬈發毿毿。拈毫頰上為添三。一笑豐神未減。
河燈驛鼓滿天霜,小夢溫黁亂客腸。夜久羅幬梅弄影,春寒銀銚藥生香。慈闈病減書頻寄,稚子功閑日漸長。欲取離愁暫拋卻,奈君針線在衣裳。
木落秋氣多,風高水痕捲。人徑疑有無,山容自深淺。山色青不已,湖光白欲來。虛亭正瀟灑,一棹撥煙回。
東螺虎尾之分派,北流西折而聯界。去年虎尾寬,今年虎尾隘。去年東螺乾,今年東螺澮。大宗盛時支子依,支子若強大宗壞。馀流附入阿拔泉,虎尾之名猶相沿。阿拔之源阿里山,虎尾之源水沙連。譬如兄弟鬩墻變,卻于異性共周旋。水有源頭木有本,不信但看棠棣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