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過山村
雨里雞鳴一兩家,
竹溪村路板橋斜。
婦姑相喚浴蠶去,
閑看中庭梔子花。
雨里雞鳴一兩家,
竹溪村路板橋斜。
婦姑相喚浴蠶去,
閑看中庭梔子花。
雨中傳來雞鳴,山村里依稀一兩戶人家。村路竹溪之上,一條板橋斜橫。婆媳相喚,一起去選蠶種。只有那梔子花開,獨自搖曳庭院中。
竹溪:小溪旁長著翠竹。
婦姑:嫂嫂和小姑。
浴蠶:古時候將蠶種浸在鹽水中,用來選出優良的蠶種,稱為浴蠶。
中庭:庭院中間。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人可能是在游歷山村時,被山村雨后的景象和村民的生活所吸引,從而創作了這首詩,展現鄉村生活的美好。
這首詩描繪了山村雨后的生活場景,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一幅清新的鄉村風俗畫。詩中通過對景物和人物活動的描寫,突出了鄉村生活的生機與活力,在文學史上是描寫鄉村題材的佳作。
快雨薄寒一夕間,胡為百役自間關。秋懷更讀甘陵賦,始信人人庾子山。
雨助風聲燕欲歸,誰教我尚著征衣。自憐未讀憫征賦,霜雪鬢間猶庶幾。
隨蝶求官秋緒多,自甘老罷樂婆娑。枕邊風雨五更夢,聲在長衢朝馬過。
江上高人未肯來,京華秋鬢獨徘徊。饒渠看取潮頭月,莫戀林香待放梅。
河漘依棹得風期,秦樹湘云枉夢思。也好歸來君富貴,未容言語我悲傷。
一徑尋村渡碧溪,山花紅紫樹高低。
如今天下無鳴鳳,說與春烏自在啼。
珠丘初袝兆,軒曜正回光。
地勝祥煙合,山深王氣藏。
鏡懸遼海月,花散薊門霜。
趨走傷心處,香煙萬古長。
燕市相逢玉露寒,梁園千里共征鞍。
六朝門第推江左,七子才名盛建安。
霜雪關河經歲暮,鶯花風雨又春殘。
《登樓賦》就先歸去,樽酒離亭欲別難。
令節無過七夕,今年已隔三宵。
奔馳五百里而遙。行止非人所料。
月入尊罍楚楚,風生襟袖飄飄。
不須抵死殢河橋。對月臨風一笑。
蟠夔小印鏤珊瑚,
小字高華出漢書。
原是狂生漫題贈,
六朝碑例合鐫無?
風急正揚舲,空江望渺冥。
群山趨北固,九派匯南溟。
別浦迢迢綠,平蕪漠漠青。
臨流發長嘯,身世一浮萍。
和靖書堂八面開,
新分半席在山隈。
若無人聽都歸去,
傳語生公借石來。
玉盤水浸金鈿影。清波映、紅潮微醒。嬌艷體生香,露濕梨花冷。
起來喚婢移奩鏡。忙掩斂、羅裙先整。風裊水沉煙,更爇龍涎餅。
一雨生涼渾似秋,羈人已起望鄉愁。君歸我住情何限,后夜相思月滿樓。
扁舟此日信歸風,海上潮生夕照紅。送別何須重回首,括山遙在碧云中。
舉頭十丈塵飛,人閒何許埋愁地。頹然一笑,玉山自倒,春生夢寐。我已相忘,蕉陰覆鹿,槐根封蟻。嘆無情世故,倉皇逐熱,問誰識,于中味。
漫說朝來拄笏,最宜人、西山晴翠。何如一枕,忘機息影,黑甜鄉里。萬事悠悠,百年鼎鼎,付之酣睡。待黃鸝三請,窺園乘興,倩花扶起。
覆額齊眉繞亂莎,不分男女似頭陀。
晚來女伴臨溪浴,一隊鸕鶿蕩綠波。
西域頻年能作梗,班超垂老遂臨邊。
河湟縱復軍儲秏,弓矢初投部帳遷。
草滿令居無牧騎,功成都護尚屯田。
關山直北歸圖籍,積厝仍憂虎穴連。
憶昨狼烽照上都,祇今鮫室遍通衢。
離宮苜蓿春煙沒,飛舶金銀海水枯。
白雉幾曾重譯獻,黃龍安得及時輸。
漢廷解守和戎策,五利他年恐矯誣。
榑木千年不改柯,颶風一夕忽揚波。
東瀛信有桑田變,南海初無貢舶過。
猶憶陳棱開絕島,未聞張政檄群倭。
圣朝今日尊文教,蠻觸紛紛奈爾何。
空有無垠鏟徑蹊,分明至極翻凄迷。
遠視不正非野馬,客心已窘聊木雞。
帆蝶賣眼驚天末,檣烏亡賴啼日西。
陰光夕灼動綠氣,?然鬼臂相牽攜。
鳳城雨過忽凄清,莞簟涼生感亦生。
誰信長卿貧是病,自憐思曠宦無情。
羊何故友成殊隔,牛李中朝孰重輕。
愁絕銀屏千宛轉,意根未拔怨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