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感興 其四
斷鰲幾何年,八極儼不動。
當是有樞紐,鐵網絡纖空。
偷兒睨斗柄,赤手掣天棟。
愁殺地上人,覆壓萬古痛。
書生見事淺,十算九不中。
豈徒書生罪,要與六籍共。
斷鰲幾何年,八極儼不動。
當是有樞紐,鐵網絡纖空。
偷兒睨斗柄,赤手掣天棟。
愁殺地上人,覆壓萬古痛。
書生見事淺,十算九不中。
豈徒書生罪,要與六籍共。
女媧斬斷巨鰲的腳來支撐天地已經過去多少年了,天地四方看起來穩固不動。想來應該有樞紐維系,像鐵網籠罩著細微的空間。小偷覬覦北斗星的斗柄,赤手空拳地想拔起支撐天的棟梁。這讓地上的人愁壞了,遭受著千古以來被覆壓的痛苦。書生看待事情淺薄,十次謀劃九次不成功。這難道只是書生的罪過嗎?還要和六經一同擔責。
斷鰲:傳說女媧曾斷鰲足以立四極。
八極:指天地四方。
儼:莊重、整齊的樣子,這里形容天地穩固。
樞紐:關鍵、重要之處。
偷兒:這里暗指心懷不軌之人。
睨:斜著眼睛看,有覬覦之意。
斗柄:北斗七星的柄。
掣:拉、拔。
六籍:即六經,指《詩》《書》《禮》《樂》《易》《春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處于動蕩不安的狀態,秩序被破壞,詩人目睹現狀,對社會現實和書生的作用進行了反思。
這首詩主旨是對社會秩序被破壞的批判和對書生無力改變現狀的思考。其突出特點是運用神話傳說來影射現實。在文學史上雖不一定有廣泛影響,但反映了詩人對社會問題的關注和思考。
衡門有一士,閉門恒苦饑。俯仰良自惜,日晏猶弦歌。小人未足畏,君子或見之。寧為蘭玉摧,不為蕭艾滋。
獨帶斜陽來北郭,不知明月出東山。翠浮華頂煙初斂,綠滿平疇水自環。正喜一登皆在目,未辭屢到即忘還。賦成卻愧非王粲,諸老高名豈易攀。
寒澗豈成蛟,流泉亦非翠。色緣映帶得,意出飛舞外。雖無風霆化,自與江海會。
解組淵明鬢未霜,可憐三徑漸荒涼。獨馀晚節寒花在,幾對清香醉夕陽。
百年禮樂卯金刀,忍把鴻名冠偽朝。樹上一聲休也曲,路人猶自怨鴟梟。
昔年曾過敬亭山,花霧濛濛濕翠鬟。別后山容應不改,憑君傳語慰孱顏。
翠袖倚天風,云封路萬重。屢登猿嘯嶺,頻撫鶴巢松。漁唱孤舟曲,僧撞半夜鐘。山空禪榻冷,月上礙星峰。
龐眉炙背短墻隈,問我何時笑口開。幾度傳聞狂欲舞,如今懶說大軍來。
朅來金頂悟非非,天外征鴻伴我歸。自恨難銷三世業,但蘄長著五銖衣。通靈狖占云崖徑,解佩人呼沫水妃。回首幽階殘雪影,梵鐘迢遞暮煙微。
糝徑楊花知幾許,解道飄零,莫向天涯去。枝上流鶯輕弄語,好春都被東風誤。行盡長堤愁萬縷,戍鼓荒煙,難問青溪路。回首斜陽腸斷處,鳳城芳序依然否。
任公決裂,也待風流。專心道上搜求。子細研窮,何者名為真修。認正即心是佛,除心外、匪是良由。無別法,便澄心遣欲,捉住猿猴。心上纖毫不掛,更那堪,時復閑想骷髏。自是心忘境滅,真性優游。常常心懷惻隱,起真慈、功行圓周。神光燦,向大羅,恣意云游。
常憑未發天,好令直如弦。忽忽初念轉,照照卻惺然。
碧落無云河漢流,野亭孤坐思悠悠。廣寒殿啟銀蟾躍,古桂香飄玉斧收。詩客久回千里駕,仙臺高接五城樓。遙知樽酒陪清賞,簫罷臨風恣唱酬。孤負中秋又一年,草窗閑坐不成眠。莫辭醁酒十分滿,能對清輝幾度圓。三匝短歌悲晚景,一聲長笛破秋煙。人生憂樂無窮達,莫把清狂說玉川。
肺病經冬苦,仙丹此日傳。若能安枕臥,徐問董公年。
結廬南山下,頗紆故人轍。浮沈各自媚,長愧生理拙。中園黃菊花,契闊見晚節。平生匡濟心,敢愛已獨潔。豈無一樽酒,可以療饑渴。歸哉視汝菊,將恐霜露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