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季弟韻二十首 其二○
帆近蓬萊忽浩茫,歸來散發且陽狂。
昔陪上帝圖書府,今作清都山水郎。
子美愁來曾叫舜,退之老去獨鳴唐。
商歌滿屋如金石,絕勝簫聲出洞房。
帆近蓬萊忽浩茫,歸來散發且陽狂。
昔陪上帝圖書府,今作清都山水郎。
子美愁來曾叫舜,退之老去獨鳴唐。
商歌滿屋如金石,絕勝簫聲出洞房。
船帆靠近蓬萊仙島,忽然覺得一片浩渺迷茫,歸來后披散頭發姑且佯作顛狂。昔日曾陪侍在天帝的圖書府,如今成了清都的山水郎。杜甫憂愁時曾呼喚舜帝,韓愈年老后獨自為唐代文壇發聲。滿屋子的悲歌如同金石之聲,遠遠勝過那從洞房中傳出的簫聲。
蓬萊:傳說中的海上仙山。
散發:披散頭發,指不受拘束。陽狂:佯狂,假裝瘋癲。
上帝圖書府:指天帝藏書的地方,這里可能借指朝廷的藏書機構。
清都山水郎:天上掌管山水的郎官,喻指閑官。
子美:杜甫,字子美,他在憂愁時曾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等表達。
退之:韓愈,字退之,在唐代文壇有重要地位,倡導古文運動。
商歌:悲涼的歌。金石:指鐘磬等樂器,聲音清脆響亮。
洞房:深邃的內室。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曾在朝廷任職,有過輝煌經歷,但后來仕途不順,被邊緣化,處于一種失落的心境下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仕途的不如意。其特點是用典豐富,借神話和歷史人物來表達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在困境中的精神世界和文學才華。
畫堂簾幕香風細。郁郁南陽佳氣。歡傳吉夢占蛇虺。此日還當一歲。華筵外、初隨彩戲。早已似、文姬聰慧。佇看色動門闌喜。便有乘龍佳婿。
憶昔論交舞象年,更欣遲晚望衡偏。龍門卻隱龐居士,鶴骨真同葛稚川。種就素封千畝竹,飛來丹詔五云箋。祝觴可但稱松茂,玉樹芝蘭繞膝前。
時事艱難路險巇,得來名利亦何為。趙州茶罷速歸去,莫待鐘鳴漏盡時。
山水據全勝,消得獨清人。神仙定在何處,此處可尋真。山有蓬萊氣象,水有瀛洲風物,人是葛天民。玩得紫芝老,吟盡碧桃春。四時花,千日酒,一溪云。回頭下望濁世,無地不紅塵。憶昔乘軺江右,目斷丹霞翠壁,底事走踆踆。今日送君語,聊聊自移文。
問訊山人指白云,數聲煙磬隔溪聞。竹房燈靜知僧梵,松院苔深見鶴群。聽法夜深山寂寂,懶吟衣上月紛紛。曉鐘又逐塵緣散,此地心期孰與論。
花徑不曾掃,蓬戶為君開。元戎小隊,清曉佳客與同來。我為衰遲多病,且恁澆花藝藥,隨分葺池臺。多謝故人意,迂訪白云隈。暮春月,修禊事,會蘭齋。一觴一詠,何愧當日暢幽懷。況是茂林修竹,映帶清流湍激,山色碧崔嵬。勿復嘆陳跡,且為醉金杯。
畎畝冬將盡,屯膏兩月過。焦心愁太甚,到耳喜偏多。占畢言猶在,為霖事若何。草堂無客到,不覺自長歌。
日出上城府,日暮當早歸。城門已擊柝,出郭何焉依?下馬投館人,空垣月當扉。涼風振庭樹,巢鳥屢驚飛。起坐搔白發,忽如霜草稀。周公不復夢,仲尼故沾衣。老萊有孺色,傳聞惟食薇。求之事已晚,徘徊行道微。
昔獻明經策,因知侍御賢。陳蕃能解榻,文舉乃忘年。花柳春城外,湖山玉節前。觀風應有作,莫惜野人傳。
未必催租能辦詩,不妨扶老上煙霏。彭仙一去夜壇冷,老鶴不歸云自飛。
藝士工浮儇,末俗寡淳質。自與王郎游,恍入華胥國。錦里馀角巾,臨邛有立壁。一誦次公言,千秋白虹泣。
算來未必得盧梟,不算其如四壁蕭。大道廣居天與伍,肯將前箸亂簞瓢。
處處風吹碧草生,流星時渡絳河明。上車卻欲補殘睡,無數樹陰啼亂鶯。
千載匆匆過眼前,無端生滅定誰堅。幽明歲月應同逝,母子相依又六年。
舞象論交憶聚螢,相看七十鬢猶青。史才可但家為政,壽種彌增帝與齡。天老密傳河上解,伏生初定壁中經。稱觴攬取秋巖桂,不向江蘺慰獨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