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直院盛稱起予草堂詩之善暇日覽之多有可恨者因效顰作十首亦前人廣騷反騷之意內二十九首用舊題惟歲寒知松柏被褐懷珠玉三首效山谷余十八首別命題或追錄少作并存于卷以訓童蒙之意 笛里關山月
月里誰橫笛,秋深戰壘閑。
別吹新曲調,偏照舊關山。
響激商飆起,聲隨隴水潺。
遠傳邊塞外,高入廣寒間。
解白嫦娥發,能蒼壯士顏。
倚樓人謾拜,何日凱歌還。
月里誰橫笛,秋深戰壘閑。
別吹新曲調,偏照舊關山。
響激商飆起,聲隨隴水潺。
遠傳邊塞外,高入廣寒間。
解白嫦娥發,能蒼壯士顏。
倚樓人謾拜,何日凱歌還。
月亮里是誰在橫吹著笛子,秋意深濃時作戰的營壘一片清閑。吹奏著新的曲調,卻依舊照著舊時的關山。笛聲激越,引得秋風驟起,聲音如同隴水潺潺流淌。它遠遠地傳到邊塞之外,高高地飄進廣寒宮里面。能讓嫦娥的頭發變白,能使壯士的容顏蒼老。倚靠著樓的人徒然地禮拜,不知何日能傳來勝利的凱歌。
此詩創作于邊塞戰爭時期,詩人可能目睹了邊塞的荒涼和將士們的艱苦,借“笛里關山月”這一傳統題材,抒發內心的感慨。
這首詩以笛聲為線索,描繪了邊塞秋景,表達了對戰爭的感慨和對和平的期盼。在文學史上,它繼承了邊塞詩的傳統,以獨特的視角展現了邊塞生活。
有字留詩錦,無皮入藥囊。
同堅唯鐵杖,易穴豈藜床。
況有千年潤,能添六月涼。
因巖作書院,馳譽比衡陽。
風來云度屋,雨過水盈科。
懶覺詩篇少,閑看景趣多。
垣間生薜荔,床下長娑羅。
空法銷諸漏,端如迦葉波。
老秋氣已嚴,今日稍晴和。
登君樓西翼,相對一酣歌。
邊烽照仙關,大將方枕戈。
吾儕無志用,心懾鬢先皤。
強促半罇綠,各自爭岌峨。
月影漸髣髴,西山爽氣多。
坐興兒女念,欲往山之阿。
諸君祈努力,吾亦假余波。
三年相爾汝,一語敢誰何。
有學窺黃老,無心戰外魔。
牛心應易噉,螭首故難磨。
不識王孫貴,朱門亦許過。
明月何皎皎,舒光瑩窗綺。
宛轉羞空床,披軒步庭際。
故愛同一心,新愁今兩耳。
咫尺相會難,迢迢若千里。
況復千里隔,憂端無窮已。
山平皋垅低,秋深云雨晦。
牧人荷蓑笠,匍伏在牛背。
穉牛先跳逸,兩牛追不及。
安得青天出白日,重來緩驅莫相失。
為客清霜重,歸來夏木蒼。
雞鵝驚甚大,童稚覺微長。
花絮今無跡,園林未肯荒。
青梅應可摘,臘酒要開嘗。
三千里外帝王鄉,當日龍潛涇水旁。
不擬璽符歸掌握,故因斧藻話風光。
一時事往留遺跡,百尺樓空倚夕陽。
英武照靈略相似,元無野史記興唐。
黃牛偶際半槽水,忻然解纜離江涘。
舊聞峽山最多奇,非涉風波難說似。
千金莫買丹青臨,今日真行圖畫里。
魂驚險怪千萬狀,眼洗清奇數千里。
戲石鹿兒玩鐃鼓,緣木王孫賣弓矢。
鷺鷥久立應有待,鸕鶿深沒殊無底。
大淖瀑??續續生,怒濤驚浪層層起。
好風轉旗捷有神,長年捩柂翻堪倚。
漁人生長謾不知,葉舟來去紛可喜。
惟愁三峽總黃濁,安得一瓢獨清泚。
甘泉剩貯蝦蟆碚,時瀹玉塵香漱齒。
每日登樓望欲迷,家書寫罷復題詩。
對床夜雨還非昨,啜茗春風未可期。
歲月催人驚合沓,夢魂覓路苦參差。
也應梅竹多新句,千里因風慰我思。
湘東三管竹金銀,名勝均蒙品藻頻。
里巷自憐為下士,門墻亦許托微身。
吹噓短翮扶搖力,沾溉寒根造化仁。
堂扁特書煩大手,少償孟母教遷鄰。
醴陵以泉名,問泉良不遠。
平田數頃開,方池三尺淺。
含秋色幽幽,辟塵光淀淀。
觱沸生其間,的皪紛可辨。
累累似噴珠,一一如穿線。
多至叢萬顆,少或作疏串。
遲速固難期,南北初無限。
占地喻尋丈,有時忽隱見。
恍兮莫窮源,雜然應有眼。
沙石那能窒,苔荇不得炫。
千載曾未枯,一日知幾番。
釀酒味固佳,煮茗香可羨。
名泉世不乏,此奇吾未見。
醒心聊一掬,賦詩寓三嘆。
山林與城市,何地非隱淪。
子意亦易敗,徑投寂寞濱。
楞嚴有奧章,試為識者陳。
歸思落煙艇,尚及秋風新。
高臺跨崇岡,簷宇鎖空霧。
新晴洗雙目,十里在跬步。
霏霏漁浦煙,冉冉富春樹。
風花不我私,何以理愁緒。
誰梳白玉窗,中有浮云度。
浮云吹不開,不見行人去。
商館非閑地,閑人偶在旁。
無端聲利役,有許去來忙。
受雨芭蕉響,懷風???香。
江郊秋易盛,早獻十分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