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臨汝館懷友人陳聘君頼竹莊
秋聲動梧竹,月色滿庭蕪。
此夕懷良友,天涯各一隅。
飛飛群過雁,切切未棲烏。
安得從君去,扁舟駕五湖。
秋聲動梧竹,月色滿庭蕪。
此夕懷良友,天涯各一隅。
飛飛群過雁,切切未棲烏。
安得從君去,扁舟駕五湖。
秋風搖動著梧桐和竹子,發出聲響,月光鋪滿了庭院里的雜草。今晚我懷念著好朋友,我們各自遠在天涯一方。一群群大雁飛過,未棲息的烏鴉急切啼叫。怎樣才能跟隨你而去,駕著小船游于五湖之上。
梧竹:梧桐和竹子。
庭蕪:庭院里的雜草。
良友:好朋友。
一隅:一個角落,指遠方。
飛飛:形容大雁飛行的樣子。
切切:形容烏鴉急切的叫聲。
安得:怎么能夠。
五湖:說法不一,一般指太湖及其附近的湖泊。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當時可能是秋季,詩人獨處于臨汝館,周圍環境冷清,從而引發了對遠方友人的思念。詩人或許在生活中遭遇了一些孤寂之事,因而更加渴望與友人相聚。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思念。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秋夜之景烘托內心的孤寂和對友人的牽掛。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真摯的情感和一定的藝術表現力。
萬里歸心折大刀,三軍何日解征袍。不如歸吃南中飯,綠芋紅鱗紫蟹螯。
大悲聲起小瀛洲。淡煙柔,綠陰稠。劫外空花,都向鏡中收。一縷天香飄不定,風細細,夢悠悠。佛音魔影去還留。乍回舟,又凝眸。摶盡恒沙,海上幻瓊樓。笑我三生耽語業,能懺得,幾多愁?
欲去不得遂,正如太廟羊。登俎分所宜,得去喜可量。圣度真如天,不妨且翱翔。扶老復攜幼,遷居大江傍。居然得偉觀,悵焉渺遐荒。潮頭來如山,親樂想未央。
我愛淳安好,憂民缺致盈。渠通廬避濕,灘鑿浪難生。利涉津梁固,安行道路平。夙宵雖黽勉,終愧漢公卿。
堆紫堆紅曲徑邊,飛來飛去小庭前。隨風入戶最難定,送雨過林真可憐。青帝不能留一日,玄都重到又經年。芳菲去去無存跡,恰似生前未結緣。
少年文采宋王孫,二水三山繞帝閽。攜得通家名刺在,不妨長揖叩龍門。
思君無由見,見之于夢中。醒則長嘆息,終與不見同。頻夢心不樂,不夢心忡忡。昨夜又晤君,我喜明我衷。喜極各大哭,熱淚橫而縱。夢中偏疑夢,熟視揩雙瞳。君言實非夢,慰我言從容。醒后淚痕濕,起坐思無窮。君家錦城北,我羈閩海東。迢迢八千里,何由抒離悰。天心憐我苦,引我夢魂通。百年終難見,此意非蒼穹。太息天心厚,敢負七尺躬。人生貴不朽,安能疏磨礱。但使各自勵,何須長相逢。持此以慰君,君悲應無庸。
一旦被頭痛,避頭還著床。自無親伴侶,誰當給水漿。匍匐入山院,正逢虎與狼。對虎低頭啼,垂淚淚千行。
紅芰敷腴獻笑,青山偃蹇橫陳。身在水晶宮里,須信羲皇上人。寺枕苕溪一曲,僧依城郭千家。客至未嘗芡觜,我來恰及荷花。塵眼登臨清曠,水心樓閣崢嶸。欲見普門大士,菰蒲影里鐘聲。
梧山郁蒼蒼,沂溪流瀰瀰。溪山兩奇絕,居有泥田里。里中有著姓,衣冠數周氏。君子樂在斯,恂恂謹操履。力田充食衣,積學窮經史。繞廬樹桑麻,緣階藝蘭芷。開窗白云來,揮弦清風起。門深駐山光,庭虛湛流水。賓朋或時過,觴豆同樂只。酒酣賦新詩,歌詠諧宮徵。悠然適嘉趣,達生契直理。蹇予迫衰暮,役役果何似。侍從三十春,貪榮昩知止。況茲乏禆益,訹惕久未已。掛冠倘可期,吾將返其始。來往山溪間,庶以終馀齒。
溪關非所計,蘆葦是生涯。自顧寒云影,誰憐明月懷。一泓秋水怯,幾字曉天排。南北空沙渚,飛鳴成獨諧。
每因脫俗居林下,更復題詩向畫中。啼鳥落花空歲月,閑云流水謾西東。
兵農古為一,耕戰兩無妨。重在人經理,終期國富強。服勤遵往轍,較藝得遺方。灌溉尤多利,云山白水長。
此身游走半塵寰,贏得顏衰兩鬢斑。要是胸中未豪壯,重來海際看濤山。
南巴城下繞江流,二廣山川此上游。天險可憐資敵國,更無馮盎出潘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