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門下畫小松上元王杜三相公
昔聞生澗底,今見起毫端。
眾草此時沒,何人知歲寒。
豈能裨棟宇,且貴出門闌。
只在丹青意,凌云也不難。
昔聞生澗底,今見起毫端。
眾草此時沒,何人知歲寒。
豈能裨棟宇,且貴出門闌。
只在丹青意,凌云也不難。
從前聽說它生長在山澗底部,如今卻出現在畫筆之下。此時眾多小草都已隱沒,有誰能知曉它耐得住寒冬。它怎能成為建造房屋的棟梁呢,只是能長出門檻就很可貴了。只要有畫中的凌云之志,想要高聳入云也并非難事。
澗底:山澗底部。
毫端:指筆鋒,這里指畫中。
歲寒:指寒冬,常比喻人的節操。
裨(bì):補益,這里指成為。
門闌:門檻。
丹青意:繪畫所表達的意境、志向。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可能是詩人看到門下所畫的小松圖,聯想到人才的境遇,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或許存在人才被埋沒的現象,詩人借此表達自己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借詠畫中小松,探討人才的境遇和潛力。其特點是以物喻人,形象生動。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但體現了詩人對人才問題的關注。
小洼崖底才杯覆,蝌蚪初生百十群。繞石細尋掌輕捧,一時回往少年心。
烏鳶銜紙欲成窠,寒食羈愁不奈多。夢到鹿門親上冢,花前老淚欲懸河。
留守將軍金虎符,明光傳警肅周廬。新恩寵拜雙龍闕,別路光生駟馬車。投筆書生終刻印,入關童子已拋繻。樓船八月吳江燕,誰共雕盤薦玉魚。
一夜南風約曉晴,看山如在越中行。丹藏別室生虹氣,嘯入空巖作虎聲。倒澗枯松留古怪,懸崖飛瀑漱寒清。神仙若個能千歲,吾欲崆峒問廣成。數日南風陰復晴,飯馀閒繞綠陰行。竹間病鶴縭褷影,池上驚魚撥刺聲。老子鬢毛如此白,道人心跡本來清。能詩誰是周公子,學得陰何五字成。
掖垣清近泰階傍,新賜魚書綰郡章。手把玉堂青縷管,坐褰刺史赤帷裳。紅旗照日三千騎,白粲連帆一萬檣。幾夜紫微躔次靜,飛星今入斗南光。妙齡高義動神京,獨出漢庭諸老生。鳳閣演綸朝視草,麟符分閫夜談兵。猶聞豺虎縱橫在,已覺山河氣象清。欲會風云扶帝業,先令草木識威名。
巢父潔身,天下為污。四岳九官,而無匹夫。傅說筑巖,維時商實。爰立作相,不俟終日。尚避海濱,二老是麗。既載后車,三圣所師。仲未伯齊,三逐何鄙。生有父母,知有鮑子。伯陽猶龍,和光同塵。芻狗萬物,圣而不仁。丘明修辭,古之國工。縱橫六經,化裁與同。干木偃息,大魏以藩。式則閉門,迫則踰垣。莊周非人,蓬累而行。逍遙弄世,乃稱達生。
雪落西樓虎滿村,鬢髭變白赤心存。徙薪肯信當時策,負米徒傷此日魂。啼老杜鵑山月苦,歸遲遼鶴海云昏。早知只學東方朔,避世長依金馬門。
細雨初如弄隙塵,須臾化作舞空蚊。作團面旋還分散,只見輕煙與薄云。
燕燕于飛飛差池,江南彌天雨成絲。欲棲君屋故遲遲。故遲遲,人巳曉。深閨情,知多少。
竹外茅齋橡下亭,半池荷葉半池菱。匡床曲幾坐終日,萬疊青山一老僧。
春雨春風薜荔墻,一祠燈火數家鄉。松崖樹古碑重勒,梅嶺花流水較香。豈伴靈妃彈寶瑟,猶憐野老祭椒漿。經過故是須眉輩,影落寒潭好自商。
權傾一國終非福,若有所思端坐鹿。遁入深山深處行,優陀延帝相隨逐。
使君按節邯鄲城,游子邯鄲意氣生。相從射獵西山去,城中年少來縱橫。紛紛罷擲博場里,追呼云集黃塵壘。白馬連環響夜霜,雕弓香箭明秋水。使君紅旗山上麾,我正揚鞭馳繡羈。馬度長橋翻凍雪,箭穿枯柳斷冰澌。山頭北風吹草急,道上豺狼向人立。少年隨我拍青絲,一箭雙狼死原隰。使君歡動弄金杯,疊鼓鳴笳錦帳開。八郡良家驅虎落,三河俠客奮龍媒。邯水鄲山冷朔云,趙舞燕歌空古墳。海上惟懷魯連子,城中還憶平原君。加禽逐獸無窮已,西山銜日牙旗紫。使君夜獵入孤城,城上寒鴉棲復起。散騎黃昏度狹斜,滿樓燈火照倡家。稍將血兔床頭煮,臥聽銀箏醉雪花。
萍水相逢此識君,天涯蹤跡又離群。夢隨海月鄉心遠,愁逐江流客路分。極浦斷鴻驚暮雨,亂山孤騎入寒云。空齋別后門還掩,詩酒何人話夕曛。
旭日微云淡淡晴,早朝鴉鵲寂無聲。龍樓鳳閣渾如夢,水國山城謾有情。浩劫固知今止極,衰年幸再睹承平。功成不作從山計,擬學長沮事耦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