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白云寺清師琴
古寺沉沉晝日長,泠然清響發僧房。
昭君別去顏如玉,蘇武歸來鬢已霜。
山水無端言爾志,炭冰何事置吾腸。
老來卻愛虛簷外,雨滴梧桐一味涼。
古寺沉沉晝日長,泠然清響發僧房。
昭君別去顏如玉,蘇武歸來鬢已霜。
山水無端言爾志,炭冰何事置吾腸。
老來卻愛虛簷外,雨滴梧桐一味涼。
古老的寺廟在白晝中顯得格外幽深漫長,清脆泠然的琴音從僧房里傳出來。這琴音好似昭君離別時容顏如玉般動人,又像蘇武歸來時兩鬢已斑白的滄桑。山水本無知卻似在琴音中訴說著你的志向,這冷暖交織的情感為何讓我內心起伏。年老后卻偏愛那虛檐之外,雨滴打在梧桐上帶來的一片清涼。
沉沉:形容寺廟幽深寂靜。
泠然:形容聲音清越。
昭君:王昭君,漢元帝時宮女,出塞和親。
蘇武:西漢大臣,出使匈奴被扣留,在北海牧羊十九年,歸來時須發皆白。
無端:沒有來由。
炭冰:比喻冷熱、悲喜等不同的情感。
虛簷:空蕩的屋檐。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在古寺中聆聽清師彈琴,琴音引發了他對歷史和人生的思考。可能當時詩人已步入老年,心境較為超脫,在古寺的寧靜氛圍中更易產生感慨。
這首詩主旨在于通過描寫清師的琴音,抒發詩人對歷史和人生的感慨。其特點是將琴音與歷史典故相結合,意境清幽,情感深沉。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音樂的敏銳感知和對人生的深刻思考。
臥下之薪何綢繆,欲寐不寐思寇讎,我今采葛以遨游。
天氣清明似永和,惠風和暢處行歌。移來彭澤先生柳,換取黃庭道士鵝。萬象歸心同水月,百川匯海共煙波。觀今鑒古尋常事,齊物彭殤奈我何。
離別經年豈不思,山林鐘鼎苦何宜?喜聞門戶能如昔,敢意田園近稍滋。浮世于人多薄惡,同心為汝好扶持。蕃生書子猶煩教,他日成家未可知。
明月輝一丸,秋空剩一碧。我攜一卷書,醉臥溪邊石。
人皆競榮達,君獨嗜編撰。廿載歷中外,蹉跎寡青眼。朅來共為郎,相過每一莞。溪水鳴小筵,花林具薄饌。修禮或五漿,飧和詎一盞。直衷肩衛巘,博物跂鄭產。鼯鼠渙群疑,竹書征脫簡。伊余硁硁心,相得意何限。一朝江浦別,重覿杳未僝。春夢兩悠悠,覺來淚痕潸。我聞天中山,青霞接蒐沄。何時攜謝詩,青天醉新盞。
故人滄海外,離別幾經秋。日暮波濤闊,秋高鴻雁稠。烽塵迷北國,盜寇遍南州。相望情何極,相思欲白頭。
新筑嫏嬛綠水頭,較如長日系扁舟。輕風著幌斜吹纈,淺月當檐互上鉤。修道幾回成薄倖,閒情聊得破窮愁。齋錢儉省馀文價,亦買名花種藥洲。
瓊林宴會識英雄,宦轍循行見事功。江右聲華陳仲舉,嶺南風望召康公。趨朝定儗承新寵,報國須當竭至忠。獨我憂時無可效,海天萬里思無窮。
徐君為愛南竺幽,登此塢口之飛樓。鄉山數點海東際,客路十年湖上頭。澗泉翛翛落靜夜,風葉淅淅吹高秋。便當倚檻和新作,為報主人須少留。
苜蓿花開遍地秋,秋聲渾在樹梢頭。西風昨夜吹歸夢,喚起客懷無限愁。幾樹芙蓉近水低,碧沙涼露泣莎雞。月邊已有南來雁,飛過荻江官渡西。
乘月泛修渚,凌晨訪崇臺。層甍匝地起,疊觀凌云開。時須炎夏首,斗柄從南回。四周翠巘出,六合清風來。王明猶日月,憲令若風雷。惠澤綠郊樹,陳蹤蒼澗苔。鼓鐘代寂寞,輪軫路徘徊。聞茲守郡者,自昔何雄哉。百鳥見孤鳳,眾星麗三臺。吏負鈞石寄,法已豪分該。云胡答臨眺,遠揖謝英才。
淮海秋高宸闕下,客袖飄蕭怯涼雨。翩然步向庭階看,一笑芙蓉紅半吐。朅來濠梁今五年,繁華每惜青春前。莊周臺東芳草綠,繞床化蝶成孤眠。先生近入黌宮住,佩玉花還喜相遇。秋色于人亦有情,把酒何辭斜日暮。斯文萬代肺腑親,食前豈必羅八珍。集裳騷客楚天遠,悠悠江水空愁人。錦城慨想當年事,富貴寧為身后計。笑談歷歷襟懷開,會聚風流那復易。鳳城北風天早寒,物華戀戀良已難。拒霜須令慰晚節,肯容霜后愁枯干。
遠峰隔水醒人心,一半斜陽一半陰。仙子更衣晚妝束,紫茸領子翠毛衿。
萬安松槚已參天,屬眼昆仍故宛然。榮尹堂前周兩紀,甘王樓下跨三年。八風翻海如如定,一月當空在在圓。太極清都天尺五,柂牙捩轉去翩翩。稍稍秋風吹客衣,浮云斜照送將歸。搖開楚岸蟬方急,行到吳江雁已飛。直恐相思衣帶緩,無令問訊驛書稀。一牛鳴地難傾倒,何況山川道路違。
元賓既無祿,長吉亦早亡。古人淚未盡,今子重夭傷。憎能豈天心,念此誰紀綱。綵?飾文木,襲君錦繡腸。下入三泉底,千秋長閟藏。惟應箕尾際,永夜騰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