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萬庵十章 沐浴
藥爐丹鼎火炎炎,六賊三尸怕令嚴。
無去無來無進退,不增不減不抽添。
愛河浪靜浮朱雀,覺海波深浸白蟾。
一自浴丹歸密室,太陽門下夜明簾。
藥爐丹鼎火炎炎,六賊三尸怕令嚴。
無去無來無進退,不增不減不抽添。
愛河浪靜浮朱雀,覺海波深浸白蟾。
一自浴丹歸密室,太陽門下夜明簾。
藥爐和丹鼎中火焰熊熊燃燒,六根所引發(fā)的煩惱和三尸神都害怕這嚴格的律令。達到無來無去、無進無退的境界,不增不減、無需抽添火候。愛欲之河的波浪平靜,朱雀般的性光浮現(xiàn);覺悟之海深沉,白蟾似的道心沉浸其中。自從沐浴丹藥后回到密室,太陽門下好似掛上了夜明簾。
藥爐丹鼎:道家煉丹的器具。
六賊:指眼、耳、鼻、舌、身、意,它們能引生煩惱,損害善根,像賊一樣。
三尸:道教認為人體內(nèi)有三個作祟的神,叫三尸神。
朱雀:在道教文化中常象征性光等。
白蟾:一般代表道心、真性等。
沐浴:在丹道中是一種修煉的階段和方法。
密室:指修煉者的內(nèi)室,象征內(nèi)在的精神世界。
太陽門:可能指人體的某個部位或修煉中的特定境界
此詩可能創(chuàng)作于道家丹道修煉盛行的時期。詩人可能是一位熱衷于丹道修煉的人,在修煉過程中有所感悟,從而創(chuàng)作此詩來表達自己在丹道修煉中的體驗和境界。當時社會上道教文化較為流行,人們對通過丹道修煉來追求長生、精神解脫等有濃厚興趣。
這首詩主旨是闡述丹道修煉的境界和過程。其突出特點是充滿道教神秘色彩,用象征手法表達修煉體驗。在文學史上,它是研究道家丹道文化和詩詞創(chuàng)作結合的一個例子,反映了當時道教文化對文學創(chuàng)作的影響。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飛閣下臨無地,層巒上出重霄。重陽未到客登高。信是今年秋早。 隨意煙霞笑傲,多情猿鶴招邀。山翁笑我太豐標。竹杖棕鞋桐帽。
荼壘安扉,靈馗掛戶,神儺烈竹轟雷。動念流光,四序式周回。須知今歲今宵盡,似頓覺明年明日催。向今夕,是處迎春送臘,羅綺筵開。 今古偏同此夜,賢愚共添一歲,貴賤仍偕。互祝遐齡,山海固難摧。石崇富貴篯鏗壽,更潘岳儀容子建才。仗東風盡力,一齊吹送,入此門來。
殘臘收寒,三陽初轉,已換年華。東君律管,迤邐到山家。處處笙簧鼎沸,會佳宴、坐列仙娃。花叢里,金爐滿爇,龍麝煙斜。 此景轉堪夸。深意祝、壽同福海增加。玉觥滿泛,且莫厭流霞。幸有迎春壽酒,銀瓶浸、幾朵梅花。休辭醉,園林秀色,百草萌牙。
瀟酒佳人,風流才子,天然分付成雙。蘭堂綺席,燭影耀熒煌。數(shù)輻紅羅繡帳,寶妝篆、金鴨焚香。分明是,芙渠浪里,一對浴鴛鴦。 歡娛,當此際,山盟海誓,地久天長。顧五男二女,七子成行。男作公卿將相,女須嫁、君宰侯王。從茲去,榮華富貴,福祿壽無疆。
燈月交光,漸輕風布暖,先到南國。羅綺嬌容,十里絳紗籠燭。花艷驚郎醉目。有多少、佳人如玉。春衫袂,整整齊齊,內(nèi)家新樣妝束。 歡情未足。更蘭謾勾牽舊恨,縈亂心曲。悵望歸期,應是紫姑頻卜。暗想雙眉對蹙。斷弦待、鸞膠重續(xù)。休迷戀,野草閑花,鳳簫人在金谷。
遲日融和,乍雨歇東郊,嫩草凝碧。紫燕雙飛,海棠相襯,妝點上林春色。點然望極。因人天氣渾無力。又聽得。園苑,數(shù)聲鶯囀柳陰直。 當此暗想,故國繁華,儼然游人,依舊南陌。院深沈、梨花亂落,那堪如練點衣白。酒量頓寬洪量窄。算此情景,除非殢酒狂歡,恣歌沈醉,有誰知得。
我本漢家子,將適單于庭。 辭決未及終,前驅(qū)已抗旌。 仆御涕流離,轅馬悲且鳴。 哀郁傷五內(nèi),泣淚沾朱纓。 行行日已遠,遂造匈奴城。 延我于穹廬,加我閼氏名。 殊類非所安,雖貴非所榮。 父子見陵辱,對之慚且驚。 殺身良不易,默默以茍生。 茍生亦何聊,積思常憤盈。 愿假飛鴻翼,棄之以遐征。 飛鴻不我顧,佇立以屏營。 昔為匣中玉,今為糞上英。 朝華不足歡,甘與秋草并。 傳語后世人,遠嫁難為情。
生滅元知色是空,可堪傾國付東風。 喚醒綺夢憎啼鳥,罥入情絲奈網(wǎng)蟲。 雨里羅衾寒不耐,春闌金縷曲初終。 返生香豈人間有,除奏通明問碧翁!
一春誰道是芳時,未及飛紅已暗悲。 雨甚猶思吹笛驗,風來始悔樹幡遲。 蜂衙撩亂聲無準,鳥使逡巡事可知。 輸卻玉塵三萬斛,天公不語對枯棋。
照湖方干吟格高,搜清研奇含爛毫。 中天無云水中月,虛明晶曜忘回舠。
雨晴江館洞云歸,桑落人家半掩扉。 好是癡翁真不俗,揮毫便作米元暉。
應是南枝向暖。那更青春未晚。竹外見紅腮,芳意與香撩亂。腸斷。腸斷。無奈東風獨占。
幾朝旌表映門閭,更賞林園入畫圖。 遷詔總宜名讓水,樹巢多恐是慈烏。 花迎客館清香遠,竹繞書堂氣節(jié)殊。 我直紫垣無路到,亂云芳草隔洪都。
高會蓬瀛振德音,崇賢同慶湛恩深。 瑞融云露飛宸翰,榮下煙霄飾禁林。 鳳藻環(huán)奇清擊石,龍文模琢麗雕金。 辭臣喜適逢時愿,睿眷殊敦好士心。 華照北門張級繡,秘逾東序敵球琳。 玉堂宴罷尤知幸,御牓天章豈易尋。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