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蘗斷際禪師贊
大機磅礴,大用縱橫,要掌便掌。
大中天子,掌中突出,要棒便棒。
濟北大樹,棒頭挺生。
大唐國里只一人,千古仰之日月明。
大機磅礴,大用縱橫,要掌便掌。
大中天子,掌中突出,要棒便棒。
濟北大樹,棒頭挺生。
大唐國里只一人,千古仰之日月明。
黃蘗斷際禪師具有宏大的機鋒,磅礴有力,其運用自如、縱橫捭闔。該掌摑時就掌摑,唐宣宗李忱在他的掌摑下有所頓悟;該棒喝時就棒喝,臨濟義玄這棵大樹在他的棒頭下茁壯成長。在大唐國度里,他獨一無二,千古以來人們敬仰他,如同敬仰日月般光明。
大機:宏大的機鋒,指禪門中啟發學人覺悟的特殊方法。磅礴:形容氣勢盛大。
大用:指禪師運用禪法的高超能力。縱橫:形容運用自如。
要掌便掌:指黃蘗禪師會用掌摑的方式來點化學人。大中天子:指唐宣宗李忱,他曾在黃蘗禪師處參禪,有被掌摑的經歷。
要棒便棒:指黃蘗禪師會用棒打來教導學人。濟北大樹:指臨濟義玄,他是黃蘗禪師的弟子,后來開創了臨濟宗。
黃蘗斷際禪師是唐代著名的禪師,其禪法以機鋒峻烈著稱。這首贊詩創作于后世,當時禪宗在佛教中占據重要地位,人們對黃蘗禪師的禪法和事跡十分推崇,作者創作此詩以表達對黃蘗禪師的敬仰和贊美。
這首贊詩高度概括了黃蘗斷際禪師的禪法特點和影響力。主旨是贊頌禪師,其突出特點是語言簡潔有力,形象地展現了禪師的風格。在禪宗文學中,它是表達對高僧崇敬的典型之作,有助于后人了解黃蘗禪師的禪法和地位。
珍重巴西守,殷勤寄遠情。
劒峰當戶碧,詩韻滿樓清。
日照涪川闊,煙籠雪嶠明。
征黃看即及,莫嘆滯江城。
子云吞白鳳,遂吐太玄書。
幽微十萬字,枝葉何扶疎。
婉孌猛虎口,甘言累其初。
一覩美新作,斯瑕安可除。
浮云凄慘日微明,沈痛將軍負罪名。
白晝叫閽無近戚,縞衣飲氣只門生。
佳人暗泣填宮淚,廐馬連嘶換主聲。
六合茫茫皆漢土,此身無處哭田橫。
昔竊不死藥,奔空有嫦娥。
盈盈天上艷,孤潔棲金波。
織女了無語,長宵隔銀河。
軋軋揮素手,幾時停玉梭。
身依吳寺老,黃葉幾回看。
早講林霜在,孤禪隙月殘。
井通潮浪遠,鐘與角聲寒。
已有南游約,誰言禮謁難。
洞房三五夕,金釭凝焰滅。
美人抱云和,斜倚紗窗月。
沈吟想幽夢,閨思深不說。
弦冷玉指寒,含顰待明發。
稍憐公事退,復遇夕陽時。
北朔霜凝竹,南山水入籬。
吟懷滄海侶,空問白云師。
恨不相從去,心惟野鶴知。
樓因藩邸號,川勢似依樓。
顯敞含清暑,嵐光入素秋。
山宜姑射貌,江泛李膺舟。
郢曲思朋執,輕紗畫勝游。
至老不相疎,斯言不是虛。
兩心宜一體,同舍又鄰居。
曉角秋砧外,清云白月初。
從軍何有用,未造魯連書。
帝里欲何待,人間無闕遺。
不能安舊隱,都屬擾明時。
違理須齊辱,雄圖豈藉知。
縱橫悉已悮,斯語是吾師。
極目郡城樓,浮云拂檻愁。
政成多暇日,詩思動先秋。
遠霽千巖雪,隨波一葉舟。
昔曾窺粉繪,今愿許陪游。
越客南來夸桂麖,良工用意巧縫成。
看時共說茱萸皺,著處嫌無鸜鵒鳴。
百里奚身悲甚似,五羊皮價敢全輕。
日于文苑陪高步,贏得芳塵接武名。
一臥三四旬,數書惟獨君。
愿為出海月,不作歸山云。
身上衣頻寄,甌中物亦分。
欲知強健否,病鶴未離群。
一想流年百事驚,已拋漁父戴塵纓。
青春背我堂堂去,白發欺人故故生。
道困古來應有分,詩傳身后亦何榮。
誰憐合負清朝力,獨把風騷破鄭聲。
夾逕盡黃英,不通人竝行。
幾曾相對綻,元自兩行生。
叢比高低等,香連左右幷。
畔搖風勢斷,中夾日華明。
間隔蛩吟隔,交橫蝶亂橫。
頻應泛桑落,摘處近前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