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鄭判官
族譜康成裔,先儒谷叔孫。
漢廷無表薦,魯壁有書存。
蓮幙翻留滯,萱堂廢凊溫。
吾衰慙宋玉,不解賦招魂。
族譜康成裔,先儒谷叔孫。
漢廷無表薦,魯壁有書存。
蓮幙翻留滯,萱堂廢凊溫。
吾衰慙宋玉,不解賦招魂。
鄭判官族譜顯示是鄭康成的后裔,如同先儒谷梁叔孫般有學識。漢廷卻沒有對他進行表薦,不過就像魯壁藏書一樣,他的學識留存于世。他在幕府任職卻仕途不順,家中母親也無人侍奉問安。我已衰老,慚愧不如宋玉,不能寫出招魂之賦來悼念他。
康成:指鄭玄,字康成,東漢經學家。
谷叔孫:即谷梁赤,字叔孫,戰國經學家。
表薦:上表推薦。
魯壁:相傳漢魯恭王拆孔子舊宅,得《古文尚書》《禮記》《論語》等古文經籍。
蓮幙:幕府。
萱堂:指母親。
凊溫:冬溫夏凊,指侍奉父母。
宋玉:戰國時期楚國辭賦家,作有《招魂》。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知鄭判官有學識卻未得朝廷重用,可能因某種原因離世,詩人有感而發寫下此挽詩。
此詩主旨是悼念鄭判官,突出其才學和懷才不遇的遭遇。詩中用典巧妙,展現了較高的文學技巧,在挽詩中具有一定特色。
戰塵猶未息,推節佐中臺。幕府安邊策,江山祖帶杯。將星臨越地,王氣藹蘇臺。努力成勛業,徵書早晚來。
上之回,樂何極,回中道路無梗塞。北望單于庭,西瞻月支國。信使往來,干戈屏息,上還宮,益修德。
意行忘遠趣,所詣欲登仙。絕峽下蒼黑,半壁懸銀泉。峰回路不定,曳杖聊夤緣。延流忽舒曠,櫧楠影翩聯。恬目霽孤墅,洗心玩芳荃。永晝無樵斤,芳洲愜鷗眠。幽迥人境異,似與隱者便。巖花映石瀨,漁舟起孤煙。
偶過小軒逢道士,飄然示我步虛聲。明月臨川風影靜,渾忘身在玉虛京。
山中長日夏如春,短策沖嵐露滿身。曲水門前流古隸,修筠屋后矗千真。無風閃葉知移鳥,有路通幽不見人。已到黃昏瞞不住,陽光點點漏馀金。
卻憶晨雞報曉妝,舞衣旋帶露華香。朅來誤入青閨伴,欲譜琵琶先斷腸。
夏王山下月離離,宰樹驚風不盡思。惆悵高人埋玉地,何人為寫墓前碑。
幾年游宦紅塵陌,處處垂楊蔭華宅。東風吹春入綺園,名花旖旎饒顏色。東家錦幄籠牡丹,西家紅藥圍雕闌。髯松偃蹇挺孤秀,詩人移植庭前看。陳生好事者,家有琴月樓。繞樓不種閒草木,從人貌得雙蒼虬。彈琴玩月有真趣,歲寒對此情夷猶。披圖一見之,如向徂徠野。天風颯颯毛骨寒,恍訝奔濤座中瀉。卻嗟舉世愛妍華,得似陳生憐丑?。抽毫為生賦,思與神俱清。何當登生樓,試鼓三尺冰。洗我平生塵土夢,刁蕭聽作松風聲。
老覺山林興味長,歸來三徑嘆荒涼。分君嘉菊二十品,增我東園十八香。余郎蕭灑似何郎,事業它年未易量。寄我新詩三十絕,筆頭直與菊爭芳。
夙駕邁皇邑,公去我心悲。京吳期月程,父母何時歸。所慮大君留,吾儕將疇依。賢人在高位,庶績用咸熙。子產往作相,嗣之來者誰。大君一內外,留遣皆賢才。
何處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聲。幽人月出每孤往,棲鳥山空時一鳴。草露不辭芒屨濕,松風偏與葛衣輕。臨流欲寫猗蘭意,江北江南無限情。
病臥危樓日掩門,最難消遣是黃昏。霜濃蘭葉無榮色,雪重梅花有淚痕。明月半窗秋水影,新詞一卷楚騷魂。廿年多少傷心事,舊雨飄零孰與論?
塞上征兵久,淮南賦斂多。抱琴方此去,為縣欲如何?潛岳積蒼翠,皖溪生素波。真君松廟近,公退為誰過?
駒隙流光一鏡懸,虛明直與綺窗連。鑿開混沌知身外,別有山川在眼前。蓬島秋深稽漢使,桃源春暖避秦仙。敬亭山色看如畫,熊枕圍屏穩晝眠。
華筵逢二陸,春色鳳皇城。一雨沉花氣,千門過雁聲。狂歌何處客,濁酒此時情。竹徑風流在,誰如阮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