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僧宗仁回江西
少別溪干去,于今識者稀。
腰包留一缽,頂相稱三衣。
未得逢漁住,還如化鶴歸。
馬駒江上有,著意訪禪機。
少別溪干去,于今識者稀。
腰包留一缽,頂相稱三衣。
未得逢漁住,還如化鶴歸。
馬駒江上有,著意訪禪機。
年少時離開溪邊遠去,如今認識他的人已稀少。腰間掛著一個缽盂,頭上戴著與三衣相稱的僧帽。沒能遇到漁者相伴而居,好似化鶴歸來。江上有像馬駒一樣有靈性的事物,要用心去探尋禪機。
溪干:溪邊。
腰包:腰間所系之物,這里指掛著。缽:僧人乞食的器具。
頂相:指頭上所戴之物,這里可能指僧帽。三衣:僧人所穿的三種法衣。
化鶴歸:傳說遼東人丁令威學道成仙后化鶴歸來。
馬駒:佛教術語,比喻有靈性的人或事物。禪機:指禪宗的機要秘訣。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在僧人宗仁年少離開家鄉修行多年后歸來時所作,當時佛教在社會有一定影響,詩人或許與宗仁相識且關注其禪修情況。
這首詩主旨是贈別僧人宗仁,突出其云游修行經歷,以簡潔語言表達情感和禪意。在文學上體現了當時文人與僧人交往及對禪學的關注。
柘枝初出鼓聲招,花鈿羅衫聳細腰。
移步錦靴空綽約,只恐相公看未足,便隨風雨上青霄。
秋河溢長空,天灑萬丈布。
深雷隱云壑,孤電掛巖樹。
滄溟曉噴寒,碧落晴蕩素。
非趨下流急,熱使不得住。
鄉路繞蒹葭,縈紆出海涯。
人衣披蜃氣,馬跡印鹽花。
草沒題詩石,潮摧坐釣槎。
還歸舊窗里,凝思向余霞。
登唐科第語唐音,望日初生憶故林。
鮫室夜眠陰火冷,想把文章合夷樂,蟠桃花里醉人參。
遙想平原兔正肥,
千回礪吻振毛衣。
縱令啄解絲絳結,
未得人呼不敢飛。
十指中央了五行,
說人休咎見前生。
我來本乞真消息,
卻怕呵錢卦欲成。
家住吳王舊苑東,
屋頭山水勝屏風。
尋常夢在秋江上,
釣艇游揚藕葉中。
較量武藝論勛庸,
曾發將軍箭落鴻。
握內從夸彎似月,
得病自從杯里后,
至今形狀怕相逢。
牙簪不可忘,來處隔炎荒。
截得半環月,磨成四寸霜。
曉辭梳齒膩,秋入發根涼。
好是紗巾下,纖纖錐出囊。
大隱嚴城內,閑門向水開。扇風知暑退,樹影覺秋來。望遠云生海,行稀砌長苔。廢興今古事,何必嘆池灰。
閑論憂王室,愁眉仗酒開。方嗟三覆役,又喜四愁來。晨起螢穿竹,晡餐鳥下苔。同期陽月至,靈室祝葭灰。
平明小獵出中軍,異國名香滿袖熏。
畫榼倒懸鸚鵡嘴,落日胡姬樓上飲,風吹簫管滿樓聞。
有馬骨堪驚,無人眼暫明。
力窮吳阪峻,嘶苦朔風生。
逐逐懷良御,蕭蕭顧樂鳴。
瑤池期弄影,天路擬飛聲。
皎月誰知種,浮云莫問程。
鹽車今愿脫,千里為君行。
孤帆幾日程,投刺水邊城。
倚棹逢春老,登筵見月生。
飲酣杯有浪,棋散漏無聲。
太守憐才者,從容禮不輕。
婺女星邊喜氣頻,越王臺上坐詩人。
雪晴山水勾留客,
何言禹跡無人繼,萬頃湖田又斬新。
木鉆鉆磐石,辛勤四十年。一朝才見物,五色互呈妍。七魄憎陽盛,三彭惡命延。被他迷失卻,嘆息只潸然。
陰陽曾作炭,造化亦分功。減自青囊里,收安玉合中。凡材難度世,神物自歸空。惆悵流年速,看成白首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