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
悠悠南山云,濯濯東流水。
念我平生歡,托居在東里。
失既不足憂,得亦不為喜。
安貧固其然,處賤寧獨恥。
云閑虛我心,水清澹吾味。
云水俱無心,斯可長伉儷。
悠悠南山云,濯濯東流水。
念我平生歡,托居在東里。
失既不足憂,得亦不為喜。
安貧固其然,處賤寧獨恥。
云閑虛我心,水清澹吾味。
云水俱無心,斯可長伉儷。
南山的云朵悠悠飄蕩,東去的流水清澈明凈。想起我平生的歡趣,都寄托在這東邊里巷。失去了不值得憂愁,得到了也不為此歡喜。安于貧困本就如此,身處貧賤怎會獨自覺得羞恥。云朵悠閑讓我內心空靈,溪水清澈使我品味淡泊。云和水都沒有機心,這樣便可長久相伴。
悠悠:形容云朵飄動的樣子。
濯濯:形容水流清澈的樣子。
托居:寄住。
東里:東邊的里巷。
固其然:本來就是這樣。
伉儷:本指夫妻,這里指相伴。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人生的平淡時期,面對生活的起伏,形成了安貧樂道的人生觀,于是創作此詩以表達自己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安貧樂道、淡泊名利的思想。其突出特點是意境清幽,情感豁達。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古代文人追求內心寧靜的精神境界。
佛廢何關儒者事,要知開創亦辛勤。
居人公拆純欏柱,巨室深藏舊記文。
鐘已毀樓移出寺,石猶鐫字徙為墳。
吾詩句句通陰騭,安得檀那子細聞。
環郭洞府多,所患在卑濕。
斯巖獨虛敞,他境未易及。
穹如層屋構,廣可百客集。
開竇送云出,掃壑延月入。
穴居倘堪謀,徑欲老樵汲。
絕顛尤玲瓏,苔磴不計級。
惜為僧所涴,飛棟緣嶪岌。
佞佛墮癡想,明鬼趨陋習。
遂令登眺者,欲往足若縶。
何當一燎空,盡見萬仞立。
豈謂茶毗速,龕前一愴情。
空留尊宿貌,難問小師名。
骨已迎歸塔,衣多唱入城。
百年如此過,何異不曾生。
當年舍選最居優,上到青云亦白頭。
律賦數篇天下誦,遺書幾卷館中留。
入游太乙曾臨地,出牧昌黎所典州。
耆舊凋零今欲盡,傷心笳吹掩新丘。
舊歲書猶至漢陽,新年夢已隔瞿唐。
西人久苦供軍費,南士專營出峽裝。
塵暗三邊途尚梗,身游萬里鬢應蒼。
蜀山聞說多僊者,試為余求辟谷方。
少年妄意假韶鳴,憂患欺人兩鬢星。
此去真當盟社友,向來不合誑山靈。
百年如夜何由旦,萬古惟天只么青。
若到桐城逢舊友,為言多醉少曾醒。
仙翁小試春風手,高拂茅簷矮映窗。
選勝多依巖罅種,愛奇或并樹身扛。
海山大士寒蒙衲,月殿仙姝夜擁幢。
商略此花宜茗飲,不銷銀燭彩纏缸。
所住在郊坰,田園事遍經。
淺溝晴后塞,高垅雨余青。
屋潤鄰翁富,祠新社鬼靈。
南州無酒禁,十戶九旗亭。
野迥村疎起暮寒,偶逢廢驛卸征鞍。
主人家比漁舟小,客子房如鶴柵寬。
燈與鄰通眠未易,風從壁入避尤難。
似聞南去加蕭索,一夜披衣坐不安。
橫身久塞楊朱路,灑泣俄悲墨子岐。
陋矣射鉤而中者,壯哉鳴鼓以攻之。
侍讀自無遷府分,中丞還有僦船時。
八風舞罷君恩歇,贏得閑愁上兩眉。
身在樵村釣瀨行,秋豪不與市朝爭。
目云嗜酒相繩急,謗到吟詩所犯輕。
沉水一銖銷永晝,蠹書數葉伴殘更。
閉門孤學無窮味,笑殺韓公接后生。
蒼頭奉辟書,嚴裝犯蕭辰。豈不謀出處,歲儉水菽貧。
曛黑投山中,明發趨江濱。漁父隠者歟,葉舟方垂緡。
相逢飄然逝,似笑來往頻。白鷗我同盟,青山吾故人。
即之欲與言,邈若不可親。昔迎歸軒喜,今見行橐嗔。
素愿悵未諧,抱慙終此身。先賢遠志喻,千載猶如新。
當年出塞共臨戎,箭滿行營戍火紅。
督府凱旋先請去,堅城筑就獨無功。
身謀彼此皆迂闊,國事中間偶異同。
莫怪些詞含哽噎,在時曾賞小詩工。
閣建五季時,丹碧晃層累。吾行半區中,巨麗莫與比。
想方營綜時,霸心極雄侈。但思窮耳目,寧論竭膏髓。
一朝陵谷變,飛電掃僣壘。湘波日夜流,不洗爭篡恥。
惟存浮屠居,愿力久未毀。夕陽吊陳跡,危檻聊徙倚。
遙憐下界熱,高處涼如水。若非逼嚴鑰,坐待鐘聲起。
已了燈窗債,心知舉業非。
立朝多諫草,取友必深衣。
虀甕貧時共,書筒貴后稀。
病身偏惜淚,一為故人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