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赴郡會歸輾轉不成寐觸事感懷口占四古句 其一
庾山高入云,章水清見骨。
山高晚宜梅,水清寒浸月。
美人天一方,云煙妙空闊。
帶月簪梅花,獨起舞殘雪。
庾山高入云,章水清見骨。
山高晚宜梅,水清寒浸月。
美人天一方,云煙妙空闊。
帶月簪梅花,獨起舞殘雪。
庾山高聳入云,章水清澈見底。山高在晚冬適合梅花生長,水寒清澈倒映著明月。美人遠在天邊,云煙浩渺空闊。我戴著明月般的頭飾、簪著梅花,獨自在殘雪中起舞。
庾山:具體所指需結合當地地理,可能是當地一座有名的山。
章水:河流名,具體也需結合當地情況。
見骨:形容水極其清澈。
美人:常用來指代自己傾慕的人或理想中的人。
簪:插戴。
由于缺乏具體信息,推測這首詩可能創作于詩人參加郡會歸來的夜晚。當時詩人或許在郡會中有所感觸,面對眼前的山水之景,聯想到遠方的美人(理想),從而觸景生情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借景抒情,表達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自身的孤獨心境。其突出特點是意境營造出色,語言簡潔。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力有限,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情感和藝術表達。
劫換池灰,婆呼春夢,匆匆老去詩人。舊日靈和,依然想見豐神。漫漫長夜牛空飯,悵當年、百里歸秦。只凄然、滿目江山,澒洞煙塵。泮宮已是鸮音亂,記青襟拾取,歲月如新。襭藻重來,宮墻故事堪珍。黃堂風月金蓮寵,待尋思、往跡都陳。更誰同、消領芹香,沈醉芳辰。
公詩態度靄祥云,綺語天香一樣新。楮葉雕鎪空費力,楊花輕薄不勝春。老成此日名園主,俊乂同時上國賓。樂事賞心涵造化,撥根未遜洛中人。
隔斷紅塵竟不飛,客行石磴不粘泥。高連曉岸堆晴雪,斜跨青波臥彩霓。山勢遠連滄海闊,地維平見太行低。故園回首幾千里,悵望碧山山更西。
又見東山一鑒新,清風如水水如銀。問渠那得長明潔,為有光輝分與人。
百朵香云怕急飛,未曾來賞判遲歸。臨軒要約從先定,折簡頻煩恐后違。藥玉酒船群客送,黃金筵直主人揮。添燈不道成深夜,起看紅妝覺露微。
極目云天意已舒,迎人草樹綠扶疏。望中孤塔松江近,便有小船來賣魚。
天馬來自茀郎國,足下風云生倏忽。司天上奏失房星,海邊產得蛟龍骨。軒然卓立八尺高,眾馬俛首羞徒勞。色應北方鐘水德,滿身日彩烏翎黑。縱行不受羲和轡,肯使王良馭輗軏?黃絲絡頭兩馬牽,金璒雙垂玉作鞭。寵榮日賜三品祿,不比衛鶴空乘軒。大國懷柔小國貢,君王一顧輕為重。學士前陳天馬歌,詞人遠獻河清頌。鸞旂屬車相后先,受之卻之俱可傳。普天率土盡臣妾,圣主同符千萬年。
家家歡笑迓星期,我輩相邀只酒卮。矯俗何須標犢鼻,甘愚不解候蛛絲。新秋光彩月來處,半夜清涼風起時。一曲玉簫塵外意,此音除是鶴仙知。
尺籍徵兵下,銅魚使者章。臨淄十萬戶,一半戍漁陽。
人言塞上老,不恨塞上老。但恨作別時,握手太草草。
千秋蜀道一君平,氣象從來不近名。可惜下簾無一事,才將老子授諸生。
憶念西山玉隆友。
臨川開第宅,辟土作陂塘。葺宇荷為蓋,規芳荔植墻。大觀天盡際,小愒水中央。白日尋常過,浮云聚散忙。林霏滋鳥道,柳浪泛虹梁。曳履來鳴玉,投竿出釣璜。游魚聞瑟起,歸鶴溯風翔。下女收遺佩,清童拾墮珰。露香敷菡萏,雨漲浴鴛鴦。向夕尤宜月,吹簫引鳳凰。
支公遁跡此山居,深院巢云愧不如。自借松風一高枕,始知僧舍是吾廬。風吹竹柏袈裟破,月滿地塘鐘磬虛。獨有宿緣酬未畢,臨岐策馬復嚋躇。
銀燭煌煌十二衢,冷金波浸酒仙居。由來物外通明殿,只是人閒不夜珠。玉女窗扉唯白曉,素娥庭院更清虛。桂花香陌無塵景,全入壺翁碧玉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