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其二六
今朝結制,號令宜先。
三章約法,普示人天。
身不可妄動,亦不可塊然。
口不可妄開,亦不可默然。
意不可妄舉,亦不可罔然。
依如是行如是住,圓覺伽藍常現前。
今朝結制,號令宜先。
三章約法,普示人天。
身不可妄動,亦不可塊然。
口不可妄開,亦不可默然。
意不可妄舉,亦不可罔然。
依如是行如是住,圓覺伽藍常現前。
今天開始結夏安居,應該先發布號令。制定三條規約,普遍告知眾人。身體不能隨意亂動,但也不能呆呆地一動不動。嘴巴不能隨便亂講,但也不能一直沉默不語。意念不能胡亂發起,但也不能糊里糊涂。依照這樣的要求去行動和安住,圓滿覺悟的道場就會常常出現在眼前。
結制:即結夏安居,佛教僧眾在夏季的三個月里聚居修行。
三章約法:這里指制定簡單的規約。
人天:指人類和諸天,泛指一切眾生。
塊然:形容呆呆的樣子。
罔然:糊涂、迷茫的樣子。
圓覺伽藍:圓滿覺悟的道場。
此偈頌應是在佛教結夏安居開始時創作。結夏安居是佛教重要的修行活動,此時制定規約能讓僧眾更好地專注修行。作者可能是為了規范僧眾的言行思想,引導大家在這一時期精進修行而創作此偈。
這首偈頌主旨是強調修行要遵循一定的規范,從身體、言語、思想三方面進行約束。其特點是簡潔明了,直接提出修行要求。在佛教文學中,它為修行者提供了具體的行為準則,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白鹿聞名久,居然小洞天。
鷺江環霽色,廈港亂歸船。
遠望家山渺,高吟旅思牽。
此間無俗韻,愁緒付流泉。
傲雪含芳破五花,
水村山郭傍詩家。
本為金鼎調羹物,
寥落山林老歲華。
九天瑞露滴成芽,
不是榆花即桂花。
星女月娥宮不鎖,
天風吹落野人家。
妾貌如蓮花,
郎心如藕絲。
花花愿長好,
絲絲無斷時。
孤帆晴破白云圍,遙指南江澹翠微。
吳越春秋饒霸跡,會稽山水有清暉。
臥薪烏喙旋成業,浮海鴟夷竟不歸。
文采風流至今在,柯亭蘭渚辨依稀。
別淚多于酒,尊前莫易彈。
恐傷游子意,不盡故人歡。
塞雁呼秋旅,江楓倚暮寒。
來朝遠凝望,云樹雨漫漫。
玻璃江上酒簾斜,江水鱗鱗皺綠紗。
三日春陰三日雨,半城芳草半城花。
祠堂地空宜裁荔,試院煙高正焙茶。
擬欲卜鄰來放鴨,平田修竹幾人家。
春風桃李鳳翔臺。
孰為歸生老。看翛然烏巾鶴氅,風姿猶好。偏喜鏡臺容易覓,扇底嫣然一笑。況才比、溫郎還妙。架上彩毫應禿盡,須另尋、銀管青螺掃。知長夜,被花惱。
莫嗤秋燕同潦倒。問平生、容成秘術,些些可曉。種玉仙緣天付與,消受翠鬟嬌小。真妒殺、鵲橋天表。但得茂陵人似玉,任白頭、大婦貽詩誚。詫掌上,明珠耀。
客眠幽夢永,花氣著衣深。
枕借溪中石,云開體上衾。
醒來揩亂眼,風雨滌煩襟。
得句無人解,惟予識子心。
更漏長,枕簟涼。佳人思清夜,游子悲故鄉。東方未明河半落,北斗正掛天中央,誰家和淚搗衣裳。
城上角,城下柝。獨宿夢魂驚,罷吟懷抱惡。江上秋風鴻雁來,芙蓉楊柳俱蕭索,誰家吹笛梅花落。
風披披,露凄凄。草蟲互相語,林鳥無定棲。人來不來關塞隔,月出未出天河低,誰家屋頭烏夜啼。
燈的的,蟲唧唧。香爐馀死灰,漏殘咽寒滴。孤螢入屋穿北牖,缺月流光隱東壁,誰家機杼當窗織。
中興以后誰堪數,名滿東南震昔賢。舊論當時存喘息,微波今日塞天淵。
承平格力回全盛,人物風流繼往年。太息何人知所自,此心時復一潸然。
國尚有人悲此老,天其喪我泣吾曹。平生心事知誰與,悵望今人論太高。
便欲卑心隨故步,豈期中路喪連鰲。先生已死吾何望,舉眼猶知有鳳毛。
得此幽棲趣,真成世外天。
筐浮沙見蟹,琴響樹聞蟬。
草閣無冬夏,藤床任起眠。
個中閒日月,世界自神仙。
使乎誰,老作者,百戰場中飛鐵馬。
秋水藏來人不知,笑李將軍被擒下。
阿呵呵,卻歸湖山唱凱歌。
書記相隨別帝京,
卜幽仙洞欲逃名。
時人笑指臨邛事,
誰識前身是馬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