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送淮東黎漕趨朝 其二
始焉來此學分弓,定計初筵畫諾中。
擊楫少能思祖逖,同舟多頼有婁公。
老懷不奈周南滯,佳客今成冀北空。
天上故人如見問,為言憔悴已成翁。
始焉來此學分弓,定計初筵畫諾中。
擊楫少能思祖逖,同舟多頼有婁公。
老懷不奈周南滯,佳客今成冀北空。
天上故人如見問,為言憔悴已成翁。
起初你來到這里分擔職責,在初次宴會定下計策。很少有人能像祖逖那樣擊楫中流立志報國,幸好多虧有你這樣如婁公般的人同舟共濟。我年老心懷壯志卻無奈長久滯留,如今你這位佳客要離去,如同冀北的良馬都走空了。倘若天上的故人問起我,就說我已憔悴成老翁。
分弓:指分擔職責。
畫諾:在文書上簽字,表示同意照辦。
擊楫:指祖逖中流擊楫,發誓收復中原。
婁公:指婁師德,此處借指同舟共濟、有賢德之人。
周南滯:典出《史記·太史公自序》,指有才不得施展,久留某地。
冀北空:伯樂過冀北,良馬都被挑選去,比喻人才被選拔一空。
“甲辰”為具體年份,淮東黎漕應是任職淮東的漕運官員。詩人在友人黎漕要前往朝廷任職時寫下此詩。當時詩人可能仕途不順,久居一地未能施展抱負,而友人的離開讓他既為其高興,又增添了自身的孤獨與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友人的賢能和對自己的幫助,同時抒發自身不得志的情懷。詩中用典巧妙,情感真摯,在送別詩中展現出獨特的內涵。
戚戚去故里,辛苦從軍行。黃沙翳白骨,麟閣垂功名。西北秋風至,日暮愁云生。火燒白草岡,水斷黃河聲。天寒馬屯縮,仰天為悲鳴。男兒貴死難,義重鴻毛輕。南登雕陰坂,北望驃騎營。駐馬千丈坡,射雕萬里程。
疏水為園已廿年,每防波撼芮虞田。雙池蓄水魚千石,不學陶朱師計然。
瘴雨沉佳氣,黃塵暗翠微。龍蛇無處所,弓劍欲何依。白日殘金盌,西風脆寶衣。隴頭啼望帝,昨夜七盤歸。
草閣閑庭春水邊,雨蒲風柳自紛然。鄰翁對客還爭席,水鳥依人欲上船。西北朝廷無使節,東南城郭有烽煙。老夫避地非游說,正少蘇家二頃田。
偶然看舞劍,聊爾學臨池。草圣予私淑,長沙素律師。逢山留墨沈,卜地葬毛錐。寫盡芭蕉葉,春風總不知。
天末云仍暗,心中世已更。但留殘命在,容待劫波平。舉國馀傷痛,橫流識濁清。唐山如昨日,感極欲忘情。
寒宵無擊柝,把劍起雞鳴。紫閣浮生夢,滄洲獨客情。風回瑤室響,云去鐵橋平。何處參差發,乘鸞朝玉京。
酌泉飲君君莫疑,此泉德本與君宜。煩君持向開河去,宋老祠前奠一卮。
金陵有個奇男子,白手成家立綱紀。不逢良女喚回頭,幾乎埋沒紅塵里。嘆浮生,只如此,參訪明師求直指。見說傳燈錄上人,志氣沖天奮然起。念彌陀如自己拶,得寒冰化為水。任他非佛與非心,務要禪河窮到底。晝亦然,夜亦然,鐵牛不動痛加鞭。頭角崢嶸便作獅子吼,驚得海底金烏飛上天。求印可,叩機緣,幾回親到東山前。三繞繩床呈見解,振威一喝與君傳。稱大隱,可居廛,而今堪作火中蓮。慣向北斗星中騎木馬,卻來東山水上撐鐵船。撒手懸崖知落處,千重欲網打不住。碧眼胡僧沒奈何,分付袈裟為信具。趙州禪,真罕遇,爭肯庭前尋柏樹。截斷南山老葛藤,無孔鐵錘重下鋸。大放開,還捏聚,綠水青山皆妙趣。腳根□□□頭關,明月不隨流水去。
投組棄不御,負耒行且耰。頹景謝東嵎,新畬遍西疇。煙墟牛羊夕,水島橘柚秋。呼兒具雞黍,一醉漫爛酬。休文固多病,長卿亦倦游。敢厭蓬蓽陋,漸喜桑榆收。散策塵外往,脫屐區中留。坐看黃葉落,一洗風雨秋。風旗喜初泊,野馬不受鞿。萬里漲江急,一棹秋風歸。意行心自放,隅坐談更劇。晨耕馌簞壺,夜績課絺绤。感時百憂集,遇酒一笑適。五湖波浪闊,勿厭田廬窄。土膏燥不粘,山骨寒更瘠。傷心離離黍,觸目青青穸。空畦理荒穢,流潤滋霖霢。努力會有年,喜見乞漿客。
君事文丞相,曾蒙國士知。漆身追豫讓,埋骨傍要離。露夕鶴巢冷,風秋猿嘯悲。墓前誰拜手,露滴白楊枝。
西北有高城,來往交河道。古來征戰地,白骨埋秋草。人壽非金石,生男不待老。不敢上譙樓,唯恐愁絕倒。
遠影亂歸帆,孤煙發殘磬。垂綸岸岸移,楊柳遞相映。
山房在何所,宛在水中央。丹灶泥初濕,紅顏藥正黃。菱花歸舫亂,荷葉過人長。一自彈漁鼓,陶陶醉幾場。
滄海源頭許樣深,羅浮絕頂幾千尋。謝安昔日蒼生望,毛義當年白發心。玉節遠揮南斗外,錦衣先戲北堂陰。乾坤忠孝男兒事,肉眼平生是所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