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古寺偃松
古寺無人野蘚滋
空庭永日雪風吹
橫柯圓若張青蓋
老干孤如植紫芝
萬乘未輕蟠木器
千年終與大椿期
須知才短為天幸
江上婆娑得所宜
古寺無人野蘚滋
空庭永日雪風吹
橫柯圓若張青蓋
老干孤如植紫芝
萬乘未輕蟠木器
千年終與大椿期
須知才短為天幸
江上婆娑得所宜
古老的寺廟空無一人,野生的苔蘚滋生蔓延;空曠的庭院終日被風雪吹打。橫生的枝條圓得像撐開的青傘,古老的樹干孤高如同栽種的紫芝。帝王沒有輕視這盤曲的樹木,千年之后終能與大椿樹同壽。要知道才能短拙實為上天眷顧,在江邊舒展姿態正得其所。
滋:滋生,生長。
永日:漫長的白天,此處指終日。
青蓋:青色的車蓋,喻指松樹繁茂的樹冠。
紫芝:紫色靈芝,象征高潔不凡。
萬乘:指帝王,萬乘之君代指天子。
蟠木:盤曲的樹木。
大椿:典出《莊子·逍遙游》,傳說中長壽的樹木。
婆娑:枝葉舒展、姿態優美的樣子。
此詩或為詩人游歷古寺時見偃松而作。古寺的荒涼與松樹的堅韌形成對比,結合‘江上婆娑’的結尾,推測創作背景可能與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向往或對自身處境的感慨相關。
詩以古寺偃松為詠嘆對象,通過形態描寫與哲理升華,借物抒懷,既贊松之堅韌長壽,又以‘才短天幸’表達對自然適性的認同,體現平凡中見永恒的人生智慧。
前日是中秋。嬋娟為我留。畫圖間、主勸賓酬。忙處偷閑誰得侶,真意度,淡交游。薇省老參謀。三臺一舉頭。魯祥麟、憎重儒流。今歲彩衣還有伴,方袞袞,慶公侯。
移住還瀛洲。天槎去莫留。數歸期、已過中秋。上界群仙官府足,云不礙,水長流。酒令與詩籌。依然記舊游。倚斜陽、分付羈愁。應與鰲峰人共語,還不減,去年不。
冷淡根。小春時候,兩蕊三花。栽向西湖,移來東閣,一任安排。絕憐瘦影橫斜。但宜在、山巔水涯。花里平安,嶺頭孤秀,榮悴爭些。
一任孤舟正又斜,乾坤何路指生涯。 拋歲月,臥煙霞,在處江山便是家。
有一魚兮日溯洄,混虛包納信奇哉。 能變化,吐風雷,下線何曾釣得來。
平生竭力參時句,久矣冥搜見機杼。 豈惟蘊蓄徹遮欄,要使幽深盡呈露。 君今學詩叩妙理,頗已具眼識精粗。 他年陶冶融心神,好與造化開門戶。 讀之便感誰使然,若見其事在其處。 會須體物奪天機,便可分庭抗李杜。 風騷樂府久寂寞,但見坡谷正馳騖。 君才妙齡中科選,第恐此道非先務。 詩分九品吾所創,妄與正宗闢行路。 君今持此俗誰論,勿使群言生謗怒。
潔身自擁翠枝寒,遺得春魂寄素顏。 夜月曳光凝絕徑,晚風拋影入空關。 幾團白云能嬌膩,五色流蘇只等閑。 宛似戀香蝴蝶亂,綠陰深處不飛還。
禁苑韶年此日歸,東郊道上轉青旂。柳色梅芳何處所, 風前雪里覓芳菲。開冰池內魚新躍,剪彩花間燕始飛。 欲識王游布陽氣,為觀天藻競春暉。
別岸相逢何草草,扁舟兩岸垂楊。繡屏珠箔綺香囊。酒深歌拍緩,愁入翠眉長。 燕子歸來人去也,此時無奈昏黃。桃花應是我心腸。不禁微雨,流淚濕紅妝。
銅駝陌上新正后。第一風流除是柳。勾牽春事不如梅,斷送離人強似酒。東君有意偏撋就。慣得腰肢真個瘦。阿誰道你不思量,因甚眉頭長恁皺。
百尺清泉聲陸續。映瀟灑、碧梧翠竹。面千步回廊,重重簾幕,小枕欹寒玉。 試展鮫綃看畫軸。見一片、瀟湘凝綠。待玉漏穿花,銀河垂地,月上欄干曲。
十年前倅北州來,平日風情尚壯哉。 玉水聲中寒濯筆,石楠鄉里夜銜杯。 可憐白首成何事,猶得紅旌向北回。 太守故人應笑我,踐言堪愧子陵臺。
花意知君改外臺,亂紅飛盡見蒼苔。 縱教顏色明年在,前度劉郎肯再來。
畫檐簪柳碧如城。一簾風雨里,過清明。吹簫門巷冷無聲。梨花月,今夜負中庭。 遠岫斂修顰。春愁吟入譜,付鶯鶯。紅塵沒馬翠埋輪。西泠曲,歡夢絮飄零。
吟情老盡江南句。幾千萬、垂絲縷。花冷絮飛寒食路。漁煙鷗雨,燕昏鶯曉,總入昭華譜。紅衣妝靚涼生渚。環碧斜陽舊時樹。拈葉分題觴詠處。荀香猶在,庾愁何許,云冷西湖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