柵口致喜亭詠懷 其二
天末涼風吹白云,漸看長晝少炎氛。
滿庭慈竹秋陰合,夾岸枯荷夜雨聞。
漂泊鄉關新避寇,荒唐客夢舊從軍。
起來極目西山望,故里松楸悵夕曛。
天末涼風吹白云,漸看長晝少炎氛。
滿庭慈竹秋陰合,夾岸枯荷夜雨聞。
漂泊鄉關新避寇,荒唐客夢舊從軍。
起來極目西山望,故里松楸悵夕曛。
天邊涼風吹動著白云,漸漸看到白天里炎熱的氣息減少了。庭院中慈竹的秋陰相互交合,夜里能聽到夾岸枯荷被雨打的聲音。我漂泊在外,剛因躲避賊寇離開了家鄉,過去曾荒唐地在客夢中經歷從軍生涯。起身極目眺望西山,故鄉的松楸在夕陽余暉中讓我悵然若失。
天末:天邊。
炎氛:炎熱的氣息。
慈竹:竹名,常比喻母子情深。
鄉關:家鄉。
避寇:躲避賊寇。
荒唐:這里指不切實際。
松楸:松樹與楸樹,常植于墳墓旁,代指故鄉。
夕曛:夕陽的余暉。
此詩創作背景應是詩人在躲避賊寇、漂泊異鄉時。當時社會動蕩不安,百姓生活受到賊寇侵擾,詩人背井離鄉,在這樣的環境下,他觸景生情,寫下此詩以抒發內心的復雜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漂泊思鄉之情。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景中含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在動蕩時期的個人情感與生活狀態。
燕山連紫塞,千里抱長安。北鎖天關險,東襟渤澥寒。龍文猶五色,鳳勢必千盤。寂寞裬恩殿,孤臣掩淚看。
雙鳧猶暫駐,驄馬復同游。入夜城陰靜,將春雪意收。月曾千里共,興作兩宵留。何處吟莊舄,凄風起鳳樓。
群飛鷗鷺逐筜祇,予亦揚帆赴杳冥。灑鬢湖風寒氣白,打船春雨浪花青。水邊萬樹來江縣,云里雙峰出洞庭。七十二橋燈火亂,野煙沽酒宿漁汀。
入盡翠微路,松門面面開。自無塵跡到,空見白云來。勝概知何代,登臨未欲回。風泉如有意,曲曲下巖隈。
風雨晚春天。芳興慵慳。淺紅稠綠滿園間。獨有梨花三四朵,留住春寒。年少躍金鞍。咫尺關山。倦飛如我已知還。灑向東風千點淚,衣上重看。
鸞釵決勝手談輕,姑婦山中豈復生。得意秘謀俱脈脈,騁才疏韻數丁丁。瞳輝炯下瑰為子,指甲微敲琰作枰。檐外有人宵不寐,止聞三十六聲鳴。
川釣已遭獵,野耕終改圖。不如山中樵,醉臥誰得呼。采山不采松,松花可為酒。酒熟誰共斟,木客為我友。木客已去空石床,舉杯向月邀吳剛。借汝快斧斫大桂,要令四海增清光。林風吹發寒擁耳,獨枕空尊碧巖里。此時忘卻負薪歸,猛虎一聲驚不起。世間萬事如浮煙,看棋何必逢神仙。青松化石鶴未返,酒醒又是三千年。
一旦權臣外召君,已知天帝欲興陳。江淮若道無神物,誰報齊兵至壽春。
聞從壟坻去,壟坻多羌兵。明月共臨峽,風泉如哀箏。志士莫憶家,將軍亦儒生。
謂我南行大有詩,鄙人何敢與聞之。瀟湘尚憶虞巡地,云夢寧知楚獵時。木落洞庭秋復爾,鶴來赤壁夜何其。登高坐待浮云盡,回首青天見九疑。
萬里山河拱舊京,楚囚西去淚如傾。斜風衰柳丹陽郭,細雨孤帆白下城。殘夢忽驚三殿報,新愁翻覺一身輕。從軍未遂平生志,遺恨千秋愧請纓。
師今游醉李,自刺釣船篙。地說三吳勝,人夸二陸豪。草黃工女績,波白課丁熬。近海寒應早,霜毛怯剃刀。
刻骨只一語,君休江上行。伶俜憐共命,蹀躞忍平生。眥裂鳶終墮,燈深相尚熒。壯圖真欲負,宵雨又波聲。
山樓十日雨,濕菌生牛屋。墻柳搖新黃,園莽森寒束。朝筇踏徑泥,夜枕喧檐瀑。單觴寂不御,舊帙翻已熟。所思其如何,窗枝媚幽獨。苦遲尺一書,夕夢淞波綠。前度別君時,念當千里行。高齋坐秋雨,離思忽已盈。千鈞壓愁擔,決去轉覺輕。子笑挽我坐,小留待晚晴。今來千里外,春雨暗山城。挑燈夢蛾綠,復此夜窗聽。今雨非夕雨,今情逾昔情。得書尚不易,見面何由能。
登高可羨少年場,白菊堆邊鬢似霜。益算更希沾上藥,今朝第七十重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