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偶成三首 其三
玉宇浮叢雁,黃槐帶化蟬。
青山一長嘯,白日半欹眠。
機斷蟲虛織,囊空蘚疊錢。
去年真可怕,戎馬暗山川。
玉宇浮叢雁,黃槐帶化蟬。
青山一長嘯,白日半欹眠。
機斷蟲虛織,囊空蘚疊錢。
去年真可怕,戎馬暗山川。
天空中一群大雁飛過,黃槐樹上秋蟬鳴叫。對著青山放聲長嘯,白日里斜躺著小睡。織布機閑置,蟲子徒勞地吐絲;口袋空空,苔蘚像堆疊的錢幣。去年的景象真可怕,戰亂使山河昏暗。
玉宇:天空。
化蟬:秋蟬。
欹眠:斜著睡。
機斷:織布機停止運作。
囊空:口袋空空。
戎馬:指戰爭。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去年真可怕,戎馬暗山川’可推測,創作于戰亂之后。當時社會動蕩不安,戰爭給人民帶來巨大災難,詩人可能在戰后處于生活困苦、心境悲涼的狀態下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戰爭的厭惡和對戰后生活的感慨。其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特定時期人們的生活和情感狀態。
修竹無多宅一區,先生曾此隱西湖。詩言不喜書封禪,亦有馀書補世無。
山色凝嵐水色清,山云長與水云平。先生來舉持竿手,釣得人間亢俗名。
為別亦何易,山山盡是秋。
曾期過一夜,不見到孤舟。
風勁葉離樹,月寒人在樓。
所思湖水闊,清夢得同游。
漂泊渾無定。
可是東風薄幸。
游絲無力綰應難,
任它飛去,
拼作天涯影。
謝娘何事詩懷冷。
憔悴江南景。
金縷曲歌何處,
陽關一闋人愁聽。
客齋逢禊日,相約出塵氛。花鳥摧淫雨,林亭阻大云。
春光聊滯我,高致豈虛君。待得新晴后,登臨意倍欣。
老樹蕭疏咽暮蟬
西郊無復舊人煙
風清月曉橫塘路
秋夢依稀墮白蓮
唐家重考牧,毛仲最承恩。開筵待宋璟,速客煩至尊。賓從滿高堂,日晏湛清樽。把盞不及釂,飄風送回軒。主人不敢訝,四座悄無言。何異百鳥群,仰視孤鳳騫。良史劇善繪,丹青儼如存。何當得再拜,一醒塵目昏。
美人鮮妝坐,膝下錦繃兒。珍果半銜袖,黃柑帶青枝。可愛故不與,繞床牽母衣。文舉方四歲,掉頭揚青眉。得果尚取小,焉能為爾嬉。
薺堇不同味,蕭蘭不共根。云鵬與斥鴳,所樂各有存。本是麋鹿性,而當縶纓繁。纓繁已自困,更使舞當軒。方將龁野槁,難報芻秣恩。
撫事意不適,掩書翻自疑。皇穹降民德,圣言豈予欺。云胡康莊道,蹶入千仞溪。皮傷毛焉附,巢破卵則危。同舟濟江海,生死理共之。寧當風波際,篙楫自紛披。曲突見謂早,焦頭竟何裨。永念竦毛骨,中宵起呼衣。展轉竟達旦,欲言當語誰。
妾本田家女,出身事蠶桑。十三學拋梭,十五成文章。二十嫁夫婿,上堂奉姑嫜。伯姒調鳴瑟,小姑弄金簧。清聲激四坐,歡樂殊未央。回眸忽自失,羞澀歸下房。明燈發圖史,彤管有遺芳。先哲豈予侮,永矢期勿忘。
身世謾悠哉
田園首重回
春來亦何事
忽忽嘆庭槐
鷺影投山背,
蟬聲滿樹頭。
千峰雪未釋,
四野雨初周。
甚矣厭馀暑,
欣然當早秋。
半年才此見,
一夕可辭留。
鏌邪三尺照人寒,
試與挑燈子細看。
且掛空齋作琴伴,
未須攜去斬樓蘭。
好景分明畫不成,
品題今日仆須更。
路從險處行來穩,
山到深時望卻平。
花氣暖催春日轉,
樹聲寒帶朔風鳴。
向來奔走偷閒地,
始覺官曹分外清。
結茅臨曲岸,祇恐海鷗知。明月空懸榻,芳樽欲待誰。
白云留石枕,紅槿護東籬。大隱歸朝市,君恩豈有涯。
艷舞團金屋,清歌近笛床。相攜云外去,直向酒中藏。
月榭留仙侶,春庭湛露光。詞林有閒客,作賦擬長楊。
有客迷幽徑,披香宿靄霏。山中歸計早,日下故人稀。
海闊星河近,秋深橘柚肥。幾宵煙水夢,猶向帝城飛。
昔日青袍舊,來尋鄭子真。燒丹思卻老,種樹欲藏春。
釣客非輕漢,花源豈避秦。天邊帆影杳,猶有未歸人。
鶯聲蘊藉百勞忙,
取次春愁到草堂。
閑按貝多翻字古,
偶燒波律發爐香。
柴車蠟屐荒三徑,
詩卷棋枰亂一床。
還憶茂陵吟賦客,
渴來容易耗年光。
盡日攜樽芳樹下,
何須佳醞得途林。
社鼓神鴉,春分前后,七番誰信花風。洗根何處,移植竹溪中。寒意猶籠錦障,蒼煙外、疏雨丁東。憑闌喚,黃金帶子,陪醉白頭翁。
窗空。蕉未綠,黃華紫跗,罨畫玲瓏。看裊枝方莖,柔自成叢。漫把辛夷相混,筆頭上、噴出嫣紅。黃昏后,微云淡月,清影透簾櫳。
荷葉新詞天下工,玉人垂手倚秋風。一聲清唱穿云去,斜日烘簾曲未終。
六月閩溪荔子丹,新秋猶喜薦雕盤。自嗟千里歸程遠,不得繁枝雨后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