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涌泉道中 其六
舟行如葉泛長川,解水吳兒力可全。
風急輒先千浪破,岸欹能把一?牽。
湖沈日影山頭畫,云漏天光雨足懸。
試向中流東北望,城南寶塔在門前。
舟行如葉泛長川,解水吳兒力可全。
風急輒先千浪破,岸欹能把一?牽。
湖沈日影山頭畫,云漏天光雨足懸。
試向中流東北望,城南寶塔在門前。
小船像樹葉一樣在長河中漂浮,熟悉水性的吳地少年劃船本領高強。風急時能率先沖破千層波浪,岸邊傾斜也能穩穩拉住船纜。湖水倒映著日影,好似山頭上的畫卷,云層縫隙透出天光,雨絲如線懸掛。試著向水流中間朝東北方向望去,城南的寶塔就像在門前一般。
長川:長河。
解水:熟悉水性。
欹(qī):傾斜。
?(quán):纜繩。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詩人在乘船經過涌泉道時,被沿途的景色和船夫的技藝所吸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描繪了水上行舟的情景和沿途風光,展現了詩人細膩的觀察力。詩中對船夫技藝的描寫和景色的刻畫都很生動,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的捕捉能力。
一掛朝冠謝世紛,終南高隱邈難群。
不容圣治詢黃發,徑宅幽巖臥白云。
書簏遶床唯我伴,磴泉喧枕乃予聞。
此時誰可攀真馭,應有浮邱解挹君。
常喜交親燕此中,忽移歡緒作悲翁。
桃陰已盛何曾語,檜影長閑不厭風。
數漏趁朝心拱北,忍饑開閣客盈東。
人生易別須偷暇,為我樽前話苦空。
日精月華所滋結,金匱瓊笈稱靈珍。
味勝仙人掌中露,色如游女衣上塵。
餌之伐邪煉神魄,久且長年登高真。
輕瑿茯菟乃淪滓,嘉賞當問清遐人。
鄒魯衣冠古士鄉,義方不獨有扶陽。
德名垂世先君子,經術傳家小太常。
閭巷共榮新晝錦,吏民司愛舊甘棠。
前人彝鼎銘勛伐,未似盈編盛事光。
百二十年名上壽,浮生百歲實稀聞。
百年三萬六千日,今已三分過二分。
嘯歌獨喜齒全在,文字看來眼未昏。
酒量雖衰猶得醉,塵中人事自紛紛。
詔起東山對紫庭,清風蕭灑動階蓂。
讜言幾為忠邪發,大用須憑廟社靈。
武庫神兵羅斧戟,大宮禮器列籩铏。
愿公早入當鈞軸,重演三篇相武丁。
愆陽干歲事,齋殿軫予憂。
默為斯民禱,心從六事求。
同云俄蔽景,盈尺忽呈休。
淅瀝千瓊樹,崢嶸萬玉樓。
塵氛開紫宙,氣象露皇州。
雕鶚精神勁,松筠操稟優。
邊庭傷久戍,農畝慶來麰。
咨爾臣鄰地,常期九敘修。
積翠湖心迤邐長,洞臺蕭寺雨交光。
鳥行黑點波濤白,楓葉紅連橘柚黃。
人我絕時隈樹石,是非來處接帆檣。
如何遂得追游性,擺卻營營不急忙。
正聲今遁矣,古道此焉存。
商緩知臣僭,風薰見帝尊。
雄豪尚余勇,淡泊忽忘言。
緐極殊無閑,來長若有源。
已能通變化,直可探胚渾。
此理師應得,西風獨掩門。
疇昔未識君,汝南熟聲耀。
相隨會上都,一揖心相照。
愛君真快士,顧我略同調。
劇孟重然諾,曼倩喜諧笑。
往簡日共評,高樓常對釂。
君銳如利劔,騰拔已出鞘。
我獨策征驂,舌在慵復掉。
歸養詠南陔,丘園憶高蹈。
蓬島靈仙宅,星河帝女家。
波光泛金翠,樓影動云霞。
清淺游魚過,參差垂柳斜。
移舟更尋勝,遠見小桃花。
岑寂禪扉啟晝關,公余為會一開顏。
高臺面壘包平野,老柏參天礙遠山。
花去春叢蝴蝶亂,雨勻朝圃桔槹閑。
徘徊軒檻何時下,直待前枝倦鵲還。
紫菊披風碎曉霞,年年霜挽賞奇葩。
嘉名自合開仙府,麗色何妨奪錦砂。
雨徑蕭踈凌蘚暈,露叢芬馥敵蘭芽。
孤標只取當筵重,不似尋常泛酒花。
經濟期成務,康寧遽引年。
人知三事貴,我愛二疏賢。
金石名儒刻,弓裘孝子傳。
國書循吏傳,誰在老成先。
凜凜梁公萬世尊,復唐功業并乾坤。
為臣所守能忠義,異代猶思錄子孫。
老嗣寂寥雖未振,大名瞻仰只如存。
后人真有希顏志,豈特孤風擅一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