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衛詞
精衛誰教爾填海,海邊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朝在樹頭暮海里。
飛多羽折時墮水,高山未盡海未平。
精衛誰教爾填海,海邊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朝在樹頭暮海里。
飛多羽折時墮水,高山未盡海未平。
精衛啊,是誰讓你來填海的呢?海邊的石子又青又多。只要能把海水變成干枯的池子,你早上還在樹頭,傍晚就飛到了海里,飛久了羽毛折斷還時常掉進水里。可是高山還沒搬完,大海也還沒填平。
精衛:古代神話中鳥名,傳說炎帝之女溺死于東海,化為精衛鳥,常銜西山木石以填東海。
磊磊:眾多而累積的樣子。
但得:只要。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人可能是看到海邊的石子等景象,聯想到精衛填海的神話故事,結合自身對生活中困難和理想的感悟而創作。當時社會或許存在諸多難以解決的問題,詩人借精衛填海表達對執著精神的贊賞和對現實困境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贊頌精衛填海的執著精神,突出特點是通過簡單質樸的語言塑造了精衛堅韌不拔的形象。在文學史上,它豐富了精衛填海這一神話故事的文學表達,讓精衛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官曹簿領無時空,一春蹙蹙塵埃中。
溪南十里巖谷好,俗駕屢整無由窮。
前時相邀雨斷道,今時不雨天亦風。
乃知書生不解事,每以慳澀勤天公。
興來邂逅始一往,相與縱轡隨飛鴻。
野棠著子梅杏老,密葉尚帶殘花紅。
崢嶸屋宇吁可怪,無乃開辟煩豐隆。
卻尋危徑山巉絕,俯仰曠野迷西東。
涓涓寒流滴冰雪,一酌為我涼心胸。
山川何曾歲月計,可憐翠阜紛磨礱。
人生歡笑不易得,此會幾許誰能同。
春禽正喧日已暮,嘆我歸期還匆匆。
堂堂天上張公子,龍劍分光自斗牛。
海上忽歸槎萬里,云間未放月中秋。
才為漢殿無雙手,恩到閩山第一州。
亦有人言識仙骨,只看何日議封留。
士苦不自重,貪名乃忘生。
向來望塵子,得車定何榮。
浮云蔽天壤,豈礙日月明。
惟余金石交,可論藏與行。
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
瀝盡野狐涎,趯翻山鬼窟。
平田淺草里,露出焦尾大蟲。
太虛寥廓中,放出遼天俊鶻。
阿呵呵,露風骨。
等閑拈出眾人前,畢竟分明是何物。
子甫七齡夫蚤世,獨將慈節鑄心肝。
含暉寸草流光遠,天矢孤闈正氣寒。
苦味燈前余粉膽,清風塵外振衿鞶。
悠悠甲子知無恙,看到恩深紫誥鸞。
林壤欣欣樂有余,杖藜常及曉鶑初。
春風入戶花開落,晴日當窗云卷舒。
契闊經年千里面,平安滿眼數行書。
弟兄州縣真勞爾,疇昔交游半石渠。
碧澗環山麓,高低滿百家。
途窮疏騎氣,縣古聽蜂衙。
書倩云中雁,歌煩水底蛙。
陽和不擇地,隨分得春花。
向晚幽棲地,襟懷頗自宜。
品題風與月,驅使酒兼詩。
供興千巖竹,應門一局棋。
此中無俗慮,高臥復何之。
雪后山更佳,冷松及修竹。
茫然枝上鳥,伴我夢亦熟。
陰崖得寒乳,夜半勝酒淥。
惜無同心人,共此一杯玉。
招提深鎖綠苔幽,故遣高人向此留。
萬疊云山從地涌,雙源瀑布自天流。
風翻象宇松聲碎,雨過禪房竹翠浮。
試問苾芻會厭客,乘閑還許再來否。
筑城始議戍,寓兵復言攻。
二年大江南,兵戈在目中。
憂時亦千慮,惟子與我同。
詣闕請長纓,終軍本兒童。
燈火黃昏盡,無家不掩門。
為看橋上月,印破水中云。
樹影縱橫見,蛙聲雜遝聞。
幽人思正苦,獨坐更難論。
天童得力句,不搖三寸舌。
父母未生前,令已行摩竭。
直下便承當,敢保猶未徹。
放下百不知,腦門重著楔。
唯是過量人,一拳無二說。
六月炎炎如火熱,誰知冷處勝冰雪。
紅塵閙市等個人,七佛軌儀都漏泄。
報龍王,須福護,大千捏聚為檀度。
一言劄住萬機通,自然光壯少林風。
君到層軒眼為寬,諸峰還得雨中看。
嵐光照座蒼翠出,寺影拂波金碧寒。
詩興豈妨隨望極,秋聲不柰起愁端。
相逢莫怪無樽酒,秀色崔嵬尚可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