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客九日游龍山以塵世難逢開口笑分韻得口字
縱步龍山顛,放舟龍蕩口。
群然雁鶩行,雜之牛馬走。
我拙不能詩,我病不能酒。
試問賞花人,還有菊花否。
縱步龍山顛,放舟龍蕩口。
群然雁鶩行,雜之牛馬走。
我拙不能詩,我病不能酒。
試問賞花人,還有菊花否。
大步走到龍山山頂,駕船來到龍蕩河口。眾人像大雁和野鴨般排列前行,還夾雜著奔走效力的人。我笨拙不會作詩,我生病不能飲酒。試問那些賞花的人,還有菊花嗎?
縱步:放開腳步大步走。
顛:山頂。
龍蕩口:地名。
群然:眾人聚集的樣子。雁鶩行:像大雁和野鴨一樣排列成行。
牛馬走:本義指在皇帝前如牛馬奔走的人,后用作自謙之辭,這里指奔走效力的人。
此詩創作于重陽節,詩人與客人一同游龍山。重陽節有登高、賞菊、飲酒等習俗,詩人可能當時身體欠佳,無法像眾人一樣盡情參與活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記錄重陽節出游經歷,突出詩人自身的遺憾。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實。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日常化的詩意表達。
蕭索江干縣,林端見客檣。
山川錯吳楚,人物混荊楊。
風略寒蘆陣,云迷夕鳥行。
故鄉同見月,誰記白頭郎。
老病倦岑寂,燕游聊與俱。
開樽當勝地,飛蓋渡平湖。
落日晚明滅,煙林遠有無。
歸來燈火夜,人影亂棲鳧。
東南秋雨足,澤國水連天。
日出數聲雁,風高何處船。
寒葅初獲韭,野餉屢烹鮮。
吾事無淹速,悠悠得醉眠。
望闊真多思,憑高更損神。
山川散白日,草木共青春。
寂寂興亡事,悠悠來往人。
素衣吳白纻,盡化洛陽塵。
寒暑添線衲,朝晡折足鐺。
無言病居士,面壁老胡僧。
佛祖豈欺我,乾坤終有憑。
窮年無一事,高臥醉騰騰。
野水菰蒲秀,荒陂薺麥長。
卑田留積雨,荒寺掩斜陽。
遠樹連云夢,群山近武昌。
言歸日已夕,村徑度牛羊。
園冷無人掃,門荒少客過。
槐高庭日少,竹近野風多。
霰雪催殘臘,山川對浩歌。
飄蓬求季主,身世問如何。
偶別霜城陋,來蒙玉案登。
清香侵硯水,寒影伴書燈。
見我粲如笑,贈人慵未能。
將何伴高潔,清曉誦黃庭。
默默苦不展,駕言陟崇崗。
人遠塵坌息,高門開寶坊。
華簷敞虛殿,喬木護修廊。
閑庭引幽步,偃息得茲堂。
惟時炎火衰,清秋朝暮涼。
窗虛竹色靜,風遠松聲長。
遙山露云表,遠水連天光。
獨游不自得,遐眺有余傷。
留滯感華歲,登臨思故鄉。
言歸日已夕,月出林蒼蒼。
柯谷秋已晚,衡門終日閑。
老唯謀酒食,病更怯風寒。
暖腳氈鞋穩,蒙頭衲帽寬。
年來諳世事,對客欲忘言。
節物即自好,客心何落然。
早寒清野市,夜雨濕江天。
破屋疏茅滴,空廚濕葦煙。
政須一杯酒,相與度殘年。
歲暮柯山客,蕭條酒一樽。貧閑緣事少,老冷頼爐溫。
草木千山麓,蓬茅數畝村。相逢半農圃,無事理雞豚。
落井吹鳴碓,橫參對掩門。人歸邑犬吠,江黑夜虹翻。
櫛感顛毛減,書愁病眼昏。按方成小釀,征古搆新文。
默喻乾坤意,靜看魑魅奔。何須嘆虎兕,吾道古來尊。
周郎戰處滄江回,魚龍蕩潏山石摧。
荊州艨艟莫舉檝,走君不勞一炬灰。
當年雄豪誰復在,喬木荒煙忽千載。
蘄州截竹作笛材,一寫山川萬古哀。
管樂久寥闊,興王一士多。
平生自龍虎,功業在山河。
公子悲黃犬,騷人赴汨羅。
當年閱川恨,流落復如何。
莽莽平原綠,悠悠晚樹紅。
巢成鶯哺子,柳老絮飛空。
碧草長亭路,青旗野店風。
傷心對千里,無酒奈愁攻。