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燈
童子糊新就,籠紗碧色深。
喚回少年夢,照見古人心。
每對忘甘寢,頻挑伴苦吟。
與君交到老,莫慮棄墻陰。
童子糊新就,籠紗碧色深。
喚回少年夢,照見古人心。
每對忘甘寢,頻挑伴苦吟。
與君交到老,莫慮棄墻陰。
童子剛剛糊好這盞燈,碧色的紗籠顏色深沉。它能喚起我少年時的夢想,還能映照出古人的心意。每次面對它我都會忘了安睡,常常撥挑燈芯伴我苦苦吟詩。我要和你相交到年老,不要擔心會被棄置在墻陰。
童子:指書童。
糊新就:剛糊好。
籠紗:指燈籠的紗罩。
甘寢:安睡。
頻挑:多次撥挑燈芯。
墻陰:墻的陰影處,指被冷落的地方。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可能是詩人在讀書過程中,有感于書燈的陪伴,它在夜晚照亮自己,引發了詩人對往昔的回憶和對知識的思考,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書燈的深厚情感和對知識的熱愛。其特點是情感真摯,借物抒情。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生動展現了古代文人的讀書生活和精神世界。
雪映樓頭月,燈明案上書。書中何限事,獨坐憶當初。
孤嶠浮滄海,應無雁北飛。京華誰不戀,國破汝安歸。別緒生杯酒,愁心減腰圍。橫琴彈一曲,流恨滿金徽。
蟬鬢云鬟逞麗妝,郁金香噴紫羅囊。平生未識紅鸞字,愿借春纖寫數行。
秋水光于黛,新妝愛日斜。隔溪深不語,孤棹入菱花。
古月即已舊,今月乃更新。解后見顏色,梅花如故人。挽彼檐下枝,掛我頭上巾。摘花不插發,踏月走千巡。橫笛且勿吹,良夜亦易晨。恒恐明日至,使我跡復陳。愿因白免公,托根冫雪輪。結子近瓊樓,永與桂樹親。
湖光近接少微星,玄鶴飛來洞不扃。天雨好花開桂苑,地栽修竹似蘭亭。文魚躍水憑欄看,黃鳥吟春隔樹聽。江左芹香解留客,故山有夢繞銀屏。
青娥篩空冰粉乾,石光如鏡歊清寒。更長月白響不絕,碧梧驚起雙棲鸞。堂上阿姑身未煖,千音萬韻勞玉腕。要使離人枕上聽,憑仗西風莫吹斷。
薄宦憐吾弟,人來說調除。有懷終契闊,長望獨躊躕。宗伯公清選,朝家葉眾譽。宛駒夸腰裊,魯寶識璠玙。棲鳳名仍忝,攀龍步匪紆。信傳滄水使,恩捧紫泥書。蹀躞關西馬,驅馳陜右車。身辭沙塞遠,目送海天虛。駐驛頻抄飯,充廚只問蔬。蠻煙晴拂曙,瘴雨暮填淤。水閘山成斗,溪橋市趁墟。金沙橫螮蝀,蛛窟映蟾蜍。曉色催行李,清風送佩琚。山翁招竹所,野老迓蓬廬。客路殷憂際,公庭上任初。簿書明法律,耕稼撫田閭。問俗來耆碩,分曹察吏胥。嘉生函化育,和氣藹吹噓。桂嶺秋聲外,靈川晚照余。林深蟠宿蟒,樹杪聚群狙。慷慨羈心集,登臨野興攄。詩應夸子美,賦或儗相如。謾說生猺聚,由來百貨儲。翠毛籠孔雀,白璧間車渠。香蠟紛成囷,椒糖重載輿。獸皮堪作褥,織貝可為裾。味覺貪泉爽,親承化日舒。珍奇空土苴,經訓乃菑畬。崖茗團成餅,溪毛足當蔬。日須崇簡儉,時過惜居諸。勉力忠勤報,毋容禮法疏。鶚書催入覲,鳳闕儗聽臚。久絆頻嗟我,斯文獨起予。每欣樽有酒,不羨食多魚。舊業隳堂構,非材愧木樗。飯牛歌浩浩,化蝶夢蘧蘧。老覺歸無計,愁憐病莫袪。故園花自發,先隴草誰鋤。恬漠丹衷守,飄蕭白發梳。彝倫今古重,百歲保同居。
寶箓修真范,丹誠奏上蒼。冰淵臨兆庶,宵旰致平康。萬物消疵癘,三辰效吉祥。步虛聲已徹,更詠洞玄章。
株洲處湘南,我住瀟湘北。電射不能至,一念倏已克。遙知惘悵懷,對雨唯玄默。江山路蒼茫,人意每逼仄。請超時空游,與我語一刻。
李生富漢亦貧兒,人不知渠只我知。跳過六輪中耍峭,養成三界外愚癡。
不將黃土點心胸,六十年來氣似龍。竹塢霜寒青鳳峙,芝田春暖白云封。各看明月同千里,共對梅花又一冬。吳水吳山休負約,酒壺詩卷日相從。
文書滿眼紛紛里,忽覺滄波起荻洲。紅日不知華省暮,扁舟如下洞庭秋。林泉傲物非無約,軒冕拘人此未休。與拂素塵尋絕景,羨君瀟灑特遲留。誰將畫手分平遠,幾度曾窺雁鶩洲。六月炎風方病暑,五湖煙景已迎秋。班趨規地來常晚,詩入籠紗思未休。為惜主人林下意,暮鐘沉閣尚應留。聞道北窗開繪境,偶來歸思滿滄洲。卷簾宿鳥驚初旭,隔浦疏林似舊秋。夢憶清溪知幾曲,醉尋危磴欲三休。何時又賜通中枕,與對云山盡日留。
梅花不是雪家仙,雪里如何不怕寒。凍脫龍髯冰卻海,千花試與斗來看。
白鶴峰頭鶴已飛,周遭松柏自成圍。湖光蕩漾月初出,山色朦朧煙乍微。放逐孤臣天地大,風流才子古今稀。千年仰止祠前路,不盡人間吊落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