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韓母李氏
持家霜滿鬢,誓口鐵為心。
兄戴萬鍾祿,黔婁一布衾。
嘉賓懷截發,孤女感抽簪。
遺慶觀賢子,交游屬望深。
持家霜滿鬢,誓口鐵為心。
兄戴萬鍾祿,黔婁一布衾。
嘉賓懷截發,孤女感抽簪。
遺慶觀賢子,交游屬望深。
李氏操持家務到雙鬢斑白,立下誓言心如鐵石般堅定。她兄長享受著豐厚的俸祿,而她丈夫卻如黔婁般貧寒,僅蓋著一條布被。賓客來訪時,她有像陶侃母親那樣剪下頭發待客的風范;艱難時,她如孟母抽簪斷織般激勵子女。留下的福澤能從她賢能的兒子身上看到,人們與她交往對其家族期望深厚。
霜滿鬢:形容頭發因操勞而變白。
誓口鐵為心:指立下堅定的誓言,心意如鐵石般堅定。
萬鍾祿:指優厚的俸祿。鍾,古代容量單位。
黔婁:戰國時齊國的貧士,這里比喻李氏丈夫貧窮。
截發:東晉陶侃母親剪發換酒招待客人的典故,體現待客真誠。
抽簪:孟母抽簪斷織,以激勵孟子努力學習,這里指李氏激勵子女。
遺慶:指留給子孫的福澤。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應是在李氏去世后,作者為表達對她的敬意和悼念而作。當時社會重視女性的賢德操持,李氏以其品德和行為贏得人們尊重,作者通過此詩贊揚她的一生。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李氏的賢德品質和操持家庭的功績。其突出特點是用典恰當,對比鮮明,生動展現了李氏形象。在文學上,它以質樸語言表達真摯情感,是對傳統女性美德的歌頌之作。
坡陀散漫草茸茸,地接烏桓古塞風。仰止神京三十里,樓臺縹緲碧云中。
一紙江南到屋扉,高秋漠北奉宮闈。金微駐蹕踰唐塞,鐵勒鳴弰接漢畿。綿蕞行朝因贄玉,蹛林望祭類游衣。明年草賦呈親去,想像汾陰扈從歸。
云氣浮高棟,波瀾繞古城。雨馀山更碧,葉下水逾清。燕語留秋色,鴉聲落晚晴。昔王歌舞地,帆急見山行。
百尺樓中眼孔高,氣吞馀子等兒曹。才名赫赫天公妒,罰作人間詩酒豪。
快霽一天清洲氣,健帆千里碧榆風。滿船書畫同明月,十日隨風窈窕中。
老淚書難斷,全家夜舉哀。一棺三日隔,同穴百年來。病勢心猶悸,禪關路早開。虛為皋復禮,無夢寄瑤臺。
一椽容膝搆初成,坐挾胡床碧蘚平。漫擬柴桑歸日傲,暫同梁父抱時情。窗臨南浦千花入,簾捲西山萬樹明。自是太玄耽寂莫,可容雙屐問柴荊。
位緣娠腹竊,基藉世家開。作圣憑多暴,貪天肆獨裁。祖龍空自喜,秦鹿實堪哀。魚臭沙丘道,雄才安在哉。
九重天上實難知,空遣微臣役夢思。葵藿一心期捧日,強搜狂斐擬宮詞。
立孤固難,死亦匪易。義輕一身,開先趙嗣。肅穆廟貌,烈有馀氣。式旋嘉薦,昭哉祀事。
凜凜冰清巖壑氣,亭亭玉立廟廊身。從前誤把瑤姬比,雌了梅花俗了人。
曾見臺烏朝夕飛,尚稽雙鳳浴天池。遠方隨牒應難久,同好彈冠即有期。佐幕暫來光右席,還家聊去植芳籬。睢陽老尹欽才望,待看同升贊盛時。
暖日未斜西。正是迷花殢酒時。紅藥雕闌呈冷艷,依稀。花重枝柔壓半敧。相對耍猴兒。一捻幽芳勸酒卮。魏紫姚黃來覷著,方知。準擬今宵醉伴妻。
開園覓時蔬,稚子笑而語。摘來經幾朝,今朝摘盈筥。
日曉行呼野鶴群,山溪五級洗巖氛。虹霓射壁從空現,霹靂搜潭到地聞。桑苧茶鐺遺凍雪,偓佺藥杵落晴云。飄然早已同仙術,老我曾探岳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