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羅亨祖叢菊隠居
令君抱送當秋晚,手種寒葩占斷清。
伯始厚顏貪飲水,靈均滿腹飽餐英。
要須晚節分香臭,寧與朝華角悴榮。
父老方夸琴調古,未應高興慕淵明。
令君抱送當秋晚,手種寒葩占斷清。
伯始厚顏貪飲水,靈均滿腹飽餐英。
要須晚節分香臭,寧與朝華角悴榮。
父老方夸琴調古,未應高興慕淵明。
縣令您在秋末抱來菊花相送,親手種下寒菊獨占清幽之景。胡廣厚著臉皮只知貪圖祿位,屈原卻心懷高潔飽食菊花。一定要在晚年分辨香臭,怎能與早晨開放的花比興衰。父老們正夸贊您琴音格調古樸,不應興起仰慕陶淵明歸隱的念頭。
令君:指縣令。
寒葩:寒菊。
伯始:東漢胡廣的字,他久居高位,無所作為,時人譏其“萬事不理問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這里用他代表厚顏貪祿之人。
靈均:屈原的字,《離騷》有“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體現其高潔。
晚節:晚年的節操。
朝華:早晨開放的花。
琴調古:指縣令有古樸高雅的琴藝。
淵明:東晉陶淵明,以歸隱田園著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在縣令種植菊花、展現高雅情趣時所作。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些追名逐利的現象,詩人借此詩贊揚縣令的高潔品格,勸勉其堅守晚節。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縣令的高潔品格,鼓勵其堅守晚節。其突出特點是運用對比和典故,增強表現力。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對高尚品格的推崇。
初讀古書,切莫惜書;惜書之甚,必至高閣。便須動圈點為是,看壞一本,不妨更買一本。蓋惜書是有力之家藏書者所為,吾貧人未遑效此也。譬如茶杯飯碗,明知是舊窯,當珍惜;然貧家止有此器,將忍渴忍饑作珍藏計乎?兒當知之。
老僧頭白焦山頂,不管興亡。 安穩禪床。臥對江南古戰場。 客來久坐渾無語,飯熟茶香。 歸路茫茫。水打空船月照廊。
摻袂向江頭,朝宗勢未休。何人乘桂楫,之子過揚州。 颯颯翹沙雁,漂漂逐浪鷗。欲知離別恨,半是淚和流。
酥胸露出白皚皚。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巍峨萬丈與天高。物輕人意重,千里送鵝毛。
遠來猶自憶梁陳。江南無好物,聊贈一枝春。
用心勤苦是新詩。吟安一個字,拈斷數莖髭。
只愁歌舞罷,化作彩云飛。
捫窗摸戶入房來。笙歌歸院落,燈火下樓臺。
事往人離,還似暮峽歸云,隴上流泉。奈強分圓鏡,枉斷哀弦。常記酒闌歌畔,難忘月底花前。舊攜手處,層樓朱戶,觸目依然。 從來慣向,繡幃羅帳,鎮效比翼紋鴛。誰念我、而今清夜,常是孤眠。入戶不如飛絮,傍懷爭及爐煙。這回休也,一生心事,為爾縈牽。
結粹從天匠,周方出翠巒。 寧知磨琢易,須信卷舒難。 角枕清同置,藜床雅并觀。 公馀聊偃息,空覺病膚寒。
挺質依雕檻,盤根似舊峰。 美材高并接,強榦直相容。 度夕寒聲細,凌秋翠影重。 當軒何郁郁,應只待秦封。
危亭當旅進,飛鏑共星鳴。 才奏蘋蘩節,空聞霹靂聲。 澤宮期并勝,相圃憶偕行。 敏手無虛發,由來已鵠平。
高闬營層構,翚飛勢自伸。 已聞能賦客,空憶帶星人。 彫檻憑秋迥,朱扉敞漢新。 龜趺清刻在,誰共繼芳塵。
誰知深固久,根怪蟄龍形。 自著三冬市,空懷八命庭。 馀清蟬始噪,茂綠雨初經。 未便慚群木,猶憐桂有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