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季弟韻二十首 其一一
棲山畢竟勝居廛,投老柴門古道邊。
儋死更無人守墨,雄存已有客嘲玄。
鴟夷腹大常盛酒,麈尾談清絕口錢。
掛起桔槔能幾日,田間軋軋又機泉。
棲山畢竟勝居廛,投老柴門古道邊。
儋死更無人守墨,雄存已有客嘲玄。
鴟夷腹大常盛酒,麈尾談清絕口錢。
掛起桔槔能幾日,田間軋軋又機泉。
隱居山林終究比住在集市好,年老時在古老的道路邊守著柴門。像揚雄那樣堅守著書卻遭人嘲諷,像墨子那樣去世后無人傳承其學說。像鴟夷子皮一樣肚大能盛酒,清談時絕口不提錢財之事。掛起桔槔沒幾天,田間又傳來機泉轉動的軋軋聲。
棲山:隱居山林。居廛(chán):住在集市。
投老:到老,臨老。
儋(dān)死:此處可能借指像墨子一樣的人去世。墨子名翟,‘儋’可能與之關聯。守墨:堅守墨家學說。
雄存:指揚雄在世。揚雄曾作《太玄》,遭人嘲笑。嘲玄:嘲笑揚雄著《太玄》之事。
鴟夷:指鴟夷子皮,春秋時期人物,這里形容肚量大能盛酒。
麈(zhǔ)尾:魏晉清談家經常用來拂穢清暑,顯示身份的一種道具。談清:清談。絕口錢:絕口不提錢財。
桔槔(jié gāo):一種原始的汲水工具。
機泉:指用機械提水的裝置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處于晚年,厭倦了塵世喧囂,選擇隱居田園。當時社會可能學術傳承面臨困境,詩人借詩表達對學術無人堅守的感慨,同時展現自己淡泊的生活態度。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隱居生活的追求和對淡泊品質的堅守。其特點是用典自然,意象豐富,營造出獨特的田園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力有限,但展現了詩人的心境和當時的社會文化氛圍。
寂寞園林迥,棲遲念慮寬。雨聲連砌響,風色入簾寒。義理無新得,交游少舊歡。梅花自疇昔,歲晚獨相看。
連年頻苦別,總對朔風寒。爾多師友性,余少水云歡。揮淚檐霜白,行吟木葉乾。人生不可料,況復此時難。
初祖傳心到女流,后人應合奮前修。若還再見阿閦國,一段風光掃土休。
諸葛久精妙,已能聞國都。紫毫搜老兔,蒼鼠拔長須。露筦何明凈,煙丸事染濡。班超投此去,死作玉關夫。
回首蒼茫望帝京,殊鄉孤館正秋清。添寒豈止三更雨,多夢應緣萬里朋。欄倦倚,酒新停,年來意氣漸趨平。君詩一卷長吟罷,云外蕭蕭天馬鳴。
瀛丈移從弱水間,君恩泮奐得躋攀。茗香壺酒成三事,巾褐枝筇佔獨班。境勝亦能充道勝,官閑何似在家閑。玄都猶有桃花在,更向西湖訪好山。綠蓑青笠慣菰蒲,錯認東湖處士居。舟尾笑迎車后客,渡頭催買網中魚。水程趣戍半規日,山意論交千卷書。歸去重樓試凝望,恍曾云氣矗凌虛。
野老貧無分外求,每將地耳作珍羞。山晴老仆還堪拾,客到明朝更可留。人世百年閒自樂,山齋一飯飽還休。曲肱偶得同疏食,不是乾坤又孔丘。
清標不肯逐濃華,開舍蕭然仲蔚家。滿架遺編馀歲月,虛亭襲目盡煙霞。耽幽獨聽林間鳥,乘興誰看砌上花。澹泊多君能濟美,平泉何事作豪奢。
花雨酥香,紫塵外、倦客青驄猶急。飛絮還拂金鞍,風絲共飄泊。歸路渺、芳洲漸綠,更誰遣、子規聲切。一剪春波,紅橋舊曲,清夢能識。更休問、芳酌催花,怕愁里、都非舊時節。多少綠凄紅怨,老花前鶯蝶。清漏永、長空似水,對玉蟾、幾許狂客。忍念銀燭天街,夜寒風笛。
城女嫁隨田舍郎,農家場務最難當。東鄰姊妹休相笑,慣使連耞實未嘗。
試說鴛鸞侶,何如鷗鷺群。溪光描翠黛,竹影寫羅裙。云日魚鱗氣,霞波雉尾文。鶴飛沖樹起,天半一聲聞。
積雪層冰路百盤,銀杯逐馬玉鳴鑾。老狂不怕玄冬冷,呵手揮毫興未闌。
升斗皆能活,人間邇殺機。急流窺進退,濁水羨甘肥。爾向江湖去,誰施網罟威。神鱗多變化,豈必盡成飛。
五九四十五,太陽開門戶。一點微云何處來,散作人間三日雨。曉來忽推窗,所見非常處。白玉作樓臺,爛銀為國土。鹽官王老師,歡喜無著處。拈起須彌槌,擊動虛空鼓。清音聞遠近,雅韻貫今古。法眼和一通,聽之猶莽鹵。古人有言兮,千年田,八百主。
晏起山窗漱石泉,風花片片蝶娟娟。鴟夷有腹容吾醉,匏系無心取世憐。揚子為貧猶執戟,張平非老欲歸田。杖頭莫訝空攜去,耐可春衣典百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