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劉漳倅 其一
撚髭袖手耽閑久,歲晚俄聞輅騎催。
翁喜為親負米去,守需監郡及瓜來。
但令岸幘歌司馬,莫戀斑衣戲老萊。
迂叟有康人所羨,佇看扶對殿中槐。
撚髭袖手耽閑久,歲晚俄聞輅騎催。
翁喜為親負米去,守需監郡及瓜來。
但令岸幘歌司馬,莫戀斑衣戲老萊。
迂叟有康人所羨,佇看扶對殿中槐。
你捻著胡須、袖手清閑了很久,年末忽然聽聞車馬催促聲。你因能為雙親奉養而歡喜赴任,太守等待監郡任滿你來接替。只愿你像司馬那樣灑脫放歌,不要留戀像老萊子彩衣娛親般的天倫之樂。司馬光有安康之福令人羨慕,我期待著看你在殿中槐樹下應對圣問。
撚髭:捻著胡須,常表示思考狀。
輅騎:車馬。
負米:指為父母奉養。典出子路為親負米。
及瓜:指任職期滿。
岸幘:推起頭巾露出前額,形容灑脫不拘。
司馬:指代灑脫曠達之人。
斑衣戲老萊:老萊子年七十還穿著彩色衣服扮小孩逗父母開心。
迂叟:指司馬光。
殿中槐:指朝廷宮殿中的槐樹,代指朝廷。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友人劉漳之前過著清閑的生活,年末接到赴任的命令。詩人可能與劉漳關系較好,在其赴任時寫下此詩,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期望。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劉漳赴任,鼓勵他在仕途積極進取。其特點是用典豐富,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送別時的一種情感表達和勸勉方式。
數歇度煙水,漸非塵俗間。泉聲入秋寺,月色遍寒山。 石路幾回雪,竹房猶閉關。不知雙樹客,何處與云閑。
石室掃無塵,人寰與此分。飛來南浦樹,半是華山云。 浮世幾多事,先生應不聞。寒山滿西日,空照雁成群。
不識劉郎莫便語,酒酣耳熱未全疏。 士當窮困能無慊,我自斟量愧不如。 橫槊賦詩俱有分,輕裘緩帶特其馀。 當今四野無塵土,宜有奇才在草廬。
清溪咽。霜風洗出山頭月。山頭月。迎得云歸,還送云別。 不知今是何時節。凌歊望斷音塵絕。音塵絕。帆來帆去,天際雙闕。
小雨濕黃昏。重午佳辰獨掩門。巢燕引雛渾去盡,銷魂。空向梁間覓宿痕。 客舍宛如村。好事無人載一樽。唯有鶯聲知此恨,殷勤。恰似當時枕上聞。
回首蕪城舊苑。還是翠深紅淺。春意已無多,斜日滿簾飛燕。不見。不見。門掩落花庭院。
天淡云閑晴晝永。庭戶深沈,滿地梧桐影。骨冷魂清如夢醒。夢回猶是前時景。 取次杯盤催酩酊。醉帽頻欹,又被風吹正。踏月歸來人已靜。恍疑身在蓬萊頂。
偶向凌歊臺上望,春光已過三分。江山重疊倍銷魂。風花飛有態,煙絮墜無痕。 已是年來傷感甚,那堪舊恨仍存。清愁滿眼共誰論。卻應臺下草,不解憶王孫。
風清月瑩,天然標韻,自是閨房之秀。情多無那不能禁,常是為、而今時候。 綠云低攏,紅潮微上,畫幕梅寒初透。一般偏更惱人深,時更把、眉兒輕皺。
五云深處蓬山杳。寒輕霧重銀蟾小。枕上挹余香。春風歸路長。 雁來書不到。人靜重門悄。一陣落花風。云山千萬重。
玉樓天半起笙歌,風送宮嬪笑語和。 月殿影開聞夜漏,水晶簾卷近秋河。
一片昆明石,千秋織女名。見人虛脈脈,臨水更盈盈。 苔作輕衣色,波為促杼聲。岸云連鬢濕,沙月對眉生。 有臉蓮同笑,無心鳥不驚。還如朝鏡里,形影兩分明。
心事數莖白發,生涯一片青山。 空山有雪相待,古路無人獨還。
紅藥深嚴肅廣筵,嘉招仍許廁群仙。 忽窺宸翰云龍動,乍揭天辭日月懸。 散作楷模爭寶惜,永刊金石共流傳。 況當枚馬從容地,仍集班揚侍從賢。 敢竊休明為盛觀,愿陳風詠播熏弦。 不辭勝引承歡醉,長洽升平億萬年。
懸崖怪石水潺潺,宜有神龍隱此間。 窮勝不妨穿險洞,尋春那止看群山。 攀龍行即天邊去,躍馬聊同野外還。 好景良辰適相會,一尊且共水云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