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陳祭酒喜雪 其一
曉聽爐亭瀉竹聲,老仙呵墨已詩成。
春連宇宙開皇極,天與君王作太平。
草木有生皆潤澤,山河無處不清明。
寒蓑莫袖垂綸手,萬里長江一艇橫。
曉聽爐亭瀉竹聲,老仙呵墨已詩成。
春連宇宙開皇極,天與君王作太平。
草木有生皆潤澤,山河無處不清明。
寒蓑莫袖垂綸手,萬里長江一艇橫。
清晨在爐亭邊聽著雪落在竹子上的聲音,老神仙呵著墨已經把詩寫成。春天連著宇宙開啟了王道,上天為君王帶來太平。草木只要有生命都得到潤澤,山河到處都一片清明。披著寒蓑的人不要藏起垂釣的手,在萬里長江上駕著一艘小艇橫漂。
次韻:依照別人詩的韻腳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呵墨:古人在寒冷時呵氣使墨汁解凍,便于書寫。
皇極:指帝王統治天下的準則。
垂綸:垂釣。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陳祭酒可能是當時的國子監祭酒,詩人與他唱和。從詩中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時期,詩人看到雪后景象,有感而發創作此詩,表達對太平的期許。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雪后帶來的太平景象,突出特點是意境開闊、情感積極向上。在文學史上雖不一定有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文人唱和的文學風氣和對太平盛世的向往。
窩名檐子果何如,野草黃云入畫圖。弧矢縱懸仍覓侶,塞前番語笑人迂。
寒潭乍轉,春色眉痕展。省識幽蘭開未遠,一夕夢教香掩。低徊獨聽鶯聲,惱人車馬三更。攜手怕言歸去,幾回孤負歡盟。
圣作萬物睹,如日天之中。玉帛來群后,車書慶大同。翔轂臨馳道,鳴佩集上宮。天香滿臣袖,封事達帝聰。袞職慚無補,賡歌頌成功。
數峰遙指峽中山,漸喜岷峨氣象還。萬里虎頭華發將,只求生入玉門關。
稚子滿林春筍生,殘花老境尚多情。瀟灑封侯真有自,奇姿未讓惑陽城。
潑墨猶疑淚未乾,一花見佛事辛酸。名園拙政珍遺印,漫作吾丘倒好看。
處士白云源,槃歌矢弗諼。韶成猶及見,雅廢更能存。偶渡秦淮月,相逢吳市門。山川又秋曉,此意欲誰論。
云峰秀疊。露冷琉璃葉。北畔娑羅花弄雪。香度小橋淡月。與君踏月尋花。玉人雙捧流霞。吸盡杯中花月,仙風相送還家。
耳邊蕭蕭還裊裊。風雨同時到。前村煙花微,遠寺鐘聲杳。可人不來添靜悄。
洪崖中斷,似蜃樓幻出,層檐疊脊。欲問真源淩絕頂,安得乘風羽翮。勢利相忘,驅馳不憚,面背皆京國。源泉混混,恍如夾右碣石。遙想巢父襟懷,東溟煙霧里,片帆如席。逸氣崢嶸今老矣,惆悵劍門千尺。細草平沙,弊裘羸馬,長路無人識。家山回首,不應猶作行客。
薄醉柔歡夜漸溫,九城春色暈眉痕,一回凝顧一銷魂。小語泥人矜旖旎,遐思搖夢共殷勤,蘭花院落幾晨昏。
驅車偏嶺客南還,始見胡姬笑整鬟。誰信片云三十里,寒暄只隔此重山。
金閨月色暗,玉樹霜華寒。戶外珠簾捲,時時望翠鑾。還聞觴王母,池上宴將闌。甘露和玉屑,恩疏那得餐。昔為上林花,今為荒原草。草自近來枯,花能幾時好。妾心君未知,君寵妾難期。寧食蓮中菂,休牽藕上絲。不愁娥眉妒,常恐神仙誤。君如天上龍,妾如草頭露。長門夜未央,月闕近清光。新怨長相結,舊恩終未忘。
一樽相屬慰蹉跎,酒債街頭苦不多。饒舌小僧休口藐,年來何事不消磨。
湛湛胸中萬頃陂,翻疑淺器是牛醫。從來未許愁知處,顧肯因愁移面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