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百零九首 其九七
我此震旦人,到底少意氣。
放伊過界來,波濤起平地。
直指單傳,有甚巴鼻。
神光因為這些,著了娘生只臂。
是旃檀,是馿屎。
等閑一嗅腦門開,二十八代西天記。
我此震旦人,到底少意氣。
放伊過界來,波濤起平地。
直指單傳,有甚巴鼻。
神光因為這些,著了娘生只臂。
是旃檀,是馿屎。
等閑一嗅腦門開,二十八代西天記。
我們這些震旦(中國)人,終究是缺少些氣魄。放他(達摩祖師)越過邊界來到東土,就像在平地上掀起了波濤。所謂的直指人心、單傳心印,有什么根據呢。神光(慧可)就因為這些,失去了自己的一條手臂。這究竟是檀香,還是驢屎呢。不經意間一嗅,腦門豁然開朗,這是西天二十八代祖師傳承的事跡啊。
震旦:古代印度對中國的稱呼。
意氣:氣魄、氣概。
放伊過界來:指達摩祖師從印度來到中國。
直指單傳:禪宗的傳教方式,不立文字,直接以心傳心。
巴鼻:根據、來由。
神光:即慧可,禪宗二祖,傳說他為求法于達摩祖師,在雪中斷臂。
旃檀:一種香木,這里代表珍貴之物。
二十八代西天記:指禪宗在印度的二十八代祖師傳承。
此偈頌創作于禪宗發展時期,當時禪宗在中國逐漸傳播,達摩祖師的“直指單傳”思想引發了廣泛討論和實踐。作者可能處于一個對禪宗教義深入探討、反思的環境中,有感而發創作此偈,以表達對禪宗傳承和修行方式的看法。
這首偈頌主旨在于探討禪宗的傳承和教義,質疑直指單傳的依據。其突出特點是語言直白卻蘊含深意,通過生動的意象和典故引發思考。在文學史上,它是研究禪宗偈頌文化的重要資料,反映了當時禪宗思想的活躍和人們對其的探索。
已過長亭一舍寬,送行猶自挽征鞍。我無惠政蘇凋瘵,何事邦人淚不乾。
一別禾川二十年,歸來此日共譚天。鹿鳴似解懷人思,鶯韻如聞出谷篇。浪跡不堪追往事,虛名猶自愧前賢。春風滿座還誰領,庭草交加意已傳。
將軍昔從布衣起,便欲賭命報天子。里中父老得開顏,刺虎斬蛟良細事。幾年汗馬鏖戰塵,君門九重誰得陳。羽檄飛云白日暮,牙旂捲雨滄江昏。中書大臣擁貔虎,吐氣如云蓋南土。豫章城頭鳴老鴉,匹馬夜出杉關去。楚山蒼蒼楚水清,草莽之臣何重輕?但得嚴君脫虎口,皇天后土相知心。誰想長材不終棄,控摶造化真兒戲。東鄰早結丞相歡,種瓜不到青門地。君家屋前山水幽,正好歸來尋舊游。座上衣冠戲綵日,窗前燈火讀書秋。我欲從君語疇昔,悠悠世事嗟何及。滄波東逝魚西飛,獨振布袍三嘆息。
渺渺荒臺上,蕭蕭白日前。籀文多剝矣,井汲尚泠然。故國誇形勝,新亭說地偏。向來懷古意,蹤跡又經年。
五十三年,韶華剛度,今年夏五十三。瑞鶴朝來,待公彌月重探。人生貴壽多男。看斕斑室,添個荷衫。□□□,亭亭八面,醉倚紅酣。承平故事,暇日清談。云龍風虎,塞北江南。午橋午枕,羲皇白日如惔。手種蟠桃,明年看取,實大如柑。奈何堪。天妒人睡美,趣趁朝參。
吁嗟冥漠太夢夢,喪我通家鶴發翁。高世才華先子畏,忘年交誼古人風。他鄉風雨愁相慰,故里觴詩老更同。渺渺斷魂何所仰,凄涼淚落水云東。
煙波老漁叟,小舟如浮槎。捕魚無網罟,惟用水老鴉。飛鳴向孤蓬,出沒循淺沙。潛鱗任小大,銜取不待乂。一家老與幼,視此為生涯。豈曰禽鳥性,馴狎自可嘉。固知杜陵老,千載猶矜誇。
雨熟金丸萬萬株,黃中通理及肌膚。此花自是真鉛汞,卻倩仙毫作藥爐。
春花饒艷色,春禽鳴好音。脈脈花前醉,悠悠別后心。
長庚殘月曉西東,枕上吟馀響石淙。涼雨疏桐過末伏,小亭幽徑長芳叢。季方難弟龍湖遠,老杜狂夫飯顆同。秋月華星雙入手,更攀菡萏映杯紅。山城望見鹡鸰原,衣錦鄉中草樹妍。鐵笛誰當吹舞鶴,銀槎我欲挾飛仙。蘋花數剪微波浸,桂樹三更片月懸。老去揆初仍作客,諸生鄭重秩初筵。
他鄉共樽酒,長夜漫漫。殘雪在弄輕寒。闌桿東畔小窗外,半規涼月娟娟。東山舊游地,記高歌林下,戲浪沙灘。前塵幾日,算而今、屈指三年。聞說大江東去,千古幾英雄,都被摧殘。何況詞人無賴,飄零塞北,憔悴江南。青春尚在,只情懷、不似從前。任孤燈尋夢,長街踏月,我欲無言。
本性元虛不二,奈何情欲交加。人能頓悟道生涯。世態分明是假。更要深通玄奧,須當拂去矜夸。含光默默養靈芽。便是無為造化。
光中新見仙人跡,桂樹初生影未濃。仰望青天如止水,西頭一瓣玉芙蓉。
烈烈情懷似酒濃,久標名姓滿寰中。吟窗嘆煞晚霞紅。數載神馳空耳慕,一朝把晤即心通。人生難得是相逢。
細雨泥涂行戌時,多君高誼共相期。危樓尊酒看雄劍,野渡扁舟聽子規。仕路蹉跎羞短鬢,林皋懶慢負深知。悠悠禾水潭千尺,照我肝腸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