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昌元夕建醮
??穟無風直,燈蓮有月嬌。
我常占樂歲,人自看元宵。
印信烽煙息,光輝玉燭調。
平生笑徼福,今夕為民徼。
??穟無風直,燈蓮有月嬌。
我常占樂歲,人自看元宵。
印信烽煙息,光輝玉燭調。
平生笑徼福,今夕為民徼。
香爐中的香穗在無風時直直升起,蓮花形狀的燈在月光下顯得格外嬌美。我常常能預見豐收之年,人們自然盡情觀賞元宵佳節。戰爭的烽火已經平息,社會如美好的時光般和諧。我平生一向嘲笑祈求福運之事,今晚卻為百姓來祈求福祉。
??穟:香爐中的香穗。
燈蓮:蓮花形狀的燈。
樂歲:豐年。
印信:指官府的印章,這里象征官府治理。
烽煙息:指戰爭停止。
玉燭調:指四時之氣和暢,比喻社會太平。
徼福:祈求福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印信烽煙息,光輝玉燭調”可推測,當時社會處于和平時期,戰爭結束,百姓能夠安穩地過元宵。詩人可能是當地官員,看到百姓安樂,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太平盛世的元宵景象,突出特點是將個人情感與社會景象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和官員心系百姓的情懷。
朝曦迎客艷重岡,晚雨留人入醉鄉。此意自佳君不會,一杯當屬水仙王。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三孤世閥挺人豪,贊理兵曹地位高。霄漢飛騰真不忝,關山跋涉肯辭勞。長安秋色隨青蓋,華岳晴光絢錦袍。此去天顏應咫尺,定知喬擢荷恩褒。
君不見太和鐘步江水邊,土山?嵔相鉤連。何年下鑿石膏出,黃壤深蟠白龍骨。篝燈掘隧不計深,前者方壓后復尋。問之此人何為爾,皆云得之可牟利。自從嶺外南鹽通,糅煉和之顏色同。販夫重多不較味,舟車四走如奔風。晨輸夜挽盡筋力,官有禁刑私不息。蒸溲藥食能幾何,十有八九歸馘鹺。我嘆天公生此亦何補,掘盡終當變為土。又愁地脈郁積還更生,萬古奸利滋不平。安得神人蹴之盡崩潰,民樂真淳永無害。
老子雙蓬鬢,長年醉復醒。光陰隨鐵杖,風雨護龍經。水接江淮白,山連華岳青。牛眠何處是,為我作圖形。
送客行歌出鳳臺,離情鄉思醉難裁。故園舊友三年別,晏歲長淮一棹回。鷺渚別來頻入夢,鷗江歸去且銜杯。囊空無物堪持贈,聊折寒香雪后梅。
川逝日已遠,蓬漂久未歸。異鄉驚歲換,宿草變春暉。魂夢差參是,音容想像非。遙憐小兒女,慟哭紙錢飛。
二月瓊林花未開,風煙冪冪鎖樓臺。濕紅生綠誰裝點,直待春深圣駕來。
離服裸形諸法迂,濁言遮道眾人愚。一從正意歸獅子,才識苦行成犬儒。堅固須聞第一行,莫憂壞亂總相生。我今自爾乘虛去,肯與波旬瑣瑣爭?
去時期一載,不道又三秋。待得郎回日,松花滿隴頭。
虢略先生不諱窮,詠歌堯舜與時逢。傳呼滿道今為使,斂板登門亦見容。南浦清波輝玉樹,西齋新釀入金鐘。臨分警戒言尤切,似欲驅馳叔夜慵。魯國鮿生與俗同,何嘗孤訐慕龍逢。邑佳不及陶彭澤,官小差肩邴曼容。故國安棲無一瓦,高堂失養感千鐘。賢豪見顧何恢廓,自寫新詩慰病慵。清談袞袞思無窮,渾似饒陽邑下逢。霜重湖天初凜冽,夜長樽酒更從容。新編自富詩千首,巖邑今饒畝一鐘。兀坐江城隨五斗,肯憂紫□□衣慵。
青島頻多事,蒼生今可哀。使非徐福去,贄豈越裳來。戰色千村暮,潮聲萬舸回。贈君惟匕首,行見海氛開。
晝漏晨鐘迥不聞,陰晴消息杳難分。春眠任噪門前雀,野獻誰將澗底芹。地隔蓬萊環弱水,天高閶闔鎖浮云。自慚拙宦偏滄落,需次經年未見君。
一規蟾魄出天漢,萬里山河一色光。笑飲西樓清不寐,玉杯影里桂花香。
三千世界盡鬅鬙,上帝無言喚不應。逐樂漫憑歌百闋,消愁徒倚酒千升??栈ㄓ谖要q沉溺,岐路因君得上升。豈向閻浮覓庸福,茹多冰炭漸能勝。
凌兢瘦馬踏春泥,雪后郊原綠未齊。一抹午煙風隔斷,野雞聲在竹林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