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其八九
元正啟祚,萬物咸新。
覓一毫舊相,了不可得,千年桃核里,元是舊時仁。
覓一毫新相,了不可得,新舊之相既不可得,不可得亦不可得。
道泰時清萬國寧,咸淳二年正月一。
元正啟祚,萬物咸新。
覓一毫舊相,了不可得,千年桃核里,元是舊時仁。
覓一毫新相,了不可得,新舊之相既不可得,不可得亦不可得。
道泰時清萬國寧,咸淳二年正月一。
新年開啟福運,萬物都呈現嶄新面貌。想要尋找一點舊的跡象,完全找不到。千年的桃核里,其實還是舊時的桃仁。想要尋找一點新的跡象,也完全找不到。新舊的跡象既然都找不到,這‘找不到’本身也不存在。世道太平、時世清平,萬國安寧,這是咸淳二年正月初一。
元正:正月初一,新年。啟祚:開啟福運。
咸:都。
了不可得:完全找不到。
仁:同‘人’,這里指桃仁。
道泰時清:世道太平、時世清平。
咸淳二年:公元1266年,咸淳是宋度宗趙禥的年號。
此詩創作于咸淳二年正月初一。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或動蕩的時期,但詩人著眼于更深層次的哲理思考。在新年萬象更新之際,詩人通過對新舊事物的觀察和感悟,表達出對事物本質的認識,反映出其禪學思想和對人生的獨特見解。
這首偈頌主旨在于探討事物的本質,不被新舊表象所迷惑,體現了禪學的思想。其突出特點是用簡潔的語言表達深刻哲理。在文學史上,它豐富了偈頌這一文學形式的內涵,展現了宋代禪學文化的特色。
平明登日觀,舉手開云關。
精神四飛揚,如出天地間。
黃河從西來,窈窕入遠山。
憑崖攬八極,目盡長空閑。
偶然值青童,綠發雙云鬟。
笑我晚學仙,蹉跎凋朱顏。
躊躇忽不見,浩蕩難追攀。
前舟已眇眇,欲渡誰相持。
秋山起暮鐘,楚雨連滄海。
風波離思滿,宿昔容鬢改。
獨鳥下東南,廣陵何處在。
春至林木變,洞房夕含清。
單居誰能裁,好鳥對我鳴。
良人久燕趙,新愛移平生。
別時雙鴛綺,留此千恨情。
碧草生舊跡,綠琴歇芳聲。
思將魂夢歡,反側寐不成。
攬衣迷所次,起望空前庭。
孤影中自惻,不知雙涕零。
地擁金陵勢,城回江水流。
當時百萬戶,夾道起朱樓。
亡國生春草,離宮沒古丘。
空余后湖月,波上對江州。
玉樹春歸日,金宮樂事多。
后庭朝未入,輕輦夜相過。
笑出花間語,嬌來竹下歌。
莫教明月去,留著醉嫦蛾。
河伯見海若,傲然夸秋水。小物昧遠圖,寧知通方士。
多君紫霄意,獨往蒼山里。地古寒云深,巖高長風起。
初登翠微嶺,復憩金沙泉。踐苔朝霜滑,弄波夕月圓。
飲彼石下流,結蘿宿溪煙。鼎湖夢淥水,龍駕空茫然。
早行子午關,卻登山路遠。拂琴聽霜猨,滅燭乃星飯。
人煙無明異,鳥道絕往返。攀厓倒青天,下視白日晚。
既過石門隱,還唱石潭歌。涉雪搴紫芳,濯纓想清波。
此人不可見,此地君自過。為余謝風泉,其如幽意何。
日晚湘水綠,孤舟無端倪。
明湖漲秋月,獨泛巴陵西。
過憩裴逸人,巖居陵丹梯。
抱琴出深竹,為我彈鹍雞。
曲盡酒亦傾,北窗醉如泥。
人生且行樂,何必組與珪。
清齋三千日,裂素寫道經。
吟誦有所得,眾神衛我形。
云行信長風,颯若羽翼生。
攀崖上日觀,伏檻窺東溟。
海色動遠山,天雞已先鳴。
銀臺出倒景,白浪翻長鯨。
安得不死藥,高飛向蓬瀛。
披君貂襜褕,對君白玉壺。
雪花酒上滅,頓覺夜寒無。
客有桂陽至,能吟山鷓鴣。
清風動窗竹,越鳥起相呼。
持此足為樂,何煩笙與竽。
忽報南昌令,乘驄入郡城。
同時趨府客,此日望塵迎。
文苑臺中妙,冰壺幕下清。
洛陽相去遠,猶使故林榮。
六代興亡國,三杯為爾歌。
苑方秦地少,山似洛陽多。
古殿吳花草,深宮晉綺羅。
并隨人事滅,東逝與滄波。
秋天無留景,萬物藏光輝。
落葉隨風起,愁人獨何依。
華月屢圓缺,君還浩無期。
如何雨絕天,一去音問違。
繡戶香風暖,紗窗曙色新。
宮花爭笑日,池草暗生春。
綠樹聞歌鳥,青樓見舞人。
昭陽桃李月,羅綺自相親。
黃鶴高樓已槌碎,黃鶴仙人無所依。
黃鶴上天訴玉帝,卻放黃鶴江南歸。
神明太守再雕飾,新圖粉壁還芳菲。
一州笑我為狂客,少年往往來相譏。
君平簾下誰家子,云是遼東丁令威。
作詩調我驚逸興,白云遶筆窗前飛。
待取明朝酒醒罷,與君爛漫尋春暉。
掃雪開幽徑,端居望故人。
猶殘臘月酒,更值早梅春。
幾日東城陌,何時曲水濱。
聞閑且共賞,莫待繡衣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