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渝州卻寄韋判官
紅燭津亭夜見君,繁弦急管兩紛紛。
平明分手空江轉,唯有猿聲滿水云。
紅燭津亭夜見君,繁弦急管兩紛紛。
平明分手空江轉,唯有猿聲滿水云。
夜晚在津亭的紅燭下與你相見,歡快的音樂聲雜亂地交織在一起。天剛亮我們就分手,只見空曠的江面江水流轉,只有猿猴的啼聲充滿了水云之間。
渝州:今重慶一帶。
韋判官:作者友人。
津亭:渡口邊的亭子。
繁弦急管:指各種樂器同時演奏,聲音紛繁嘈雜。
平明:天剛亮的時候。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可能是詩人在渝州與友人韋判官相聚后又分別時所作。當時或許是在渡口邊的亭子設宴話別,而后詩人乘船離開。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與友人的惜別之情。其特點是通過場景的對比和以景結情來強化情感。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極其著名,但以其細膩的情感和自然的表達展現了唐代送別詩的特色。
昔日中原戰火催,征塵一路馬聲哀。移民淚盡珠璣巷,又傍湞江向海隈。家已遠,夢難回。嶺梅千載冒寒開。不知今日尋根客,可見當年燕子來。
一時飛思薄青冥,水墨圖開萬里屏。若個溪山幽絕處,釀泉聲繞醉翁亭。
玉液應期養圣胎,萬花仙供為人開。祇從六甲行廚里,徑就行窩卒去來。
柿子先于桂子黃,此間濠上即方塘。使君省識余心樂,未必劉莊勝蔣莊。
東風吹古丘,白楊何蕭蕭。烏鴉號樹顛,鳴鳩亦飄飖。昔我先世祖,挺身自芻蕘。種德發馀光,甘貧長寂寥。源深流易長,本厚木斯喬。累葉繼衣冠,金門擁瓊瑤。誰云高堂鼎,不自陋巷瓢。徘徊陟墓道,瞻望心搖搖。西山郁蘢蔥,爽氣干云霄。荊莽蔽人目,草色春含嬌。陽和發幽響,好鳥協笙簫。黍稷各通誠,戴白與垂髫。念入千載深,魂魄良可招。登車懼任重,橫帶愧虛驕。榮華豈不美,君子貴后凋。
御堤飛燕落花馀,幾度曾迎長者車。和氣蒸人浮玉醴,新詞向我吐瓊琚。行吟自得閒中趣,恩寵又頒天上書。從此布衣都換錦,五云深處覲宸居。
有時命童子,亭前按舞鶴。雖無賓客歡,對此亦云樂。
歲暮陰云黯欲奔,黃沙漲天白日昏,天關虎豹如云屯。莫言長別辭金闕,且喜生還入玉門。
閑來石上臥長松,百衲袈裟破又縫。今日不愁明日飯,生涯只在缽盂中。
數椽小筑傍城隈,城外長江萬里來。云里鳳皇呈五色,日邊山斗映三臺。啚書數卷連床積,梅桂幾株拂檻開。兀坐不禁憂國慮,呼童且酌掌中杯。
路轉村逾僻,江平岸欲無。片帆明夕照,天遣畫成圖。
馬山侗。馬山侗。與個丘仙和不同。心交有始終。合西東。合西東。慧目相看別有功。時時現內容。
賤子久在野,低頭事躬耕。堂堂賢宰輔,胡為知姓名。許辭庠序責,復假賓師稱。仰既慚簡書,俯仍愧輿評。公館良宴會,文雅有馀清。粲粲珠玉質,嗈嗈鸞鳳聲。深意脩綆汲,雄辯四筵驚。我衰但多感,一出寧非輕。白日照天碧,耿耿梅花明。城南有歸路,西山能送迎。
淡妝素服出天真,彷佛羅浮世外身。自與芝蘭同氣味,不須霜月借精神。暗熏詩夢春先到,光映書帷夜轉新。三嗅悵然成獨詠,為憐清絕更無倫。
部中車雨春無潤,天上星郎夜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