浄眾寺新禪院
金寺西郊外,一來煩惱攄。
凡逢似仙境,鮮不屬僧居。
岸綠見翹鷺,溪清無隱魚。
殘陽已周覽,欲去幾躊躇。
金寺西郊外,一來煩惱攄。
凡逢似仙境,鮮不屬僧居。
岸綠見翹鷺,溪清無隱魚。
殘陽已周覽,欲去幾躊躇。
金色的寺院在西郊之外,我一來這里煩惱就消散了。凡是遇到像仙境一樣的地方,很少有不屬于僧人居住的。岸邊碧綠的草叢中能看見翹立的白鷺,溪水清澈連藏著的魚都能看見。夕陽西下我已游覽一圈,想要離去時卻幾次猶豫。
攄(shū):抒發、消散。
鮮(xiǎn):少。
周覽:遍覽、游賞一圈。
躊躇:猶豫。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可能在生活中遭遇煩惱,來到郊外的凈眾寺新禪院游覽。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定的生活壓力和紛擾,詩人在這清幽的禪院中尋求心靈的慰藉。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凈眾寺新禪院清幽環境的喜愛與留戀。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景語寫情語。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寧靜生活的追求。
石頭據險昔人城,斷壑連山接杳冥。豪杰盡隨流水去,年年江上草青青。
窗外云閒如去鶴,門前山好似翔鸞。此時更有疑情在,試借疑情面目看。
芻狗分明跡已陳,鑿開七竅是天真。低枝斥鴳從渠笑,深水蛟龍得自神。
落落千金報,悠悠國士心。從今慚漂母,不敢過淮陰。
正春回紫陌,瑞靄飛浮,暖風輕扇。皓月初圓,覺嚴城寒淺。彩結鰲山,紗籠銀燭,與□花爭艷。午夜融和,紅蓮萬頃,一齊開遍。訟簡民熙,史君行樂,簇擁朱輪,旌旗輝暖。鼎沸笙歌,遏行云不散。咫尺泥封,促朝天陛,侍玉皇香案。來歲元宵,龍燈影里,金杯宜勸。
石比心腸鶴比齡,內丹養就外丹成。三偷桃子憐方朔,重識麻姑許蔡經。細雨落花寒食節,平蕪蔓草異鄉情。明年此日重相慶,只恐青云足下生。
圣明寬大許全身,衰病摧頹自畏人。莫上岡頭苦相望,吾方祭灶請比鄰。
日車上搏桑,曈曈雞子黃。遙夜忽復旦,仰瞻有啟明。征夫起當發,宿鳥號且翔。城郭互參差,曲戶通天光。空照堂中人,豈銷發上霜。竹枝自垂蔭,萱草亦揚芳。此心諒已短,此恩一何長。欲報固無極,念之安可忘。
中條山色照黃河,競渡行人晚更多。城上危樓倚霄漢,憑欄有客正悲歌。
天上人家,醉王母、蟠桃春色。被午夜、漏聲催箭,曉光侵闕。花覆千官鸞閣外,香浮九鼎龍樓側。恨黑風、吹雨濕霓裳,歌聲歇。人去后,書應絕。腸斷處,心難說。更那堪杜宇,滿山啼血。事去空流東汴水,愁來不見西湖月。有誰知、海上泣蟬娟,菱花缺。
辛家女,父書曾,讀春秋經,豈比高家二女夜讀兵。辛老人,古遺直。議郎云言一一關社稷,吁嗟英言光父則。抱頸郎君器如斗,魏祚得之那可久。卞夫人,絕左右,未若英言賢可后。
華溪仄。春風也是人間客。人間客。飄零南北,幾時休息。不如學個商山伯。石樓云殿銷塵跡。銷塵跡。丹丘閑看,老松千尺。
桓侯廟下。雨挾灘聲霸。東去洪流隨叱咤。不許汝南偷嫁。神巫羽祝年年。巴童劍舞翩翩。伐鼓傳芭坎坎,水蘿山月懸懸。
一丘一壑思迢迢,莫把山林較市朝。江上相逢兩無語,夕陽衰草暮蕭蕭。
桂楫方東泛,荷衣已出塵。曲江尋相業,猶是姓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