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行
久晴常欲厭,黓里卻宜晴。
溪瘠容魚穴,風恬安雁程。
空山巖出相,老樹葉生聲。
此景吟不盡,明朝重細評。
久晴常欲厭,黓里卻宜晴。
溪瘠容魚穴,風恬安雁程。
空山巖出相,老樹葉生聲。
此景吟不盡,明朝重細評。
長時間天晴常常讓人厭煩,在陰沉天氣里天晴卻正合適。溪水干涸露出魚兒的洞穴,風很溫和利于大雁飛行。空曠的山里巖石仿佛有了形狀,老樹上的葉子沙沙作響。這樣的美景怎么也吟頌不完,明天我要再細細評賞。
黓(yì)里:陰沉天氣里。黓,天色陰沉。
瘠:干涸。
恬:溫和。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一段天氣變化的時期,先經歷了久晴,后又逢陰沉天氣后的晴天,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晴日山林景色,突出其獨特之美。特點是通過對比和白描展現景色,語言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但體現了詩人對自然細致的觀察和對生活的感悟。
鯉魚財三尺,淺水不覆脊。
雖懷江湖樂,已嘆刀幾赤。
長鯨之長幾千丈,雪蹴山傾萬重浪。
縱逰不厭滄海寛,一躍已在青天上。
身世局促古所哀,??喁貪餌胡為哉。
人間溝瀆莫更顧,夜半變化乘風雷。
殘暑偏能著此翁,吹襟剩喜得西風。
露滋小徑蘭苕冷,月射高梁燕戸空。
衰病呻吟真一洗,醉歌跌宕與誰同。
從今日日增幽興,水際先丹數葉楓。
霽色澄鮮已斷梅,江郊隠隠尚輕雷。
層巒正對孤城落,健席遙看大艑來。
幼婦髻鬟簮早稻,近村坊店賣新醅。
吾行在處皆詩本,錦段雖殘試剪裁。
清風拂畫簾,初日照素壁。
花枝蝶小憩,草葉露時滴。
房櫳闃無人,溝水聲激激。
摩挲語枯笻,伴我住幽寂。
九月十九柿葉紅,閉門讀書人笑翁。
世間誰許一錢直,窗底自用十年功。
老蔓纏松飽霜雪,瘦蛟出海拏虛空。
即今譏評何足道,后五百年言自公。
窮途多感慨,老境少知聞。
酒里閑消日,書中自策勛。
全軀希碌碌,掃軌厭紛紛。
每愧吾鄉老,頭童念致君。
鏡湖三百里,風止鏡面平。
持以照吾心,俗塵安得生。
散發鷗鷺間,萬事秋毫輕。
誰能拂東絹,寫我孤舟橫。
庭蕪失故綠,園樹染新丹。
病思閑支枕,詩情獨倚闌。
帶移頻覺瘦,貂弊不禁寒。
惟有墻陰薺,離離又滿盤。
朝雨暮雨梅子黃,東家西家鬻蘭香。
白頭老鰥哭空堂,不獨悼死亦自傷。
齒如敗屐鬢如霜,計此光景寧久長。
扶杖欲起輒仆床,去死近如不隔墻。
世間萬事俱茫茫,惟有進德當自強。
往從二士餓首陽,千載骨朽猶芬芳。
池面萍初紫,墻頭杏已青。
攜兒撐小艇,留客坐孤亭。
相法無侯骨,生年直酒星。
正須遺萬事,莫遣片時醒。
朋儕什九墮丘墟,自笑身如脫網魚。
委命已悲吾道喪,垂名真負此心初。
齒殘僅可決濡肉,眼澀知難讀細書。
家事豈容關老子,兒曹努力事耕鉏。
時鳥朝暮鳴,芳草日夜生。
春風舍我去,歲律俄崢嶸。
綴簇繭白白,出陂稻青青。
鳴機織苧葛,暑服亦已成。
小兒結山房,窗戶頗疏明。
萬事不掛眼,朱黃浩縱橫。
佳哉東北風,吹下讀書聲。
功名詎敢望,且復慰父兄。
新晴天宇色正青,群鴻高鶱在冥冥。
兒童相呼共仰視,我亦扶杖來中庭。
豐年到處稻粱滿,胡不暫下棲沙汀。
應須江海寄曠快,肯為霜雪嗟飄零。
書生可笑不自喜,憔悴久翦籠中翎。
鷗波萬里每愧杜,鶴化千載知非丁。
風前哀號漫激烈,月下孤影常竛竮。
詩成欲寫復懶去,誦似溪友聲泠泠。
偶散東岡步,因成北渚游。
鴉昏先小泊,魚暖欲群浮。
緩曳紅藤杖,斜披紫綺裘。
閑身病亦可,隨處得無愁。
晚餐初潑一甌茶,曳杖閑行興未涯。
煙樹參差墨濃淡,風鴉零亂字橫斜。
夕陽偏傍平橋路,寒蝶猶依晚菊花。
堪笑衰翁耐荒寂,短衣霑露未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