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贈
不惜此時別,毋忘別后音。
相隨溪上影,共息樹邊陰。
水落行田蟹,霜晴出谷禽。
何須拘改歲,有興即相尋。
不惜此時別,毋忘別后音。
相隨溪上影,共息樹邊陰。
水落行田蟹,霜晴出谷禽。
何須拘改歲,有興即相尋。
不惋惜此刻的分別,不要忘記分別后的音信。曾一起在溪邊相伴,一同在樹陰下休息。溪水退去能看到田間的螃蟹爬行,霜后天晴谷中鳥兒飛出。不必拘泥于新的一年到來,只要有興致就相互尋訪。
不惜:不惋惜。
毋忘:不要忘記。
息:休息。
行田蟹:在田間爬行的螃蟹。
拘改歲:拘泥于新的一年到來。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可能是詩人與友人分別時,為表達惜別之情和對未來相聚的期待而作,當時社會環境或許相對安定,詩人有閑適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與友人分別時的情感,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質樸。它展現了詩人豁達的態度和對友情的珍視,在友情題材的詩詞中有一定的感染力。
山中風日暖,藹藹似初春。亂石牛羊徑,時逢掃葉人。
東野臨流喜賦詩,一竿搖破碧云溪。汝非羸角休吾觸,不是尋常丱角兒。
因與山僧熟,祗園來往頻。一時無俗客,半日有閒人。巖樹云邊暮,池花水畔春。掃除嫌太潔,翻覺此身塵。
行行路何長,驅馬來窮荒。征伐幾興替,空馀古戰場。連天白草動寒色,拂地皂雕盤夕陽。漠漠黃沙埋枯骨,終宵無定鬼火光。四野征旗但云霧,千年殺氣馀風霜。裂土封侯殊有志,力平北敵更西羌。將軍失律萬夫死,惜哉秪飽虎與狼。生男胡為事戎行,爺娘不見增悲傷。深閨慟哭罷刀尺,為誰燈下縫衣裳。托心夢寐恍一見,安得招魂還故鄉。薄伐太原自中策,秦皇漢武開邊疆。至今烽燧尚多警,長城萬里徒周防。翻然挽轡獨歸去,浩歌倚劍天蒼涼。
這王哲知明,見菊花堅操。便將重陽子為號。正好相倚靠。每常卻要,綴作詩詞,筆無停、自然來到。心香起、印出仙經,便實通顛倒。便實通顛倒。早得得良因,速推推深奧。玄玄妙妙任窮考。又更餐芝草。白氣致使,上下盈盈,金丹結、煉成珍寶。恁時節、永處長生,住十洲三島。住十洲三島。
月落霜林烏早啼,風生驛路馬頻嘶。柴門犬吠天將曙,知有人家住隔溪。
迎養紛馳水部書,行庖仍載武昌魚。推封指日來光寵,過客長時問起居。白首愛看陶母傳,春風頻試老萊裾。后園多種忘憂草,歲歲看花奉板輿。
睡起重持金曲卮,要憑芳酒緩離思。醉魂屢作還山夢,吟興多因寄友詩。千里波光風定后,一樓山色雨晴時。碧云望斷佳人遠,投樹棲鴉已滿枝。
晚來寒甚,密雪穿庭戶。如在廣寒宮,驚滿目、瑤林瓊樹。佳人乘興,應是得歡多,泛新聲,催金盞,別有留心處。爭知這里,沒個人言語。撥盡火邊灰,攪愁腸、飛花舞絮。憑誰子細,說與此時情,歡暫歇,酒微醺,還解相思否。
吾愛張平子,餐霞東海陰。異方仙客授,高行里人欽。久稅林中駕,彌清塵外心。無因介眉壽,遠寄鶴飛吟。
群敷盡待青陽發,萱草先侵白雪還。蔚矣芳心承麗景,宛然愉色奉慈顏。陳王葵藿君臣際,謝傅芝蘭伯仲間。忠養無違家慶遠,韶光常映舞衣斑。
劍外春天遠,江閣鄰石面。幕府盛才賢,意氣今誰見。
歸路秦城下,寒云慘平田。故園滄海邊,綠柳覆平川。送客異他日,還舟殊昔年。華亭有明月,長向隴頭懸。
一峰峭立俯群山,下有僧居一體閒。收拾春煙與秋雨,年年曾在碧苔間。
野曠煙光薄,林深暑氣微。亂蟬鳴覺路,一犬護禪扉。花竹通諸徑,旃檀大幾圍。云房吟臥久,直到晚涼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