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其九四
吾心似秋月,秋月似吾心。
雙照纖塵浄,俱清萬籟沉。
十分明又白,一樣古猶今。
不是寒山子,何人解此吟。
吾心似秋月,秋月似吾心。
雙照纖塵浄,俱清萬籟沉。
十分明又白,一樣古猶今。
不是寒山子,何人解此吟。
我的內心如同秋天的月亮,秋天的月亮就像我的內心。兩者相互映照,連細微的塵埃都被洗凈,全都澄澈清凈,萬種聲響都已沉寂。它們十分明亮皎潔,從古至今都是一樣。若不是像寒山子那樣的人,誰能理解這其中的深意而吟唱呢。
偈(jì)頌:佛經中的唱詞。
纖塵:細微的灰塵,這里比喻雜念。
萬籟:自然界萬物發出的各種聲響。
寒山子:唐代詩僧,其詩多宣揚佛法禪理。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與佛教禪學思想盛行有關。詩人或許在修行過程中,體悟到內心的純凈如同秋月般皎潔,有感而發創作此詩,以表達自己對禪理的感悟。
這首偈頌主旨是宣揚內心清凈的禪理。其突出特點是用形象的比喻和簡潔的語言表達深刻哲理。在禪詩中具有一定代表性,體現了佛教追求內心純凈、超脫世俗的思想。
處變安常兩不同,圣心天地與為公。要知授受精微處,不問親疏共一中。
窗間咫尺似天邊,不識應言小輞川。聞說平居心目倦,暫開黃卷即醒然。
林間暮雪定歸鴉,山外鈴聲報使車。玉盞春光傳柏葉,夜堂銀燭亂檐花。蕭條音信愁邊雁,迢遞關河夢里家。何日扁舟還舊隱,一蓑江上把魚叉。
傍水飄燈,憑花引笛,舊游夢墮煙痕。落紅風里,一曲惜余春??赡萎敃r王謝,興廢感、禊事誰論。還相似,麗人行句,草草付吟尊。香塵。愁拾綴,鴟夷去遠,寂寞湖濱??v庾郎無恙,瘦盡離魂。哀入江南賦稿,怕鼓鼙、劫后重聞。應自嘆,飄零白社,書在不干秦。
南來受命佐為州,喜遇豐年暫出游。過嶺崎嶇尋道路,上山磽確治田疇。修藤掛樹龍蛇走,怪石攢溪雁鶩浮。賦役已寬詞訴簡,素餐無補謾優悠。
霜凝雪冱,正斗標臨丑,三陽將近。萬木凋零,群芳消歇,禁苑有梅初盛。異香似薰沈水,素色端如玉瑩。人盡道,第一番,天遣先占春信。標韻。尤耿耿。月觀水亭,誰解憐疏影。何遜揚州,拾遺東閣,一見便生清興。望林止渴功就,不數夭桃繁杏。歲寒意,看結成秀子,歸調商鼎。
弱冠論交老更堅,平生風義想前賢。銀峰告政一千里,雁塔聯名四十年。漫許赤心酬雨露,終成白發傲林泉。酸風送子寒山暮,鳴壑搖松亦泫然。
昆侖在西極,山水皆所祖。渾渾黃河源,九泉元氣吐。泄此天漢津,狂流萬萬古。眷茲衣帶水,亂石激其怒。大聲殷晴空,闐闐震雷鼓。青林饑鳥號,白晝饞蛟舞。驚湍起旋風,濺沫灑飛雨。來往具舟航,常哀覆溺苦。欲填精衛石,欲射夫差弩。安得黃帽郎,膂力健于虎。柔櫓頻咿軋,長篙□撐拄。脫險一瞬間,安流有神祜。
樓壓黃河山滿坐,風清水涼誰忍臥。人定軍州禁漏傳,不妨秋月城頭過。
萬感紅顏盡,孤蹤白眼馀。何堪梁苑客,遙寄茂陵書。雪色晴偏照,星芒晝不除。太湖蓑艇畔,誰共覓鱸魚。
省事天公厭兩回,新年春日并相催。殷勤更下山陰雪,要與梅花作伴來。
秋風曾過青蓮館,南蕩誰傳白雁書。只擬馬遷為太史,也知枚乘有安車。客星當戶江清夜,華月浮空雪霽初。如此好懷舟莫發,憑高釃酒鲙雙魚。
暮雨梧山淚滿襟,皇天珍重意尤深。一時瞽瞍烝烝乂,萬古人間慈孝心。
一城秋雨豆花涼,閑倚平山望。不似年時鑒湖上,錦云香。采蓮人語荷花蕩。西風雁行,清溪漁唱,吹恨入滄浪。
木落山空九月秋,畫時應欲遣人愁。因思夢澤經由處,二十年間若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